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和平發展對台美中三邊關係之影響 發表人/陳一新 整理/編輯部《交流雜誌100年4月號第116期(歷史資料)》

  馬英九總統二○○八年執政後提出「和中、友日、親美」的政策,對大陸採取更彈性的姿態,並用「不統、不獨、不武」以滿足對岸「台灣不走台獨」的訴求,從相互合作中獲取經貿利益。兩岸於兩年半間,依據「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原則,舉行六次會談,簽署了十五項協議,大幅度地改善兩岸關係;而其外交表現,證明了「活路模式」對於推動台灣維持邦交國、拓展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與爭取國際空間上,取得局部的成效。然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兩岸關係的進展與美中關係的改善,已或多或少對台美關係產生影響。
  陳一新教授運用Glenn H. Snyder的聯盟政治中的安全困境 (security dilemma in alliance politics)與Robert Jervis的安全困境下的合作(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兩個理論,並融合Charles Lipson的非正式聯盟(informal alliance)理論,來探討兩岸和平發展對台美中三邊關係之影響,他認為上述Snyder與Jervis的許多論點都能適用於詮釋台美中三邊關係的過去與現在,甚至對三邊關係的未來可能發展亦具有一定的警惕與啟示。
  首先,在經濟方面,陳一新教授指出,如果兩岸經濟合作關係以目前趨勢繼續一、二十年,而無美國的反制措施,則台美的經濟關係將會遠遠落後於兩岸的親密關係。特別是,如果北京維持胡六點中的第二項建議,則當台灣與其非邦交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時,它將不會設限或阻擾。在協助台灣維持一個活躍的經濟或融入亞洲經濟整合的過程中,大陸的地位與影響力已較美國更為重要;因此,華府可能不無理由擔心台北變節。而且,陳一新教授認為,由於大陸市場對台灣的磁吸力量過於強大,除非美國採取一些因應對策,像是透過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與「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將台灣納入其經濟合作的對象,才不致於讓台灣在經貿上一面倒靠攏大陸,減少台灣被放棄的危險。當然,在此同時,台灣也有必要持續採取「和中、友日、親美」的戰略,讓美國放心。
  其次,在外交方面,陳一新教授分析指出,由於北京在協助台北維持邦交國數字及擴大國際空間的角色已經超越華府,美國可能有理由擔心台灣變節,而擔心台灣背叛的恐懼,也可能導致華府對北京採取先制改盟或尋求在台灣問題的快速解決方式。然陳教授強調,變更聯盟也許是台灣最後的選項,但代價卻絕非台北所能承擔。馬英九總統執政後的外交表現,證明了「活路模式」對於推動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與爭取國際空間,至少具有局部的效果。
  不過,陳教授也指出:在國際空間上,北京對台北的讓步是很有限的,因為我國僅在「世界衛生大會」、「國際衛生規範」、「亞太經合會」的經濟領袖峰會小有突破。但是,兩岸關係與美中關係的改善已多少影響到台美關係:迄今為止,對中華民國國家利益傷害最大的莫過於二○○九年十一月十七日的第二份美中聯合聲明。所幸,美國在事後不斷對台灣提出保證,因而降低台灣被放棄的恐懼。陳一新教授認為此一現象顯示,如果大陸具有擴張目標,和緩的政策只會讓北京認為華府缺少決心而需索無度,特別是針對台灣問題。
  在軍事方面,陳教授認為台美非正式聯盟中有兩個安全困境:第一、台美雙方相互擔心對方背叛的可能性是永遠存在的。由於美國正承受大陸強大的財政壓力,我國有時將很難分辨美方言語上的安全承諾與實質行動之間的差異(例如,歐巴馬在不斷提供我國安全承諾之際,卻於去年與胡錦濤發表「美中聯合聲明」,將台灣問題放在美方尊重中國大陸核心利益的同一段落之中,而讓北京可以藉機宣稱台灣為其「核心利益」之一,對我國的國家利益造成重大傷害。在提供我國武器系統之際,華府也承受北京壓力,不對我國出售F16C/D)。第二,華府可能認為這個非正式聯盟將會增加華府被拖累的危險,而台北在美國拒絕扮演這樣的角色時,可能會無意與北京進行信心建立措施與兩岸政治定位問題的談判。
  不過,陳一新教授認為,從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與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不斷地對台灣提供安全保證,以及從未間斷的軍售來看,台灣似乎沒有理由相信美國會背叛雙方目前的非正式聯盟關係。對馬英九政府來說,過度看重美國而疏遠大陸,將使台灣經濟萎縮;過度重視大陸市場而不顧美國安全承諾,將使台灣犯下政治自殺的錯誤。
  另外,陳教授根據Jervis安全困境下的合作理論分析兩岸關係的發展,Jervis的理論邏輯主要是,大國對小國讓步卻遭小國背叛的最終代價,就是小國主權的喪失,其慘烈程度隨著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意識形態、種族、文化相同愈是相同或接近,或是被征服國家人民愈是渴望經濟利益,則代價就愈低;反之則愈高。對於兩岸關係而言,各方學者有不同看法,陳一新教授認為,儘管台灣人民的確渴望來自大陸的經濟利益,又是同文同種,並享有共同的歷史文化;但是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民主與自由生活方式的不同,卻使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寧願選擇維持現狀。
  陳教授於結論指出,從Snyder的聯盟政治中的安全困境理論看來,在台美非正式聯盟中,台灣增加了被放棄的危險,美國則增加了被拖累的危險;因此,「和中、友日、親美」仍是台灣最好的戰略途徑。而從 Jervis的安全困境下的合作理論而言,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對台灣有利有弊,大國一旦錯失對小國讓利的時機,再怎麼採取懷柔也來不及,小國從合作中得到好處後卻背叛合作關係的話,則可能付出高昂的代價。面對此一情勢,台北必須確保美國對台經貿、外交與軍事的承諾,並靈活運用從對岸取得的新的資源與動能,才能在亞太地區找到自己的地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