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交流的社會影響:台灣人在大陸 發表人/王振寰 整理/編輯部《交流雜誌100年4月號第116期(歷史資料)》

  兩岸過去二十多年的交流,深度、廣度不斷拓展。雙方人民對彼此的印象,從隔離到拉近距離、從陌生到逐漸熟悉,有益於雙方在社會層面的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和相互尊重。許多台灣人在大陸,到底在社會層面,雙方的相互印象與影響如何?王振寰教授從經商、旅遊、求學、學術交流四個層面,深入剖析、逐一探究。

台商的生活方式與大陸社會

  王振寰教授分析,台商到大陸投資有三種時期,一九九○年代初期珠三角的中小企業和傳統勞動密集產業、一九九○年代晚期長三角的大型電子業、二○○○年中期的服務業,上述三種類型投資與大陸社會的關係,呈現演化的過程。
  早期台商在珠三角的投資,由於薪資低、軍事化管理、財大氣粗、搞政商關係、喜歡聲色場所,讓許多大陸人對台灣的印象是有錢,但不太令人尊敬。一九九○年代末期,到長三角投資的台商,在各地置產和聚集居住,形成台商區或台灣街,但多仍與當地台灣人往來,與本地人交往不多。此外,隨著台商人數的大幅增加,以及大陸經濟的大幅改善,台商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逐漸影響當地中產階級消費習慣。「台灣來的」、「台北來的」成為品牌,在大陸各地方興未艾!
  二○○○年中期之後,台灣中小型精緻、風格獨特的服務業和產業,將代表台灣的生活方式和風格,帶進大陸主要城市。台灣人生活方式的「小資情調」,深深地觸動大陸新興中產階級的心,因而嚮往台灣的生活方式。
  王教授引用一項調查顯示,問及當地人是否接納台商,有一半人願意與台商做鄰居,而另一半則拒絕與台商做鄰居。接納者中,二六‧七%認為可學習經商知識、提高素養;八%認為可以體現生活品味;六%認為治安比較有保障。該調查也顯示,台商雖帶來生活便利、休閒娛樂,但是隨之的大量聲色場所,也敗壞社會風氣。
  王振寰教授特別指出兩件事,首先大陸汶川地震後,台商慷慨解囊及慈濟功德會的善行,讓大陸人對台灣人的大愛精神,留下極好印象。其次,大陸經濟改善、前景看好,使大陸配偶沒有動機來台,許多先生配合太太在大陸發展,這個改變正在發生,也將帶動新一波兩岸社會整合!

台生在大陸求學與大陸社會

  王教授分析,台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父母到大陸經商,而進入台商學校或當地中小學就讀;另一種是在台灣中學、大學畢業,到大陸高校就讀的學生。
  就中小學台商學校的學生分析,尚有地域差別。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東莞地區的台商子女,傾向認為當地人沒什麼水準,認為自己來自台灣,未來也會回台灣。這種認同,比較接近「階級差異」而非「政治差異或認同」。相對地,在上海的台商子女,比較親近當地社會。這是因為上海的全球化和富裕,蘇州和江南的人文薈萃,台灣認同比較脆弱和模糊。王教授特別指出,這差異顯示階級差異,在認同中的重要影響性。上海台商子女的認同模糊,顯示當兩地生活方式接近時,對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是比較會認可的。
  其次,在台灣人前往大陸高校就學的議題上,台生在上海,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大陸同學,存在未來共同發展事業的可能性。而台生在北京,重點大學的學生未來對大陸有極大影響力,因此台生對北京的同學,表現出願意和他們進一步互動的意願。王教授指出,留學大陸高校趨勢,有利於兩岸年輕人的交往和理解,但也對台灣的大學產生極大壓力。未來決定兩岸前途的年輕人能一起共同求學和生活,對於兩岸的發展,應是極為正面的歷史機遇。

台灣遊客在大陸的旅遊

  每年有數百萬人次的台灣遊客前往大陸,讓台灣民眾增加對大陸社會的了解。王教授指出,大陸將旅遊視為對台統戰策略,用尋根祭祖、各省旅台同鄉會參訪、祖廟進香、學生夏令營等方式,吸引民眾前往大陸旅遊、交流,以期對大陸有較多認識和情感。根據一份研究顯示,大陸積極邀訪台灣學生,的確使得台灣青年對大陸的刻板印象有顯著改善,只是這樣的改善,未必涉及國家認同和統獨立場。因此,在認同層次,交流接觸反凸顯社會差異,強化台灣青年學生對台灣的社會認同。
  民調顯示,有四七%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印象不佳,只有三八%印象不錯。印象不佳的主要理由,是文明程度有待改善。調查還顯示,去過大陸的台灣民眾,有五○%對大陸人民留下好印象,好評比沒有去過大陸的多一七%。顯示即使是短暫觀光的接觸,都有利於兩岸人民的交流、減低陌生感和敵對感,甚至是印象的改善。

台灣學者與大陸的學術交流

  兩岸的學術交流之初,大陸高等學校設備簡陋、薪資低廉、環境惡劣、學術表現不佳。現今大陸各主要大學,由於彈性薪資,大幅招募海外華人和世界級學者到大陸講學,幾個大陸重點大學的世界排名甚至優於台灣的大學。短短二十年間,兩岸高等教育,有了極大改變。
  除了以上大趨勢外,王教授分析還有三個重大改變:首先,學術發展上,大陸重點大學成為全球各國主要大學青睞的對象,紛紛與之合作,國際連結也遠比台灣來得多且深。我們需要與其有更深入的合作,才能更有利於華人學術圈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其次,大陸學者整體而言,都非常喜歡台灣的生活環境:乾淨、安靜、有禮貌、習慣排隊、常說謝謝,相互信任等這些「文明行為」。他們最常問到的,就是台灣的發展經驗,並表達對民主政治的羨慕。
  第三,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上,學者對雙方的了解更深,更能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理解大陸和台灣的關係,需要在各方面拉近距離之後,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最後,台灣學者也會看到大陸政府對台灣的態度,雖然身段變軟,但態度堅決。對共產黨在意識形態灌輸上之徹底,對「統一」台灣的決心,有更深刻的認識。
  王教授語重心長的指出,台灣在經濟和學術發展上優勢不再,可以驕傲的就是民主與富裕的優質生活。這個優勢,是大陸政權無法提供其人民和社會的,也是兩岸人民需要共同追求和維護的社會特質。
  綜合以上四種交流經驗,王教授提出一個發人省思的問題,為何台灣最近幾年相當驕傲的認為,我們有精緻文化、幽雅生活方式、保存良好的中華文化、排隊遵守秩序的人民?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了新的對照組,對照的是大陸。過去我們對照日本、歐洲與美國,因此認為自己相對落後。
  陸委會歷年「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調查顯示,台灣人認同的趨勢愈來愈高。台灣人認同從一九九二年的一七‧六%,增加到二○○○年的三六‧九%,到二○○七年的四三‧七%,到二○一○年六月份的五二‧四%;中國人認同則大幅下滑,而同時是中國人與台灣人的認同,則微幅下滑。
  王教授精闢指出,從社會學的角度,人們是透過別人來認識自己,這些年台灣人是透過大陸人來認同自己,相對地也在心理上貶抑了大陸人和大陸社會,以強化自己的文明程度和幽雅的生活方式。因此,陸委會的調查,如果妄加揣測的認為這是政治意識而非社會意識,那就可能有過度推論之嫌。認同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心理過程,端看我們與誰來對照!
  兩岸人民與社會的交往,使雙方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這是朝向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不需否認兩岸之間仍有差距,政治上仍有很多差異,台灣的民主無法接受大陸的統治模式。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大陸人民傾羨的對象。優質、富裕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應該是兩岸社會都要追求的目標。兩岸民間社會交流的加強、加深、加大,是相互了解和認識的必要途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