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 文/國立故宮博物院《交流雜誌99年4月號第110期(歷史資料)》

  遼咸雍八年(西元一○七二年)秋,北宋使臣蘇頌出使遼國。返國後寫下傳頌的〈契丹帳〉:
  馬牛到處即為家,一卓穹盧數乘車。
  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
  酪漿羶肉誇稀品,貂錦羊裘擅物華。
  種類益繁人自足,天數安逸在幽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北國風光和契丹人豪放的遊牧生活。
  契丹(Khitan)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族;「契丹」一詞原意,為鑌鐵的意思,象徵其族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西元九○七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即可汗位。九一六年,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九四七年,遼世宗定國號為大遼。遼共有九個帝王,政權統治時間長達兩百一十年。其疆域幅員遼闊,東達於海,南到河北中部、山西雁門關一線,北達今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
  遼代的建立在歷史上最大的意義,在於讓後世不再侷限於中原的觀點看待歷史的發展。另外,契丹在與中原和西方各國交往的過程中,融匯眾長,卓然有成,大幅促進了契丹工藝技術、經濟和文化發展。但令人不解的是,當遼朝滅亡之後,契丹人卻在歷史中消失成謎,只留下質、量俱優的各式工藝器物。

馬背上的民族-遊牧文化的歷史腳步
  對於中原的漢民族而言,長城之外的大漠,似乎是遙不可及的遠方,沒有人願意過黃砂磧當遠行客。但是在黃砂磧上散佈點點的草原綠洲,卻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故鄉;歷史許多草原政權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點滴匯聚起來。經過融合與凝聚,也有發展成幅員遼闊的草原帝國政權。
  契丹建立大遼,就是歷史上非常典型的,從遊牧走向草原帝國創建的代表。他們從一開始散居在內蒙兩河流域的遊牧生活,到建立幅員橫跨北方中國的帝國,其間祇經過數世紀的演變。從草原上遊牧生活過渡到帝國政權的建立,最重要的關鍵,或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外來文化的兼容並蓄與挑戰回應。

匯聚四方-遼代的生活與工藝
  契丹貴族喜愛厚葬。墓葬中,墓主人從冠帽、瓔珞、腰帶、環珮等,全身穿戴金銀珠玉,莊嚴富麗;而大量的金銀、玉石、琥珀、瑪瑙、玻璃、陶瓷等等珍貴質材所製成的日用器皿,則羅列滿室,妝點出華貴的身份。
  契丹在征戰中,常驅趕俘民入遼境安置,成為農耕與各項工藝的勞動者。因此,如渤海人、室韋人、奚人和中國河北、山西北方的民眾,都參與了織、陶瓷、銅鐵、金銀等等工藝的製作。一些特殊材質,如墓葬中的琥珀、瑪瑙、玻璃是從西亞過來的商品,玉材來自新疆和闐,漆器、瓷器從中國來。遼代極盛時,號稱屬國六十,能維持著規律的貢賜關係,將西亞、中亞的特產順著歐亞草原道路源源東來;有的循海路,與吳越、南唐的貢物一起運入;後晉、後漢、北宋、西夏的歲貢銀、絹、節慶禮物,與邊境互市的商品,都大大豐富了遼地的物質享受。
  遼人茶酒盤盞習尚與中國相似,文具筆硯可見貴族能詩文書寫的雅事,器皿製作有延續唐代裝飾風格者,而展品之皮囊壺、折肩瓶、指杯、鳳首瓶、瓔珞與盾形戒指,則明顯是契丹人所選擇使用的特殊形制,以精緻材質製成,更形豐美。
  雖然遼代中期的帝王多次下詔禁止以金銀器隨葬,但契丹葬俗裡仍以豐盛為要,所以遼代晚期墓葬中,三彩類器皿增加,華麗顏色搭配刻花或印花的圖樣,依然繁麗逼人。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二○一○年二月六日至五月十六日,於圖書文獻大樓推出「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這項展覽主要展現以契丹大遼為主體,橫跨春秋戰國至宋遼時期的千年草原文化,展品包含金器、瓷器、玻璃、服飾、馬具、兵器、生活器物等一百一十五組件,其中五十七件是中國大陸一級文物,珍寶數量遠高過歷年來台灣所舉辦的中國大陸文物展。
  本展覽以內蒙古博物院所藏出土及傳世遼代文物為主,也兼及草原各族罕見金、銀器及各項器物珍品。契丹人愛好及使用的黃金器物,是目前所知草原民族中最多樣的一支;尤其三大墓葬所出的金、銀器,種類與精緻程度令世人耳目驚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