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兩岸媒體交流二十年的回顧與前瞻 文/黃肇松

在一九八七年台灣宣佈解除戒嚴及開放探親之前,兩岸隔絕四十年,要進行任何方面的交流都不容易,尤其以媒體的高度敏感性,交流的艱困更可想見。

兩記者來台開啟兩岸媒體交流
一九九一年八月,兩岸媒體交流有了突破。當時中國新聞社記者郭偉鋒和新華社記者范麗青,申請來台採訪「閩獅漁事件」,筆者當時服務的中國時報受託協助邀請,同時協助安排入台事宜。八月十二日兩位記者來台,筆者代表報社接機。他們受到百餘位記者同業「包圍採訪」,從機門到海關,足足走了一個鐘頭,「寸步難移」的開啟了一次「破冰之旅」。
以新聞交流而言,范麗青和郭偉鋒兩位記者來台採訪,具體實現了兩岸新聞採訪的雙向化,在此之前是單向的。歲月匆匆,兩岸媒體文流進入第廿年。二十年來,世事變化很大,媒體亦然,而兩岸四地媒體的變化是朝著「極大化」發展。
在資訊流早已超過物質流的「資訊時代」,兩岸四地媒體力量究竟有多大?讓我們來看有一些統計數據,讓數字說話。
由近及遠,台灣傳統媒體中,每天定期發行之中、英文報約三十家,有效發行的雜誌七千種,廣播電台二十餘家(多數有聯播的分台),這些媒體近年來變化不大,改變較大的是電視和網路。目前台灣有五家無線電視台、一百個以上的有線電視頻道,提供五化八門的節目,可覆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比率之高為世界之冠。網路發展更快,台灣民眾網路的接觸率,從二○○一年的六.六%一路飆昇到二○○六年超過四十%,六年之間成長六倍多,目前已超過百分之六十。這些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幅員不大的台灣,構成極為豐沛的資訊流。

兩岸四地媒體發展極大化
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大陸,所有的統計數字都大的驚人。根據統計,二○○九年年底,新聞出版業總產值增長二十%左右,突破一兆元人民幣(以下同)大關。其中圖書銷售增長五十%左右,印刷業總產值達到五千七百億元,比上年增長二五%;數字出版增長五十%左右,總產值達到八百億元。另據統計,二○○九年中國出版圖書七十億冊,年圖書出版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前列;報紙四三七億份,其中,日報出版總量連續九年居世界首位;期刊三十一億冊,電子期刊出版量達到九千多種,電子圖書五十萬種,發行總量超過三千萬冊。而以家數來說,中國大陸報紙超過二千一百家,各類刊物近萬種。從統計來看,中國大陸報紙和期刊的出版,近年來維持穩定成長的態勢,特別是文化生活類的報刊和有地方特色的報紙與期刊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對資訊流的擴大作出貢獻。
然而,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數字,其一是在二○○四年之前,中國報紙廣告經營保持二十%的年增長率,而二○○四年開始首度成長不足二十%,到二○○九年,其成長率已降至個位數;其二是根據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發佈的「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二○○九年,報紙閱讀率為五十八.三%,比二○○八年下降五.六%,期刊閱讀率為四十五.六%,比二○○八年下降四.五%。二○○九年國民人均年閱讀傳統紙質版報紙七十三.○一份,比二○○八年減少了十五.五九份;人均年閱謮傳統紙質版期刊六.九七本,比二○○八年減少了一.二三本。可見,閱讀率出現了大幅下滑。
一種趨勢?暫時現象?葉落知秋?端視你從什麼角度作觀察。但大陸報紙逐漸受到電視媒體和互聯網(即台灣所稱「網路」)新媒體的衝擊,應該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大陸二○○九年有二百五十一座廣播電台,二百七十二電視台,兩千零八十七座廣播電視台,四十四座教育電視台,構成力量龐大「廣電大軍」,到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九十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九十七%。也就是說,不論是廣播還是電視,都有十三多億的閱聽眾,廣播電視不但成為大陸民眾接收生活、娛樂訊息的主要媒體,也是新聞資訊傳播的主要管道,應該也相當程度的影響了紙傳媒的閱讀時間、接觸率、購買及廣告營收。「二○一○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指出,二○○九年電視廣告收入六百五十四億元。
廣電大軍固然威猛,但標誌著第四次「廣播革命」,正在中國大陸風火進行的網路媒體成長趨勢更盛。截至二○○九年底,大陸網民規模已達三.八四億人,較二○○八年底增長八千六百萬人,年增長率為廿九%,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網民的總和;用互聯網的頻率也超過了美國等國家。網民日均上網時間達到二.七小時,比美國的二.三小時還高出○.四個小時。手機網民規模一年內增加了一.二億,已達到二.三三億人,占整體網民的六十%。

中國大陸互聯網已成媒體主流
中國大陸互聯網「資訊流」的注入,有兩個發展值得觀察。其一是入門網站(大陸稱門戶網站)對重大新聞的傾注全力,而網民也熱烈回應。知名調查機構AC尼爾森的調查資料顯示,在二○○八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八月九日北京奧運會首枚金牌產生時,四十四%的公眾通過互聯網管道獲知了這一消息。在整個奧運會間,十八至三十歲的主體網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更重,他們中四十八%第一時間獲知奧運首金管道是互聯網。
另一個以相當特殊的方式,豐富了「資訊流」的互聯網發展,是博客(Blog,台灣譯為部落格,香港稱之為網上日誌)的勃興。截至二○○九年十二月,博客應用在網民中的使用者規模達到二.二一億,使用率為五十八%,較二○○八年底增長六千萬人。活躍博客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半年內更新過博客空間的博客使用者,規模達到一.四五億,增長率為卅八%。這是中國大陸互聯網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重要數據,其表現和能量已成為國際社會關心的焦點話題。
不同於美國的博客已經形成一個專業的新聞博客群落,而且相當成功的進行了商業化操作,博客在中國大陸還被稱為「自媒體」或「私媒體」,以個人化的特色進行個人情緒、情感的表白,正如香港所謂的「網上日記」,是一個相對沒有修飾、整理、管制的意見平台。但它讓普羅大眾逐步取得了話語權,終結了以往由官員、記者、專家所主導的「特權話語階層」的局面,不僅成為一種新的訊息交流方式,也在時政的評論上,逐漸產生政治的影響力。博客從一種技術、一種生活、一種訊息,有逐漸變成一種政治的可能。
不要看香港、澳門總人口還不到千萬,媒體發展卻相對穩定。在香港,傳統的十二家中文報及兩家英文報,這幾年來「一個都沒少」,甚至還出現免費派送的大眾化報紙。香港電視市場應該最受台灣電視工作者欣羨,收費電視近年來競爭較激烈,免費電視長期來只有兩家;而香港網路的發展,年輕族群熱衷,整體發展相對較為緩慢。至於澳門,如果有人認為博彩業是它惟一的產業,那就錯了,至少媒體業相當發達。五十萬人口的澳門(約相當苗栗縣人口),卻擁有八家中文報、三家葡文報和一家英文報,還有分別以華語、葡語廣播的電台和電視台,媒體面貌相當國際化。

兩岸四地媒體合作共識尚未凝聚
筆者之所以花了一些篇幅,將兩岸四地各類媒體的發展現況作了介紹,是想指出一個事實:散佈在兩岸四地及五大洲的華文媒體之數量及規模,實在相當驚人。報紙、電視台及廣播電台數以千計,雜誌期刊數以萬計,作為新興媒體的各類網站、各式網路服務,乃至於無所不在的博客,有如雨後春筍在各地冒竄成長。這些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如能有效合作,影響力是未可限量的。尤其是,如能合作傳遞文化資訊、推動文化產業,因不受政治的羈絆限制,效果會更大。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這種影響力的滋生和壯大,因為共識尚未凝聚,合作尚未紮根,目標尚未確定,工具尚未運用,力量也就難以產生。
以兩岸為例,二十年前,有了郭偉鋒和范麗青兩位記者來台採訪的「破冰之旅」,也才有了翌(一九九二)年十八位大陸記者,組成第一個大陸記者團到台灣參訪。換句話說,開始之路並不容易,但是開始之後,已開啟的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大門是關不掉的。
儘管經歷一九九四年的「千島湖事件」以及其後一連串的政治事件,兩岸關係起伏不定,但是新聞交流總在艱困中持續推動。台灣媒體派赴大陸採訪的記者人數和次數已難以計數,大陸記者來台也由「專題採訪」發展到「駐點採訪」。新聞交流輻射到其他方面的交流,新聞交流順利與否也反映到其他方面交流情況,期間過程是辛苦。如果不這麼辛若,不走過這一段的話,兩岸關係會更辛苦,更缺乏「觸媒」。
可以說,兩岸媒體從業人員在推動新聞交流、交往方面,付出了不少心力。但檢討過去兩岸四地媒體的合作,真正落實到實質性的新聞訊息方面的合作及營運的合作並不多見,倒是香港與內地媒體合作初見成績,也僅僅在「初階段」。這主要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不同,所形成的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展望未來,如此受主客觀制約的困境,在兩岸四地的媒體合作中仍不免出現。然而,既然二十年來兩岸四地人員互動方面已累積成果,四地媒體高階負責人及各階層新聞實務工作者交往頻繁,相互瞭解在增進之中,應已奠定在「適當時機」在「某些方面」進一步合作的基礎。筆者認為「某些方面」包括觀光的推廣、文化資訊傳播、文化產業的合作推動及校園交流與人才育成等。至於「適當時機」,就是現在、當下。否則兩岸四地及全球華文、華語媒體打造出來巨碩的「資訊流」,仍會閒置空轉,無助中華文化的提昇,也聽任華文、華語龐大文化產值的流失,只能繼續充當韓、日電視劇「大長今」和「白色巨塔」的忠實觀眾。

建立全球性華文文化網路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既確定文化領域是最有可能的標的,以此共識共同紮根,則在成千上萬鋪天蓋地的眾多新舊媒體中,必須找到一個共同的工具來運用、來推動。否則各有立場、各有考量、各有盤算,勢難脫一盤散沙的窠臼。所幸,網路媒體革命時代的來臨,為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推動文化及文化產業,提供一個更現實可行的操作空間。這個新的合作空間的出現,基本上要將它他放在全球化的視野中來考量,而這也是網路時代的特性︱全球化。這個合作的方向,必然是朝向兩岸四地共同合作建立一個屬與全球華人社群的華文文化網路平台,而要成功建立一個這樣的平台︱即便是與政治關係較小的文化平台,媒體人仍必須先達成操作的共識與原則,有了這樣的共識,兩岸四地媒體合作才有其可行性與前景。
第一、增進四地新聞從業人員的共識:過去兩岸四地新聞媒體從業者最大的差異,應該在媒體經營理念上的不同。港、澳媒體重八卦,台灣媒體重政治,大陸媒體重社會,兩岸四地媒體從業人員如何以推動文化為任務取向,建立一套共同認同而且可操作的作業方式,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第二、建立一個兩岸四地均可接受的華文文化媒體平台:若一個華文文化平台無法獲得兩岸四地的同時認同,尤其是大陸相關部門的理解與支持,必將使這樣的平台缺乏最大華人市場的支持,也就很難成為真正的全球化的媒體平台。
第三、資金的整合必須是民間的,而非官方的,否則也就很難逃過政治的操作與影響。
第四、人員必須是集合兩岸四地的媒體從業人員,以各自的在地觀點來整合此一全球性華文文化平台。
總之,在網路媒體革命時代,建立一個有理想、也有操作可能性的「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已出現契機。但是否能真正落實,一方面要各方面人士深入探討,另一方面,也值得各方有心人士努力落實。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此一平台能順利落實成立,除了強化日常的文化新聞的報導和論述,關切兩岸四地及全球各地華文、華語文化工作者現況之外,要如何結合所有媒體真誠的推動文化產業,筆者認為重點如下:

網路平台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一、全球華文媒體合作的觸媒-中文產業
我們常看CNN、WNBC及BBC的新聞,除了吸收資訊,瞭解世局外,多少也帶著一點學英文的附加價值,英文是強勢語言,不得不學。但是,如前所述;有一陣子「韓流」襲捲大中華地區,確實令我們汗顏,南北韓人口不足七千萬,卻靠著各類傳媒成功推銷韓文、韓劇及韓國文化,全球使用中文的華人超過十四億,使用華語者也都超過十億,我們卻還沒有把它產業化。當今,全球有超過四千萬的各國人士在學漢語,有一百多個國家四千多所大學在教授中文;漢語水平認證考試,在四十多個國家設立近兩百個考點。全球中文教學的年產值,保守估計超過十億美元,這正是全球華文媒體︱不管是傳統媒體或新興媒體的強項,我們是靠文字維生的,這也是兩岸四地華文媒體合作的最佳觸媒,如何推動,值得在構建全球華文文化網路平台時深刻思考。最重要的是把中文當文化產業,千萬不要當成爭取向心的統戰工具。
二、兩岸四地媒體的共同資產-文化創意產業
當前,兩岸四地民眾的生活型態越來越近,但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差異仍在,尤其談論政治仍甚敏感。那麼,什麼是兩岸四地媒體合作的共通資產呢?我認為是文化創意產業,值得華文媒體合作開發共創商機,更藉此充實中華文化的內涵。
文化創意產業包羅甚廣,涵蓋了文學、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展演設施、工藝、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廣告、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建築及建築設計、數位休閒娛樂、創意生活、文化休閒觀光等等。英國在二十年前,文化創意產業年產值不到十億美元,就業人口約兩萬,而現在年產值已超過三百億美元,就業人口超過三十萬人,媒體的推動與宣揚扮演重要角色。放眼望去,與中華文化及華人生活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正等著兩岸四地媒體攜手合作推動。相信,這也是兩岸四地未來最重要的產業,不容忽視。這正是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可以大施拳腳之處。
三、文化網路平台的試金石-促成兩岸故宮聯展
因為現實的政治制約,兩岸四個故宮︱台北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南京博物院(故宮南遷文物收藏在此地),迄今無法正常交流,當然是兩岸人民在文化上的一大缺憾。「全球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如能落實成立,似可將促成四個故宮舉辦聯展,作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試金石,這不只是全球華文文化盛事,更是全球文化的大事,如能促成意義非凡。

長期駐點 報導才能更豐富
二十年來的新聞交流,誠然為兩岸四地(尤其是兩岸)未來的媒體深化合作立下基礎,以華文文化網路平台進行全面合作的可能性及擬議的構架已如上述,但仍須假以時日來進行探索與規劃。此期間,交流管道仍須暢通,基礎更要求其牢固。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兩岸媒體互設媒體採訪辦事處,現在的駐點有點像「出差團」,所費不貲,累積有限,應該儘速變成設辦事處長期駐點。因為,只有長期的累積才能讓報導更準確,更能關懷民眾,而對兩岸文化的報導也才能更深入,取得更大的空間,為未來的文化大平台建立更牢靠的基礎。
(作者按:文中有關大陸媒體之最新統計數字,係由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趙濤提供,特此致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