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韓—歐盟FTA對台灣經貿的影響 文╱杜震華(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經濟組副教授)、朱浩(商業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交流雜誌100年8月號第118期(歷史資料)》

南韓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在今年七月一日生效,引發了台灣輿論一陣討論。這個協定在去(二○一○)年十月簽署,今年二月經歐洲議會批准,繼而在五月獲得南韓國會通過,七月一日起生效。南韓與歐盟雙方官員表示,未來雙邊受益的不僅是商品貨物,連服務業、投資、勞力及創意都將加速流通;雙方原本就相當熱絡的貿易可望進一步提升,對全球貿易也將有全面影響。歐韓商會估計,協定每年可省下二十七億歐元的關稅,每年增加三百一十九億歐元的雙邊貿易,並為南韓創造二十五萬份的就業機會。

韓—歐盟FTA的簽署與生效,顯示韓國在東亞整合熱潮中取得了領先的地位。韓國將是繼智利與墨西哥,全球第三個同時與歐盟及美國簽署FTA的國家,更是全世界第一個同時與美國、歐盟與東協完成簽署FTA的國家,對韓國擴張出口非常有利。當韓歐FTA與美韓FTA陸續生效之後,將對東亞各國產生衝擊,當然也會影響到台灣。

台灣與韓國出口產品近似,在全球市場上是出口競爭對手。在韓歐FTA生效之後,韓國進入歐盟的產品會快速降稅,而台灣產品因遲遲無法與歐盟國家洽簽FTA,會受到貿易轉向(trade diversion)效果的衝擊而受害(指台灣對歐盟的部分出口因為必須支付關稅、價格相對較高,而被韓國出口所取代的出口負面效果)。

本文簡單分析韓國與歐盟FTA對台灣經貿可能產生的影響:由韓—歐盟FTA的內容出發,瞭解台灣與歐盟、韓國與歐盟的經貿關係,再分析韓歐FTA生效對台灣總體經濟與個別產業可能造成的影響,最後說明韓歐FTA對台商與台灣的政策意涵。

韓國近日在FTA的簽署上頻頻達陣得分,這必須回顧其在本世紀初外貿政策上的大戰略。二○○三年九月南韓國務會議提出了具高度企圖心的自由貿易協定推動方針,即所謂「同時多軌之FTA推動路徑圖」,計畫在二○○七年之前與五十個國家洽簽FTA,並積極促成其中的十五個FTA正式生效。

二○○八年二月李明博政府上台之後,南韓整體對外經貿戰略大致上仍延續前政府之政策,核心策略是以WTO之多邊體系加上FTA之雙邊體系為戰略基礎,雙軌進行其對外通商戰略;透過與各國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之過程,與夥伴國家以互補的模式促進南韓之貿易利益,並藉由對夥伴國提供官方開發援助,促進該國之整體經濟發展,來提升其經濟競爭力、發揮雙贏的效果。而這樣的戰略,在今年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韓歐FTA的重要內容與對韓歐盟的影響

韓國與歐盟所簽訂的FTA架構,兼具廣度與深度,是未來歐盟對外洽簽FTA的範本。韓—歐盟FTA簽署內容共有十五章、三項議定書、四項諒解書與一個共同聲明。內容除了包括國民待遇與貨品市場進入、貿易救濟、技術性貿易障礙、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檢疫、貿易便捷化、服務業貿易與電子商務、資本流動、政府採購、智慧財產權、爭端解決機制等一般規定外,還包括永續發展、文化合作等議題,涵蓋的層面相當廣泛(詳見表一)。

表一、南韓與歐盟FTA架構

資料來源:European Commission, 2008, “EU-SOUTH 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A QUICK READING GUIDE”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09/october/tradoc_145203.pdf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估算,原本歐盟對韓國產品有二三‧五九%比重產品零關稅,韓—歐盟FTA正式生效後,歐盟對韓國產品將有九三‧九四%產品立即降為零關稅;韓—歐盟FTA正式生效五年之後,歐盟對韓國產品將有九九‧六%產品關稅平均降為零,僅有部分的農產品與工業製品維持基本稅率(詳見表二)。

表二、韓歐FTA關稅減讓類型與歐盟對南韓降稅方式

資料來源:顧瑩華(2011),「歐韓及美韓FTA對我產品之衝擊影響及因應措施」簡報檔。


歐盟貿易高級專員德古特(Karel De Gucht)表示,與南韓簽定的FTA,是歐盟與亞洲的首例,勢必改變歐盟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關係,而韓—歐盟FTA對雙方都會帶來效益,九六%的歐盟產品及九八%的南韓所有商品,將在未來三年內就會免除關稅(中國時報二○一一年七月二日)。

歐盟部分研究機構預測,韓—歐盟FTA將刺激雙邊貿易在短期內成長五○%,未來二十年內成長逾一倍以上 (Joseph F., H. Norberg & M. Thelle, 2007)。長期來看,南韓可望因而增加超過二十五萬個工作機會。南韓的汽車零件、行動電話等,歐洲的汽車零件、工業機械、酒等,都在免除進口關稅的項目之列。根據南韓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推測,韓—歐盟FTA將促使韓國出口額年增加一一○億美元。而依據歐盟執委會分析,僅僅在協定生效後的第一年,歐盟出口商即可因關稅減免而節省八‧五億歐元(約合一二‧四億美元)。至於長期影響,則會大得多。隨著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即使微小的價格差異都能贏得新合同,尤其在韓國市場,競爭力集中於規模巨大的現代、三星和LG三巨頭。

韓歐FTA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與歐盟、南韓與歐盟的貿易關係

根據World Trade Atlas資料庫的資料,分析歐盟主要進口來源國,可以看出中國大陸、美國與俄羅斯是歐盟前三大進口來源國,二○一○年三者占歐盟總進口的三八‧六六%。二○一○年韓國是歐盟第八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金額達到五○四‧八六億美元,進口占比為二‧五二%;同期台灣是歐盟第十三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金額達到三一六‧三四億美元,占比為一‧五八%(詳見表三)。

表三、歐盟主要進口來源國

註:非歐盟進口商因特殊原因不列示進口來源國的品名。

資料來源:整理自World Trade Atlas資料庫。



此外,分析近五年歐盟自台灣進口前二十大產品,可發現其中屬於資訊科技協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的約占總進口金額的四四%~五七%(詳見表四)。由於歐盟與台灣都是ITA成員,而ITA協議規定締約國相關資訊產品的關稅為零,因此歐盟自台灣進口的產品有五成左右的產品原進口稅率就已經為零;且根據WTO的電腦化整合資料庫(PC Integrated Data Base, IDB)所整理之台灣產品目前面對歐盟關稅結構來看,台灣輸歐產品已有五二‧三六%是零關稅,另有二四‧六二%產品關稅率介於二‧五%至五%,有關稅的輸歐產品總金額也只有一百四十六億美元,故當韓歐FTA生效後,對台灣輸往歐盟的影響其實不如想像中大。


表四、歐盟自台灣進口前20大產品進口金額與ITA產品占總進口比率

資料來源:整理計算自World Trade Atlas資料庫。


韓歐FTA對台灣總體經濟與相關產業的影響

探討韓—歐盟FTA的經濟效果,或是對台灣產業的影響,除了彼此貿易總額的增加、移轉或取代關係外,更要看此一FTA的生效,是否會牽動國際產業分工佈局的結構性改變。

韓—歐盟FTA生效後,韓國輸歐洲的貨品,逾九成立即降為零關稅,台灣輸歐的主要具競爭優勢產品,則還要負擔平均四‧八三%關稅,因此對我國整體經濟與相關產業會造成影響。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分析,韓歐FTA生效對我國總體經濟影響,將造成實質GDP下降○‧○一七%,受威脅產品主要是以台灣在歐盟市場占有率為韓國兩倍或兩倍以上產品,高度受衝擊的產業則包括紡織業和平面顯示器。總計高度受衝擊和高度受威脅產品一千五百項,金額五二‧六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五二七億元。受創產業影響最大的是關稅高於四‧八三%的塑化、紡織、運輸工具業,另外如機械業、金屬製品業與平面顯示等產業所受衝擊也會不小。

除了上述關稅減讓效果之外,韓—歐盟FTA未來對投資與非關稅的貿易障礙也可能會造成影響。在投資方面,歐盟廠商海外投資也可能因此優先考慮韓國,排擠對台投資。在非關稅貿易障礙方面,韓—歐盟FTA取消了許多非關稅的貿易障礙,針對消費性電子、汽車零組件、藥品與檢驗器材等,檢驗報告可以相互通用,使得南韓商品更容易出口歐洲。

對於已走上國際品牌之路的韓廠而言,FTA上路後將排除關稅障礙等不便利性,政策優勢的加持對發展來說更是如虎添翼,韓國大型企業在政府全力扶植之下,可以投入豐富的資源追求創新發展。與韓國業者相比,台灣業者並不具備此條件,相對處於劣勢。

就國際分工佈局的變化而言,現在尚難斷言歐美企業是否會在FTA的牽引下對韓國有新的戰略佈局,不過韓—歐盟FTA及未來韓美FTA所形成的廣大高階零關稅產品市場,已引起日商的興趣。日本自三一一大地震後,不斷在海外尋找備援生產基地,再加上韓圜貶值,若不考量韓商超越日商的企圖心,對日商而言,韓國似乎是日商經營境外市場第二生產基地的不錯選擇。

依韓國統計資料,累計自日本地震後,韓國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已對外公開的對日招商成果,包含軟體銀行、住友化學等,日企對韓國投資金額已達二三‧三億美元,加計第一季數字,今年上半年日企對韓國的投資金額達二十七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二九‧八%。這對於目前積極對日本招商的台灣而言,造成了嚴峻的挑戰。因此,由韓歐FTA帶動的外來投資的增加,以及台灣外來投資的減少,可能才是台灣受到的最大衝擊!

韓歐FTA對台灣的啟示

在韓—歐盟FTA生效之後、在短期間台灣與歐盟無法簽署FTA的情況之下,對台商而言必須思考於不具障礙的地點設廠等突圍方式消弭關稅障礙,台商全球佈局的腳步必須加速,同時對於成本的掌控也要更加謹慎,而創新與專業能力也將是台灣廠商能否在新賽局中與韓國廠商抗衡的關鍵。

此外,韓國原本是相對關稅高的國家,但是,在韓—歐盟FTA生效後,韓國自歐進口將近八七%的工業產品的關稅立即降為零,其所要面對市場的開放與關稅降低後的衝擊是很大的,更顯出韓國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去簽FTA。在韓國可以決心與他國簽署幾乎完全自由貿易的FTA時,台灣可以嗎?台灣可以接受與中國大陸或和其他國家的完全自由貿易嗎?簽署FTA是相互開放彼此的市場,而非只求對方對台灣開放,而台灣可以不需開放給對手國。台灣上自政府相關單位,下至業者與百姓,是否已經做好全面開放的準備?目前看來仍然還有一大段距離。

兩岸簽署ECFA將近一年,除了台星FTA正在協商外,未見其他進展。難怪副總統蕭萬長直言「政府官員心態上害怕開放,應該調整。」除了經濟效益的評估,政府推動FTA時必須就詭譎多變的國際局勢適時調整戰略方向。然而,若上層沒有大戰略,下層人員也未整合,如何打贏這場國際經濟戰?若外交部與經濟部意見分歧,該如何整合?經濟部可以指揮農委會配合開放農產品市場嗎?難道這些事都要火燒到門口時才靠總統出面協調嗎?

對台灣而言,全球越來越積極形成的各種區域與雙邊合作關係使台灣有被「邊緣化」之虞,不僅國際經濟舞台的空間越來越小,在政治與外交場域中亦將難以發揮。然而,我國在簽署FTA缺乏總體戰略與規劃,尚待形成一套全面性與長期性區域和全球發展策略,對於全球FTA發展態勢的追蹤研究與分析亦仍待發展,全面性的談判機制也有待建立,這才是韓—歐盟FTA帶給台灣最大的課題。  █


參考資料

中國時報,「亞洲首例 南韓與歐盟FTA生效」,二○一一年七月二日。

顧瑩華(二○一一),「歐韓及美韓FTA對我產品之衝擊影響及因應措施」簡報檔。

European Commission (2008), “EU-South 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a Quick Reading Guide,”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09/october/tradoc_145203.pdf

Francois, J., H. Norberg, and M. Thelle (2007), “Economic Impact of Potential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outh Korea,” IIDE discussion paper: 200703-01.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