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文化筆記 文/楊渡(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交流雜誌100年10月號第119期(歷史資料)》

兩岸相較之下,台灣因為更早自西化大潮中反省,而有百劫回歸的全新創作,傳統文化不再是阻礙,而是創作的養分。反觀大陸則因文革與馬列思想的教條限制,一度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支撐。

海洋文化vs大陸文明

故事1:一九八八年,我首度赴大陸旅行,特地搭火車從北京到西安,體會二十餘小時穿越空間的感受。於火車上遇見一個西安人,他知道我的台灣背景後,好奇的問,台灣靠海邊,你說一說,海洋是長什麼樣子?我一時語塞,無法描繪。隨後我望著無邊的黃土大地,荒涼的秋日原野,列車逐一穿越著名古戰場,綿延的大地,彷彿沒有盡頭。我漸漸明白台灣與大陸的差距,是海洋與大陸文明的差距。

去過金門的台灣人一定印象深刻,因為以「台灣四百年史」而自豪的意識,至此會顯得輕如鴻毛。在台灣人印象中偏遠荒涼的戰地,其古蹟與文化歷史往往達於千年,遠至朱熹講學,家族傳承亦復如是。確切的說,整個金門文化是大陸歷史之延伸。

而台灣則完全不同。台灣歷史被看見,它的戰略地位之所以變得重要,還是拜海權擴張、大航海時代來臨之賜。從西班牙、荷蘭到明鄭,台灣的戰略地位從補給站、殖民地到反清復明基地,最後由清朝來經營,其重要性可說是隨著大航海時代而一路上升。這歷史,也不過四百多年。

如果不是大航海時代的全球化大潮,如果不是台灣處於大陸邊緣且有扼住台灣海峽的戰略位置,台灣不可能從一個邊陲荒島,躍升為列強必爭的要地,歷史的關鍵性舞台。而且從十七世紀開始,就是如此。即使十九世紀航海技術從風力走向煤,但生產煤炭的北台灣,仍是英美法日等列強的必爭要塞。這一點,清朝沒有誤判,劉銘傳心中清楚,想殖民台灣的日本人更清楚。更不必說二十世紀冷戰時期,美國用台灣來圍堵中共,讓它成為島鏈的一環。

台灣,是因為海洋與戰略位置而改變了命運。這是思考台灣文化的第一個關鍵:海洋文化才是台灣文化的根基。

台灣原住民雖然被日本殖民政府稱為「高砂族」,但依民族學來看,原住民其實是從南島遷徙而來的「先住民」,是海洋的民族。其神話傳說與信仰中,充滿海洋的特色。

至於漢族移民,佔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口是清朝移民,無論漳泉閩客,皆是渡海而來。在所有民間信仰中,特別崇信媽祖,信仰海洋女神,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台灣無法自外於全球化潮流,不管願不願意,它都必然成為霸權角逐的戰場。荷蘭、西班牙、鄭成功、清朝、日本到國民政府,每一個時代的更迭,都為台灣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也增添新的故事。若非荷蘭殖民背景,怎麼會有「安平追想曲」(描寫一個荷蘭軍醫與台南女子的戀愛故事)這首歌!

它也無法拒絕各國帶來繽紛多彩的文化。開放與接納,甚至喜歡新鮮的事物,就成為它性格的一部分。海洋的變化,海洋的包容,海洋的寬廣,是它的特性。相對的,海洋的狂暴,海洋的善變,海洋的無常,也注定成為它的命運。
相較於此,大陸文明就有相對的穩定。農業生產的長時間性與保守性,使人安土重遷。土地遼闊使地域性的差別增大,南北差距、沿海與內陸的差距,都特別的明顯。尤其未現代化以前,交通不便造成的人口與物質流動遷徙不易,都讓這些差距擴大。即使今天,沿海與內陸的差異依然明顯。

和台灣比較,大陸五千年的歷史也形成一種文化的積累和重量,和台灣四百年史的年輕、活力形成鮮明的對比。

西化vs中華文化

故事2:傳統價值vs西化體制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是為了因應大陸文革消滅傳統文化,而於一九六七年設立的。它秉承蔣介石的意志,提倡禮義廉恥、四維八德,由於是執政者所倡,復古保守,民間的自由主義學者頗不以為然,視之為封建專制思想。然而,二○○六年九月紅衫軍成立時,由於執政者的貪污腐敗、強辯無恥,導致民怨蜂起,紅衫軍乃以「禮義廉恥」為LOGO,號召群眾參與。一場民主化之後現代性的群眾運動,竟以最古老的文化價值觀為標誌,號召群眾起來反抗,並獲得巨大迴響。許多學生上台背誦古老的四書經典,以教訓執政者,這毋寧是歷史的巨大反諷。古老的道德,竟然能成為現代性反抗的力量!這是什麼道理?

一九六六年的文化大革命,應是兩岸對中華文化發生巨大差距的轉捩點。然而真正讓中華文化保存下來,恢復蓬勃生機的,恰恰是一九七○年代,由台灣鄉土文學、民歌運動、文化自省等,所帶動起來的文化創作。唯有創新,傳統文化才能有新的生命力,才能被當代所喜愛、所使用,並成為創造力的根源。

事實上,自五四運動以降的知識份子,莫不批判傳統文化是保守封建主義的溫床。無論要的是德先生、賽先生,還是馬先生、列先生,標舉的都是西方的理念,就是不要傳統思想。總之,中國的現代化,可說是全盤西化的歷程。為了救亡圖存,為了在列強的侵略下站起來,為了對抗日本的大戰,此固無可厚非。但五四這一代知識份子還覺得不夠。毛澤東想改造中國人的思想而發動文革,正反映出這種思想。

文化大革命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試驗。經濟有制度可循,公有私有體制分明;政治有制度可引,國家治理與憲政體制都可規定清楚;唯有文化,是信仰,是價值觀,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只能逐步改變,無法用革命完成。毛澤東試圖以革命為手段,要「破四舊,立四新」,整個改造人的思想意識。文革後果已有許多論述,不必贅言。

有趣的是,蔣介石採取了完全敵我對立方式來處理,他成立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以恢復中華文化為職志。他成立寫作班子,找全台灣最好的學者來做古籍今註今譯,推動數十種典籍的出版,並在校園推動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學習。這些舉措讓自由主義學者搖頭,斥之為保守思想、封建復辟。

雖然「文化復興運動」成為國家意識形態,但也只是保存傳統,無法形成廣大影響力。反而是一九七○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年輕世代所宣告的理想,才真正改變了台灣文化。當時,詩有唐文標發動的現代詩論戰,批判西化模仿的現代主義詩風;文學界有批判現代派、回歸鄉土寫實的思潮;舞蹈界林懷民喊出「跳中國人自己的舞」;音樂界有李雙澤寫作民歌,標榜「唱自己土地的歌」。它是對當時西化主流思潮的反抗,它是歷經西化後的百劫回歸,回到自己的民族文化、鄉土文學。但這已不再是過去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中華文化,而是回歸土地,回歸民間,回歸生活的創作源頭。但恰恰是這些創作主張,成為台灣文化創造力的源頭活水。

幾經「花果飄零」的中華文化,歷經西化洗禮,終於在台灣找到新的生命力。但它已不是舊的中華文化,而是「新中華文化」了。

這個過程顯示,無論台灣的國家機器如何宣揚中華文化,大陸以革命風暴試圖消滅傳統文化,都難以用政治力鏟除傳統文化的根脈。文化,自有它的生命力,並且只能靠著文化的創造本身,才能豐富它、澆灌它,培養它、壯大它。
兩岸相較之下,台灣因為更早自西化大潮中反省,而有百劫回歸的全新創作,傳統文化不再是阻礙,而是創作的養分。反觀大陸則因文革與馬列思想的教條限制,一度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支撐。

畫家劉國松曾形容他在一九八○年代見到大陸的一些寺廟裡,佛像與過去不同,其臉部造型是西化的寫實風,手部造型是「勞動人民的手」,與圓潤飽滿的佛像造型迥異,這讓他啼笑皆非。但這也非大陸藝術家的問題,而是整個時代受蘇聯寫實風格影響,美學觀念改變了,一時也無法找回傳統技藝。不僅是宗教,許多傳統工藝也因此式微。

廿一世紀後,兩岸文化情勢逆轉。大陸有更大自信,開始以恢復中華文化自許。許多過去的禁忌,反而變成熱門的文化焦點。如少數民族的歌謠、民族觀光景點、傳統藝術等。台灣則在廿一世紀後,因政黨輪替,開始「去中國化」。民進黨援引自由主義思想,批判中華文化是「封建餘孽」。但有趣的反而是:傳統中華文化此時由官方意識形態,變成民間自發的文化運動,以與官方的「去中國化」對抗。讀經運動、傳統詩學、書法藝術反而大興。

古怪的是二○○六年紅衫軍群眾運動,竟高舉早年蔣介石所提倡的「禮義廉恥」,作為精神堡壘,要求貪污的陳水扁要「知恥下台」。一場群眾運動,竟以傳統文化之道德為訴求,要求當政者遵守,並召喚出百萬人參與,這毋寧是一場奇蹟。這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使然,而是文化自身,代表了一種價值觀,一種生命觀,此時發揮了決定性的力量。

至此,中華文化在台灣已經不再是官方的意識形態,而是民間的內在的自覺運動了。大陸作家陳丹青說台灣社會有一種「溫良恭儉讓」的風氣,即是建立在民間的自覺之上。

準此以觀,早晚有一天,提倡中華文化的大陸,如果民間開始用禮義廉恥的價值觀,來批判貪官污吏,就不是意外的事了。

民主社會的多元開放

故事3:書法家杜忠誥在台中師範讀書時,受業於呂佛庭門下,受到啟發而走向書道藝術。他說,此為台灣鄉下孩子未曾想像過的藝術世界,有此幸運,遇見藝術大師,改變了自己的一生,這毋寧是拜一九四九年戰亂遷徙的悲劇之賜。我曾受業於台中一中歷史老師齊治平,他是北大才子,歷史造詣深刻,卻屈居中學執教,亂世中謀一個生存,雖然憤世嫉俗,卻讓我始知歷史之深遠。這些流離遷徙於亂世的一代才子,一如齊邦媛,在台灣生根茁壯,培育下一個世代的文化人。

歷史的悲劇,時代的大破壞,往往是一個社會再生的全新動力。日本侵略中國,造成全國的大破壞與大遷徙,但中國人自此改變安土重遷的觀念,開始流動遷徙。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自此開啟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建設與法治體制。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帶來兩百萬人口。這些來自大陸各地的不同部隊、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齊聚台灣小島,互相交融,傳播文化,再創造新的文化,整個改變了台灣的文化風貌。胡適、殷海光之於自由主義,張大千、呂佛庭之於傳統藝術,京劇藝術之於傳統戲曲,上海香港電影之於台灣電影,種種文化交融,再創造出新的文化。

飲食文化也是如此。台灣人因為敬重牛是忠誠的勞動朋友而不吃牛肉,但大陸來台老兵無此文化,於是結合四川辣味、清真口味而成為台灣的牛肉麵。這就是典型的台灣文化。

事實上,兩岸文化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差距,即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大陸民間與官方都很難了解台灣人對日本之愛恨交織的複雜感受。殊不知「五十年殖民統治」不是先知道五十年為限,而是長期被當作日本人之後,才於一九四五年宣告「回歸祖國」。這是大陸人永遠都無法體會的。

日本的殖民統治也帶來兩岸現代化進程的差距。用黃仁宇觀念說,即是日本在據台後,讓台灣可以在「數目字上管理」,也建立法治社會的初步基礎。但大陸至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都無法在數目字上管理,連總人口數都不清楚。兩岸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形成的認知差距、族群矛盾、階級衝突等,是造成後來發生二二八悲劇的結構性根源。

從現代化進程來看,台灣較大陸稍稍快一步。有大陸學者認為快了約二十年,但也有學者認為由於大陸地域差異太大,沿海城市與內陸大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總之,現代化社會的開放多元、包容創新,已成為台灣的特色。且由於台灣地域狹小,競爭激烈,唯有不斷創新才有生路。這是一種內在的動力,但也是讓文化變得快速淺薄的弱點。

未來的觀察與發問

有人說,好的問題,勝過一百個答案。所以我想提幾個問題:

(一)美國人說,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但兩岸的中國人要拿什麼文化出來和世界分享?難道我們可以拿德先生、賽先生?難道我們可以拿馬先生、列先生?這些都是西方的文化,但我們的文化是什麼?

(二)中國傳統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等,再加上以詩詞、水墨所形成的獨特美學,這些思想與美感,如何與當代社會連結,成為新時代的哲學,新時代的美學?

(三)兩岸的民間有很強的創造力,如何運用這些創造力,成為未來走向世界文化的動力?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