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交流雜誌100年10月號第119期(歷史資料)》

一百年以前,那是一個痛苦與絕望的時代。在痛苦與絕望中,一群懷抱理想與熱情的青年,為中華大地打開了一道希望之門。這一道門,不僅區隔了帝制與共和,更象徵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這一道門上刻了四個大字:中華民國。

這個在革命烈士鮮血中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先是經歷軍閥割據,後又陷入八年抗戰與國共內戰,直到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台,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才讓民主制度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得以扎根、茁壯。

遙望海峽對岸,從馬列思想汲取建政養分的中國大陸,則選擇了一條與中華民國截然不同的道路。雖然改革開放前後,中共的統治思維產生很大的變化,然而堅持「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道路」,卻始終不變。

百年以來,民主與共產,分別在台灣與中國大陸,找到華人社會的實驗基地。究竟,一樣的中華文化土壤,因著不同的政治制度,各自孕育出什麼樣的社會?如果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麼歷經一百載的實踐,兩岸又有何可以相互借鏡的地方?

民國百年,適逢光輝十月,本期《交流》雜誌特別以「從建國百年看兩岸制度演變」為題,回顧過去一百年兩岸發展的軌跡。除了邀請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學術六大領域的專家學者撰文外,更十分榮幸,邀請到前行政院院長,現為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的劉兆玄,為讀者解讀中華民國百年發展背後的意涵。

過去兩岸各自發展的兩條平行線,於二○○八年後,有了前所未有的廣泛交集。當兩種不同的制度碰撞在一起,相互參照的機會便大為增加。前陣子喧騰一時的大陸723動車追撞,讓不少人懷疑,中共的黨國體制,似已不足以應付大陸快速的現代化進程。相較於台灣經濟一步一腳印的發展,中國大陸由加速到失速的疑慮,更凸顯了台灣經驗的可貴。

兩岸大幅度的接觸,除了提供相互借鏡的機會外,亦為兩岸的合作提供新的契機。本期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蔡承旺助理教授於衡量金廈兩地的優勢及觀光產業的發展後,提出兩岸合作構建「金廈旅遊圈」的想法,值得政府有關單位參考。

今年七月十五日,我駐港機構正式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顯示兩岸既廣且深的交流,已取得雙方一定程度的互信。本期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所長撰文告訴我們,我駐港機構得以在北京政府主權行使下的香港,名實相符的行使公權力,對台港互動與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深具意義。

台港互動可作為預測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風向球,今年以來大陸省級一把手的異動,因攸關中共十八大人事佈局,亦可列為觀察的重點。本期政大政治系寇健文教授的精采分析,將能幫助讀者對中共省級領導人事異動背後的特徵與意涵,有著更深一層的認識。

政治上的觀察或許有其必要,然而就如劉兆玄會長所提醒的,政治的影響乃是一時,文化的影響才是深遠。兩岸制度演變至今,或許各有優點,然而台灣在保存中華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卻是無可取代。在回顧了過去一百年的發展後,中華民國應如何利用己身優勢迎向第二個百年?答案應該已經很明顯了。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