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雙十 兩岸雙贏」新詩徵文比賽得獎名單 文/李庭宇《交流雜誌100年4月號第116期(歷史資料)》

  「海基雙十 兩岸雙贏」新詩徵文比賽自去(九十九)年十一月一日開跑後,即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迄十二月十七日收件截止日,投稿作品達三一四篇。除兩岸三地的華人踴躍投稿外,亦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國等地的華人共襄盛舉。
  經馬紹章、張默、陳義芝、羅任玲及李進文等五位對於新詩寫作頗富造詣的評審委員,審慎評選三○四篇符合資格作品後,計有十九篇作品進入決選。一月二十四日召開評審會議,經五位評審委員充分討論後,評選前三名作品如下:

【第一名】攝影展
作者:李長青

參觀的動線,從編號
1991的作品開始
畫面裡的天空,雲朵越來越
自由,彷彿飛鳥的視野
盈盈靈動著
透明的山水:一樹,一花,一葉
都成為追夢的羽翼

鏡頭不一定只定格在
民生東路;你看,歷史的輕舟
已過曾經那麼沉重的地圖
你看,作品1993號的彩虹
貼郵台北的季風
海岸了函件的港口

你看,作品1995號的漁船
在航行裡轉注,鰭鱗的漂泊
作品1998號的北京
用光圈微調,時代的陰晴
用特寫形聲,島嶼的黎明

(休息區的茶水,有新的咖啡
如果一時,無法即溶
請稍候熱水
勻勻析出
作品1999號的深秋)

攝影展的照片繼續瀏覽
08,09,2010……
連綿的風景繼續深圳
然後重慶,福州,台中
稅務,農產,金融……

評審評語:
  〈攝影展〉既有庶民寫作的清新,又有詩人創造的自然。題目相當形象化,預留了想像空間。
  以「參觀的動線」開筆,既顯得靈活,又能跳脫俗套,不做一般正面的、概念化的歌詠。
  詩中紀年,分別代表海基會成立、辜汪會談、台海危機等關鍵事件。作者藉照片的意象、展場的情境,呈現海基會耕耘兩岸關係的歷史與未來,顯示主題意義,富含餘韻。

【第二名】後來
作者:吳奕均

後來弟兄們的忌日成了終生刑求
你在微醺的酒吧裡找人招供
乾了這杯伏特加換一個失傳的故事要不要
咕噥咕噥咕噥咕噥

台北到北京能有多少距離
灑下滿天梅花卻一朵朵凋萎在這夜空
傘兵徽章且留在這片海棠紅
肉身親吻地面之前
不覺輕輕哼起那首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

你噬著獵刀上的蕨
換上帶鹹味的衫
用泅泳縫合了海峽傷口
退伍列管乙級流氓是
一種諷刺的酷

那些未曾溶解於時間的臉孔
走樣的輪廓,如幻的畫面
一併醃漬下酒了
而在另一個相同日子
倖存者謹向家屬致哀
未乾的淚就讓它懸在
歷史邊緣
青春的傷又怎能獨自
咀嚼

男人之間的對話是這樣結束的:
走了。明早
出差呢
別問我班機目的地
台北到北京能有多少距離

評審評語:
  藉著傘兵們失傳的故事,生動刻畫出那個感傷的年代。語言成熟,情感節制。末尾又是一句「台北到北京能有多少距離」,成功帶出了今昔的對比。這是小人物的生命史,卻也是整個大時代的紀實,因此格外動人。

【並列第三名】當天燈與風箏交會
作者:李定偉

這一頭的平溪升起了天燈
明晃晃的眼睛向西要穿透雲海尋找身世的濫觴
那一頭的山東揚著巨龍風箏(註一)
顫巍巍著擺尾向東要續那斷了線的紙片
曾經,近半世紀的冷霧漫漫在台灣海峽
歷史的錨鍊如霜凍的臍帶垂在浪底
分界著躍不過的楚漢殘局

始於二十年前的一股和風
撥散了濛濛昧昧的虛白
托起了天燈與風箏交會在黑水之上
巨龍因鑲上了眼睛而活絡
漸強的心搏,澎澎湃湃
鏗鏘的在史冊上敲打著新局

於是,這一頭輸出的是返鄉的老兵
思鄉的郵票終得換成了探親的機票
那一頭湧入的是訪勝的觀光客
刻板的印象終得轉印成真實的錄像

於是,兩岸的天空搭起了虹橋
異鄉的街道投射著熟悉的記憶
讓人分不清身在昆山亦或台北(註二)
直航的機艙裡有著謫仙的千里江陵
於是,我們在經濟的樂譜上寫出合作的音符
大陸如琴,臺灣如弓
來回之間
思想起與唐山謠交響出繁榮的新曲

當天燈與風箏交會
東方有龍在炯炯舞動
而在西方的西方
未來的熱汽球,將不再
 倨傲

註一:平溪的天燈節和山東的風箏節為兩地有名的活動,而天燈相傳為諸葛亮所發明。
註二:昆山市因為台商紛紛前往設廠,群聚效應而使得市區熱鬧如台北市,因而有小台北之稱。

評審評語:
  本詩以十分真摯的語言,清徐的節奏,借天燈與風箏的親切對話,為兩岸人民祈福,綻放一片繁華逸樂的勝景,令人鼓舞。

【並列第三名】語言的化石
作者:馮傑

(小記:一九九二年我初次見到返鄉的詩人瘂弦,十八年後的二○一○年又重逢,他對我說:「我說的河南話可是一九四九年前帶到臺灣的,今天來看,他還有化石價值。」)

你是帶著語言的行走者
像失家者帶著牒譜 行腳僧帶著餓瘦的缽
失國者懷揣一泊殘山剩河
把語言夾在書裏 怕碎就不忍摺疊
把語言抗在肩上 且高過頭顱
以及高過蓬亂如藻最後如雪的頭髮 語言且
高過掌中一冊殘破毛邊的少年詩卷
語言往往棲息在最低處
在一朵遺漏的棉桃裏

我們把整整一條海峽放在左右一邊
漢代的藍和基督的古典也放在一邊
開始在推敲故鄉的顏色
和草木消失的容顏 化石封存的方式以沒有而最好
它需要以時間包裹然後攜帶 像母親
烙下的那一張溫熱的小烙餅 隔著棉衣
燙著 暖著 帖著後背和沉重的軍輜

那些方言宜打包 宜緊裹 萬不可漏氣
尤其是異鄉梅雨時節
漏氣是需要發芽的
像童年磨坊裡月光漂白的那些豆芽們講的夜話
青磚可懂 一盞馬燈可懂 銅環和毛驢可懂
五十年語言的成色誰鑒定
肯定有草木聽懂 野荸薺 地丁花 風信子還有一把鹽
在側耳 在紀錄 在我倆都不知道的那個位置
哪里是化石啊
草木在端坐著 像我們鄉間的神

評審評語:
  每一個人無論去到天涯海角,身上都會帶著故鄉的「語言」。這裡的「語言」指的是血液、基因、回憶、顏色、氣味……亦即整個故鄉的概念。「語言」穿梭人生,有時甜有時酸有時苦,「語言」是人生的況味……每當梅雨時節,「語言」尤其容易發芽,生根,糾纏。創作者瞬間捕捉到瘂弦的心境,以小喻大,呈現大時代兩岸的氛圍,值得咀嚼再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