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協議對台灣商界的影響與期待 文/張平沼《交流雜誌99年4月號第110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目前兩岸正緊鑼密鼓進行「兩岸經濟協議」(以下簡稱ECFA)正式協商,因為協商結果如何,對台灣影響太重要,這不僅關係到能否紓解東協加一或加三,乃至更多國家加入這個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所造成對台灣的強大衝擊,更攸關未來台灣對外出口及國際經貿關係的擴展,影響可謂既深且遠。平沼身為全國商總理事長,一直密切關注情勢演變,冀盼在國際現勢下找出對國人最有利、傷害最小的方向,期使商業運作更臻平順、國家遠景更加光明。
眾所週知,在台灣服務業占GDP比率已經超過七十%,和製造業同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但是,台灣受限於資源相對貧瘠,國內市場相對較小的「淺碟式」經濟體模式,服務業需要創新,迫切需要積極向外尋求出路。唯有國際化、全球佈局、加大向國外輸出,方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以維繫台灣經濟成長於不墜。倘若台灣遭排拒於該區域經濟體之外,外貿市場將拱手讓給競爭對手,貿易額大幅萎縮的結果,必然重傷經濟,屆時國家將陷於極端危殆之中!
中國大陸經濟規模,預測在二○二五年、二○五五年時,將成長為現在的五倍及十倍。過去,台灣和大陸的連結曾中斷了十餘年,馬總統上任後,致力推展兩岸經貿交流,使台海出現難得的熱絡景象。此時,台灣在如何經營對外貿易方面,提升產業技術、加強行銷模式以及排除市場障礙,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然而,由於政治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開展國際關係甚為艱困,區域經濟整合與雙邊FTA盛行,已構成台商布局全球、行銷世界的重重障礙,亟待積極謀求突破並化解危機。
尤其,今年起進入市場障礙的負面影響逐漸擴大,若不設法解決,未來的競爭情勢將更形嚴峻。因此,為了不使台灣遭致邊緣化惡果,掌握兩岸難得的和緩契機,尋求洽簽ECFA,同時持續與他國洽談簽署FTA,是必須全力推動的當務之急,而ECFA正是我國打開國際經貿關係的「敲門磚」。
馬總統在今年海基會舉辦台商春節聯誼活動時表示,以歷史為鏡,開放帶來繁榮,閉鎖則造成傷害,若不簽ECFA,台灣在全球的每個市場都將會逐漸萎縮,該做的事就要做。本人深表贊同馬總統的說法,也欽佩馬總統的宏觀與魄力。「東協加一」自今年元月實施以來,其影響及衝擊已經逐漸顯現,為了不使國家競爭力下滑,不讓台商輸在不公平的起跑點,洽簽ECFA確係目前最重要的第一等大事。
放眼全球,台灣不能僅是「旁觀者」,必須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當台商努力拚業績時,別忘了日本、韓國正虎視眈眈在側,隨時可能搶奪來之不易的訂單!中國大陸已然躍上國際舞台,經濟上的成就「超德趕日」,今年極可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方必須與其結盟,善用「站在巨人肩上」及絕佳地理優勢,光大台灣發展契機,而簽署ECFA是必要踏出的第一步。
商業界期盼的是什麼?以十二大類服務業總括來說,不外乎希望有更大向外擴展機會、去除「市場進入」等貿易障礙,以及避免由外至內危及國內產業經營的衝擊。以金融服務業為例,雖已簽署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仍期盼藉由簽署ECFA,進一步能放寬申設銀行分行、子行資產總額限制,及縮短執行人民幣業務等待期;期貨商希望儘速獲准進軍大陸市場,分食即將開放股指期貨的巨大商機;電信服務業則希望對岸取消「加值電信業務」我國投資比例不得超過五十%之限制,以促進雙方合作與發展;海空運業則希望儘速爭取簽訂互惠的直航及港口協定,俾利兩岸貨物流通並提升我航商的國際地位。備受關注的早期收穫清單,可能納入批發業和零售業,金融和電信服務業也爭取納入。
列舉這幾項犖犖大者產業對ECFA的期盼,著眼點在於大陸服務業產值約佔全國GDP的四十%,相對於我國的七十%,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不能眼看著外資紛紛登陸設立據點搶佔先機,我們卻志不得伸而坐困愁城,令人情何以堪。
本人肩負全國商界的殷殷期盼,當然責無旁貸希望政府傾聽民意,於最短時間內促成ECFA的簽署,給商界一個鵬程萬里的未來。縱然服務業納入ECFA協商並非一蹴可幾,但期盼積極地逐步落實及邁向制度化,使服務業有個健全發展的優質環境,這是全體業界的心聲,也是平沼深深的祈願。當然,開放是雙向的,對方的優勢產業也會進入台灣,因此對於食品加工、石化、汽車、成衣、毛巾、織襪、陶瓷、農產等弱勢產業,必須要有具體規劃與輔導,協助進行產業升級或轉業,期能把傷害與衝擊降至最低。行政院已經擬定「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預定分十年投入九百五十億元,保障產業與民眾權益,業界期盼能切中癥結,發揮最大效果。
去年,金融業歡欣鼓舞完成MOU簽署,與ECFA的重要性相比,兩者可以比擬為經濟艙VS頭等艙,若MOU是信用卡的金卡,那麼ECFA就是白金卡,其影響力大小可想而知。大陸過去十年來,吸收外來資金占整個亞洲吸收外資的七十%,台商在大陸經商人數超過六十萬人,投資經商、工作定居情況有增無減。面對彼岸經濟崛起的強大力量,我方無法忽視也不能夠忽視,在融入國際社會及強化競爭力的重要時刻,台灣必須有正確的重大作為,才能衝破困境並掌握先機,而現在正是重要的當口,業界有非常高的期待,期待政府苦民所苦、以全民權益為依歸,為奠定國家長治久安基業而慎謀擘劃,從協商簽署ECFA獲取最大利益,如此則為萬民之幸和全體國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