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學術研究與學風—高等教育的觀察 文/林碧炤(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交流雜誌100年10月號第119期(歷史資料)》

欣逢中華民國百年國慶,針對兩岸學術研究與學風這個議題發表個人淺見。一則向二十多年來推動兩岸關係的先進表示敬佩及感謝,二則祝福中華民國國運昌隆、兩岸同胞更加幸福美滿。

其實兩岸關係由對立、緊張而趨向緩和,最後走向開放,民間的力量功不可沒,而學者專家及企業人士所扮演的角色更是具有積極性及建設性。從一位學術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兩岸學術及學風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課題,值得我們觀察、思考並提出具體的建議,再加以落實。

在資訊時代,知識流通快速而且超越國界,全球化及國際化幾乎是不可抵擋,要了解兩岸學術研究及學風並思考未來的發展,一定要從這個大趨勢談起。

學術研究的大趨勢

全球大趨勢的著作相當多,一般以「未來學」稱之,事實上在社會科學的每一分支學科幾乎都要有預見的能力,而且愈準確的預見愈有實質的貢獻。成功的國家、公司及個人都是因為能夠預見未來,做出比別人更快的決定,搶得先機,維持領先。反之,失敗的企業家或個人,甚至於國家,都是預判錯誤,失去競爭力,最後被迫結束營運或退出舞台。學術研究的轉型期較長,有些學科甚至於歷久彌新,文史哲尤其如此。不過,整個研究的大趨勢還是要能掌握,才能在治學、辦學和興學方面出類拔萃,創造卓越。暫且不分學科種類,整個學術研究的大方向應該可以綜合出來下列諸端:

一是科學及研究是引導國家進步的最關鍵力量。「科學興國」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活生生的事實,大國崛起就是科學、經濟及整體國家力量的崛起。知識是核心,技術是應用,產品是結果,在國際市場維持競爭力,在國際社會具有影響力,就是富國強兵或富國強民目標的展現。

早期國家的科研和國防不可分,今天則更為多元化。知識的取得不再經由獨占方式,共享、學習和合作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雖然專利、知識產權受到更多的重視,也得到更為週全的保護。「白髮而通一經」依然存在,但著作的合作,不論是跨領域、跨文化或跨國界卻也正常的發展著。國防、企業及科研機密還是常態,可是技術轉移、產業分工和跨國企業一樣是相當普遍。創意文化、時尚流行及藝術創作,早已不侷限在單一國家或文明之中。

二是維持及強化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幾乎是每一個先進國家的政策。從預算編列、人才培養、研究提升到政策制定,高等教育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做為一個進步的國家不能沒有優秀的大學,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目標。大學評比及排名只是其中最受矚目的作法而已,即使引起爭議,排名本身就代表國家實質的競爭力,因為最終的結果是優秀及領導人才的培養,以及未來各種領域是否能夠領先的關鍵條件。沒有一流人才,國家無論大小,很難談到進步及崛起。
三是人類社會遭遇的問題愈來愈多樣,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方法,而且這些問題也不限於開發中國家。長期以來,開發中國家面臨經濟低度發展的壓力,在貧窮和動亂的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脫身。天災及人禍從未停止,有些已經被直稱為「失敗國家」,甚至可能會消失。可是,現在的災難,無論是天然或人為,已經延伸到工業先進國家,氣候變遷、環境污染、街頭暴動、金融風暴、核災擴散已不再是新聞,而且還會長期存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尤其迫切需要學術研究與科技研發。

四是人文精神及價值理念的強調,不但是和諧社會的追求、倫理道德的重新重視,公民社會及法治理念的要求幾乎是全球性的共同期待。不論是工業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社會變遷的壓力、人口結構的改變、城市化及網路化所帶來的衝擊,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及想像。由雲端科技、網站及資訊配備共同塑造的資訊社會,使得人類渴望能夠再有一次「文藝復興」,重新深刻地省思我們應該如何去找回人類的基本價值,民本、民主、公義及秩序所代表的都是這些共同的要求。

學術殿堂正好是討論這些問題的最佳場所,當然也是各國重新找回人文精神的珍貴活水。在先進國家,學術研究已經不再是論文發表、研究計畫的推動,而是一種全面性的反省及自我勉勵。它已經不僅是「軟實力」或「巧實力」可以簡單描述的大趨勢。

學術研究不是萬靈丹

面對如此複雜的人類社會,學術研究給予很高的期待,知識經濟、創意經濟或科技創新都代表這種趨勢,可是學術研究並非萬能。的確,人類從農業社會開始,面對太多挑戰及困難,到最後總能想出辦法一一克服,這是科技進步的最大動力。中國古代從治水開始,萬里長城的修築、大運河的開鑿、歷代皇城的修建、印刷術及火藥的發明,都代表這種人類潛能的發揮,其中又以農業技術的改良貢獻最大,否則人口如此快速增加,如何有足夠的糧食養活先民?

科技不斷在進步,知識更是如此。學術研究的成果有運用的部分,也有哲理部分。文史哲一直是核心,哲學、政治及經濟是西方社會長期以來社會科學研究的基軸,許多哲學家、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建造了今天的世界;許多政治及經濟問題是依靠學術理論找到解決的方法。凱因斯、熊彼得、佛里曼、克羅格曼及斯蒂克烈茲都是當代大師,政治學界也是如此。

知識及環境相互牽引,科學研究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社會對於科學的支持及期待,發揮更大的作用。科學家,不論是自然或社會科學,在社會中受到尊重,因為他們的智慧及研究,協助我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通常研究都是長期的努力,有些發現是偶然,但在「偶然」發現之前,知識社群必然已累積了許多的知識。牛頓是如此,今天的許多科學家也有同樣的體會。

過去六十年是知識指導及形塑政策、推動現代化的頂峰,稱它為新的工業革命亦不為甚。不論是凱因斯或者杭亭頓及季登斯,他們的理論及見解,為我們分析這個世界及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提供了思考的根據,雖然他們的理論並非完美。自然科學的進步更是神速,太空科技一直到醫藥、生物、物理、化學及資訊,我們稱它為未來社會,充滿機會及挑戰。

兩岸的轉變更是得利於學術研究,從台灣早期的土地改革、經濟發展,到大陸的改革開放,借重太多經濟學、社會學及管理學上的理論及個案。大批菁英人士因為內戰齊聚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而大陸歷經文化大革命之後,走向改革開放,多少專家貢獻心力,再度證明知識引領進步及轉型。兩岸現在的科學及技術不斷更新,資訊、生化、奈米及國防科技最為突出,高新科技產業更受重視。

整個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太多,我們無法期待學術研究提供立即可行的解決方法。人類智慧有極限,科學也是如此,其中又以社會科學最為明顯。在西方國家遭遇金融風暴時,經濟及金融專家的意見分歧,在解決危機上,製造了決策的困難。失業、社會動盪、族群問題、人口老化等問題,不能僅靠學術研究完全解決。更令社會科學界感到困難的是,成功的個案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因為文化、歷史及地理的差異,歐洲的成功經驗不一定適合亞洲,拉丁美洲的失敗經驗也不一定會在其他地區重複。這是我們在研究社會科學,必須小心處理的地方。社會科學的最大挑戰,應該是如何處理人的認知、判斷及價值觀。照理說,我們已經對歷史上的失敗教訓相當熟悉,可是歷史的錯誤卻是一再重演,強國外交中,有太多的實例可以作為證明。

但是,我們不必為學術研究感到失望及灰心。「經世致用」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使命,知識份子及知識社群在東、西方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各有不同的意涵,但對於社會的責任感是一致的。因為關懷及服務社會,社會科學界的先進們才會一直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中兢兢業業,默默地做出貢獻。

大中華學術圈

大中華經濟圈已討論多年,知識圈的可行性如何?如果以最寬鬆的定義,這個知識圈、影藝圈或華文社會早已存在。可是,「中文的使用」並不足以構成學術圈,因為全世界有多少國家使用英文,但至今並無英文社會或學術圈。它的條件應該是「共同典範」、「互相承認的評量指標」、「合作機制」、「共同價值」、「文化產業的自由流通」。

一般所說的知識社群,通常以專科為考量,例如醫學、化學及法學,而且是以國家為單元。國際性知識社群雖普遍,但以專業領域為組成的宗旨。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行會制度的延伸,也是歐洲專業人士養成的過程,至今大學一定是和同僚評比,並與專業期刊、學術團體及著作升等結合在一起。在西方國家,教授必然是各種專業學會的會員,受邀年會或被接受發表論文是一項榮譽,也是義務。

兩岸學術交流和其他交流同步進行,速度較慢。最初的交流在增進彼此了解,談不上合作,即使大學學分及學歷的承認也是到了二○一○年才由立法院修法通過。由「交流、交換」到「合作及接受正式學位生」,兩岸的速度不一。台灣方面步調較緩,需依輕重緩急、分類處理制度面的問題。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過程已經引起相當大的爭議,如果知識社群的成立需要類似的協議,內部的爭議及顧慮應不能避免。以自然演進的方式,讓各專業領域依各自的特色及需求逐步形成共識,應是較妥善的作為。在文史哲的領域,兩岸的專業人士已有定期的交流,社會及自然科學等不同學科也有類似的進展,但專業的異質性及互補性是同時存在的,我們不必操之過急。

在資訊科技的協助下,正體及簡體字的互換已相當快速。專有外文名詞的中譯需依賴對照,要統一,還是不可行。中文檢定標準及其他學術評量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和溝通。誠如肯恩(Thomas Kuhn)所言,任何科學革命有一定的過程,大中華知識圈的形成,同樣也是逐漸發展、互相學習、切磋和研究的成果。只要我們有耐心、不斷的努力,就會開花結果。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史記、漢書、後漢書的撰寫更不是一夜完成。

內省與外實

中國大陸崛起之後,許多研究重新探討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內聖外王」,可是西方國家太習慣於富國強兵的傳統,對歷史的客觀分析及未來的準確預測沒有信心,於是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意見及看法。事實上,這是人類共同存在的問題,而且會永遠存在。學術研究旨在求真,除了可以計算及實驗證明的自然科學外,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種過程、態度和方法。在中國或東方,科學方法、態度及過程的強調與重視是非常必要的,唯有經過這樣的轉換及轉型,傳統的「內省」才能激發出有系統、知識化的思考。「外實」指的是實實在在地處理所有城市化、工業化或快速社會變遷、經濟成長留下來的問題。在兩岸、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我們都可以很容易的看到這些問題:城鄉差距、環境污染、人口結構改變及社會倫理的快速改變。

今天大家會去重新討論儒學及中華文化或文明,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豐富的內涵及啟發性。心靈的啟發遠比知識細節的齊備更為重要。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高度,而高度就決定了他的力度。人一定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資訊時代和青銅時代當然有許多的差異,可是先賢的哲理有無限的啟發性。重新發現中國及東方,和重新體會希臘及羅馬是相同的道理。

兩岸能否有共同的學風?它所指的是一種風範,絕不是孤芳自賞,而是經世致用、關心及服務社會。不論是西風東漸或「亞半球崛起」,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是公平及正義,讓人類享有和平及繁榮。其中最關鍵的是落實人才培養,數千年前稱為「賢能之士」,今天的定義及期待當然不同,我暫且稱他們為「博雅之才」。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兩岸高等教育一致目標

兩岸高等教育的制度不完全相同,但是培養人才的目標卻是一致的。學術、學風及學者難免喜歡談高調、提理想,可是教育終究要實事求是,從最基本的教學求其卓越,進而得「天下英才」,不倦不誨的教導,才能達到韓愈所說的「傳道、授業及解惑」。

現代中國的教育制度源自西方,因此自博洛尼亞及巴黎大學以來的西方體制一直是我們學習的對象。經過百年以上的發展,大家都已體會到知識的教導、傳授及運用應該融合學術社群、社會期待、國家需要及國際趨勢。兩岸學術合作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園地,期待學界先進一起耕耘播種。█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