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 文/陳立恆《交流雜誌99年6月號第111期(歷史資料)》

近年,文建會通過文創法,大陸也將文創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兩岸無論是政府、產業、學界,都將文化創意產業視為發展重點,積極運籌帷幄。亞太文創協會則是以民間角色搭起兩岸文創的橋樑,開啟交流的觸媒,再以訪問交流、論壇展覽、到文創競賽等多元的媒介,激起交流的花火。兩岸各自有著優渥的資源,可以開創文創產業的未來,台灣應知己知彼,從交流過程中找出最優勢的定位。
文化要有互動,才能有源源活水,因此兩岸文創交流,應該時時保有「請進來、走出去」的熱絡,才能將文創產業的格局打開。由於文化創意產業體質特殊,經營與生產規模往往不能和大企業相比,但是具有以小搏大的潛力,若要在大陸站穩腳步,可以使用策略聯盟等方式經營。兩岸文創現階段的交流形式正從萌芽走向茁壯,有賴更多的互信與合作,才能打開兩岸文創合作的大門。
開啟中華文化資本的鑰匙
兩岸都握有開拓文創契機的關鍵︱文化資本,儘管在應用形式以及執行力上有所差距,但是如何創新與活用中華文化,並與現代觀念、市場期待和科技互為結合,將之轉化成文化資本,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能否成為下一個經濟推手的關鍵。
舉凡文學、技藝、建築、書法、戲曲藝術、寫意水墨、儒道思想,都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再加上全球市場對於中國文化的需求與敬慕,從一九二六年普契尼的「杜蘭朵公主」、一九九八年迪士尼借用「花木蘭」,到二○○○年李安「臥虎藏龍」的實踐,都證明了中國的旋律與傳奇,不但沒有被遺忘,還可以跨越種族與語言。
近來,兩岸都漸漸發現這項資本的重要性。像是法藍瓷將兩岸故宮文物,詮釋成具當代時尚感的設計,作品不僅在兩岸熱賣,在國際市場上也受到喜愛。老牌食品大廠義美也獲得故宮授權,以故宮鎮館之寶「肉形石」及「翠玉白菜」為題材,推出「故宮之美」禮盒,市場反映熱烈。故宮更結合創意設計師,以故宮館藏精品為形象打造「故宮公仔」,成為參觀遊客人手一只的熱賣紀念商品。
兩岸文化產業,各自握有開啟中華文化寶庫的鑰匙,企圖將文化資本產業化。兩岸各有各的優勢與風格,我們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就要瞭解彼此的優勢,並善用我們豐富的文化資本以及執行力。
軟實力 台灣核心競爭力
兩岸展開交流以後,彼此漸漸發現各自的優勢,台灣相較於大陸,優勢在於文化內涵、創新。我們沒有經歷過文革的斷裂期,有著豐厚的人文資本與文化素養,再加上多年與國際交流的經驗,能以國際語彙傳遞文化內涵,並且轉化為能行銷國際的創意商品。相較於此,大陸文創產業對於文化內涵的應用仍較為傳統,對於整個文創的價值鍊也較為生疏,但其優勢在於,市場潛力大、國家政策編列大筆預算支持,以及日漸提升的人文素養。
其實,兩岸文創產業可以結合兩方的優勢,台灣擅長文化資本的運用、文化內涵的傳遞以及價值鍊的整合,大陸可開闢市場與在地管理。兩岸文創可朝「分工、互利、雙贏」的方向進行,但此模式要臻於成熟,有賴兩岸交流更緊密以及建立長期的合作平台,以對接跟互補方式開創更大的市場。
城市交流 開啟文創對話
談兩岸,總是太沈重。其實,文化創意產業最終的目的,不論是在台灣還是大陸,都應充分利用本身獨特的文化加上創意產業,激盪表現出地方獨具魅力的風采。將地方上深具特色的文化資產,結合科技、媒體的力量,行銷到全世界。
城市確實不失為文創交流的絕佳單位,既能保留地方特色,在交流過程中又能富有彈性,而能接受多元文化的碰撞,更能激盪出火花。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先生,曾在去年底「蘇台文化影視創意產業研討會」中提出,「地方它不只是土地、空間或建築;地方是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每個地方上的城市,都在塑造它所以能夠吸引人的特色。」以地方為單位的文化創意,更能發展其獨特性,激發構成該城市吸引人的元素,讓城市品牌與文創品牌相輔相成。
二○○九年亞太文創協會參與主辦或協辦的兩岸交流活動眾多,包括「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景德鎮.台北兩岸陶瓷精品展」、「蘇台產業發展研討會」等。當我們將交流的重點放在城市的探索,無論是展覽、論壇、交流訪問等各種形式,確實可以拋出一些議論,結合文化與觀光產業產生綜效。將焦點放在城市文化特色,並且以文化為導向,挖掘更多文創產業交流的契機,可將文化創意品牌推向更多的城市。
兩岸文創 需要長期據點
近兩年本協會與廈門產官學界積極合作,舉辦「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選擇廈門作為據點的原因在於,廈門為「台商」在大陸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可作為進入大陸市場的試金石。不僅比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的成本低、有地利之便,且其文化、語言與台灣閩南文化同源,擁有親切感與文化滲透力。
台灣的文創業者,其實一直需要一個測試內地市場的跳板,本博覽會就是以此理念舉辦,希望開展出一個平台,讓兩岸互相觀摩、開啟合作契機。也希望激盪出的火花,不僅止於短暫的展期,而是能開啟一個長期的合作平台,發展出一個兩岸文化創意園區。如此,不僅是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基礎,更能育成更多跨兩岸乃至於國際的文創品牌。今年六月,博覽會即將舉辦第三屆,相信有了兩年的經驗,本屆廈門文博會將開展出更富有深度的對話,開創出異彩紛呈的新格局。
除了自己策展,本協會常參與大陸的文化產業博覽會,一方面感受對岸文創業者急起直追的氣勢,一方面也目睹台灣廠商的品牌力、產品力、創新力以及多元性,在內地有著相當大的潛力去推廣文創品牌。台灣有許多剛起步的文創業者,很有機會在大陸市場扎根,相信以大中華市場為品牌的據點,將擁有源源不絕的市場脈源。
兩岸關係近年趨向於明朗,交流更為活絡,儘管在競合之間,總會有曖昧的界線,但相信兩岸產官學界皆積極在摸索著更順暢的道路。相較於其他文化區,兩岸文創交流的優勢在於同文同種,因此溝通上更為順暢,能夠開啟更具深度的對話。儘管兩岸在歷史脈絡、法治規範、教育背景有所差異,但是差異往往能創造更多元的火花,並且朝著「同中求異、異中求和」的方向前進,讓交流為文創產業創造更多契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