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建國一百年,輕鬆讀馬總統的選書 文╱蔡詩萍(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交流雜誌100年10月號第119期(歷史資料)》

當國家領導的,是不是都一定愛讀書?

在民主化上軌道、定期改選的今天,說實在的,作之君,作之師的觀念,實在沒有意義。民主年代,美國總統可以出一位哥倫比亞的博士教授伍德羅‧威爾遜,更可以出一位好萊塢演員羅納德‧雷根。兩人學歷,差異甚大,但作為一位總統,則各有千秋、各有所長。

至於愛看書與否,跟他們的治理能力,未必有太大關聯。威爾遜於一次大戰後,提出民族自決,享譽全球,偏偏說服不了國會,最終飲恨於國際聯盟的議題上。雷根學歷不高,可是溝通能力極佳,戲劇歷練的生涯,彌補了他在學識上的不足,反使他成為二十世紀知名的美國總統。

總統愛讀書 處處聞書聲

但總統愛讀書,以他所站立的高度,對讀書界、對出版界總歸是一件好事。媒體總會在追逐總統買什麼書、讀什麼書、推薦什麼書的焦點下,意外的也做了件贊助書香社會的好事。總統愛讀書,總統愛推薦書,值得鼓勵。

馬總統這回挑了五本書,書海無涯,何以是這五本?

我們不妨從此時、此地的當下角度去檢視。然而,好書之所以為好書,自有它本身的價值與意義。總統挑到它們,固可增添幾分附加價值,卻絕不至於總統沒挑到它們,而使該書的色彩黯淡幾分。這點,在評述馬總統挑的這五本書之前,必須先做說明。

馬總統挑了余秋雨的《中華文化—從北大到台大》、漫畫版《賽德克‧巴萊》作者邱若龍、《民國舊報》作者唐屹軒、《一次看懂自然科學》作者劉炯朗,以及謝瑞智的《當孔子遇上當代》。

若從此時、此地的角度去理解,這幾本書的出線,自有馬總統一套選書的邏輯。

民國舊報 縱橫百年

今年,民國一百年,坊間當然出版了不少關於建國百年、辛亥百年的著作與論述。相關書籍,若論學術價值或好書檔次,超越這本《民國舊報》的,自不在少數。這本台灣作者編撰的書籍,卻在編輯形式上,採取了報導式撰寫法,把民國百年史上的「大小事」,以編年逐月關鍵日的方式,呈現出來。既沒漏掉重要的政經社等「大事」,亦編注了一些藝文、社會事件、人物逸聞等,史家未必會關切的「小事」。然而,這些「小事」,以現今重視庶民史、重視社會史觀,以彌補大論述之不足的流行史觀而言,卻無疑是重要的。

比方說,在《民國舊報》的〈抗日戰爭〉這一篇,夾在煙硝瀰漫之抗戰訊息裡,有一則「梅小路專欄」,特地報導了梁思成與林徽音這對夫婦檔,在五台山發現現存唐代木造建築「佛光寺」,打破了日本人宣稱純唐代建築只存在日本奈良的誑語。這則新聞不大,在當時,卻無疑是對日本的一大反擊,亦是對被日本壓迫的中華社會最強有力的文化鼓舞!

綜觀全書,這類編輯撰寫手法,不僅易讀易懂,更可隨心所欲,想挑哪段讀,便可從哪段讀起。詳盡如建國百年辭典,輕鬆如按鍵即可搜尋之網路,是本書被馬總統推薦的原因吧。

漫畫‧巴萊 追尋原民史

漫畫版《賽德克‧巴萊》,又名《漫畫‧巴萊》,近期因素當然跟魏德聖導演的史詩巨構,上下集電影《賽德克‧巴萊》的上映有關。不過,若瞭解台灣原住民議題與台灣本土論述的微妙牽連,就不難理解,何以朝野政治人物都對原住民議題有著念茲在茲的提醒。

魏德聖挑這議題,必然要正面觸碰原住民與外來統治者的互動,也得對日本統治者如何分化、挑動不同原住民族群之間的對立與仇恨,使得莫那魯道的反抗日本統治,與當時支持日本帝國,聯合封鎖賽德克族的其他原住民族之間,微妙的關係亦須攤在陽光下。

這段複雜的日本殖民史,置放於原本無憂無慮優游於山林之間的原住民生活史中,若再參雜「後殖民史觀」,台灣朝野不同的國族認同史論,的確愈發顯得敏感。不過,最令魏德聖導演癡迷的,應該不是這些後人的後見之論,而是當初莫那魯道明明見識過殖民母國日本之強大,卻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之下,毅然決然以赴死決心,以卵擊石的悲壯意志!

《漫畫‧巴萊》的漫畫版面,其實更接近那史詩一樣的迷濛色調,不似電影或小說,前者會失諸於過分逼真,後者又或失之於文字的潛越。簡潔的畫面,短截的敘述,薄薄一本,便交代了莫那魯道的隱忍,賽德克族與其他原住民族間的長久征伐,以及日本統治當局如何由下往上,闢路、築城,向山上逐步緊緊勒住原住民的生存空間與慢活自由。

閱讀這本《漫畫‧巴萊》,應該是尋索莫那魯道歷史遺跡於荒煙蔓草中的開始而已!

當孔子遇上當代
印證生活點滴

馬總統會選上謝瑞智的《當孔子遇上當代—為論語做見證》,我起初頗感意外。畢竟,若以詮釋古代經典的專業而言,至少我看過的幾本,無論大陸學者于丹較淺顯通俗的「百家論壇」版《于丹〈論語〉心得》,或知名思想史家李澤厚的《論語今讀》,又或者,台灣本地的哲學史家傅佩榮的《解讀論語》,都具有一定程度專業文史解讀詮釋的可看性。何以馬總統挑上法政學者出身的謝瑞智版《論語》呢?

我仔細翻閱本書後,注意到,這本書的確在詮釋《論語》時,姿態是非常親切的。我所謂「親切」是指,作者非文史專家,亦不以此標榜,於是在詮釋時,是以基本的文義解讀為標準,不故作博學狀。正如本書的書名所透露,是以「遇上當代」,這麼一個價值混淆、功利取向、是非模糊、信口開河的年代裡,《論語》還具有怎樣的指導性原則為信念,再佐證以作者自己數十年教學、服務公職的人生體驗,來驗證《論語》的現實世界價值。

最有趣的,這本書的目錄,論語裡原來的每一篇章,都被作者直接冠上新標題,且是依據該篇主旨,給予最淺顯易懂,與生活直接聯繫的建議。譬如,我們熟悉的〈里仁篇〉,第一節:「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本書標題便是:「選擇鄰居的重要」。是不是言簡意賅,很直接,直接到頗有拙趣!
讀者們,你若不想在我前面引述的學者專論的《論語》版本裡打轉,那這本馬總統推薦的《當孔子遇上當代》,不失為一本簡單、易懂、好用的《論語》讀本。由於作者在析論中,不時援引自己的公務生涯經歷當見證,這本書倒還真適合公務員們當閒暇之餘的進修讀本呢。

看懂自然科學
打通任督二脈

《一次看懂自然科學》會被馬總統推薦,毫無疑問,這是當年選文組的男生,心中不免想補足的遺憾,亦即,對自然科學做更多科普式閱讀的補強。當然,也是希望透過此書,能讓這社會在理解科學時,有親切適宜的入門讀物。

這本書,有洪蘭、李家同兩位教授的推薦,這是我認為最具說服力的一組名單。洪蘭與李家同兩位教授,專業夠水準,寫起專欄,虎虎生風。對專業知識的普及論述,信手拈來,皆是好文。兩位聯手,替文筆亦屬流暢的中研院院士劉炯朗推薦,效果鮮明。

誠如本書封面上兩句話,「課堂上零散枯燥的知識,中研院院士用趣味幫你打通任督二脈。」這些文章,是劉院士依據每周主持一段廣播的主題,撰寫的文稿。廣播具備通俗性、大眾性,再艱深的科學知識,亦得通過口語傳播的考驗,以及聽眾要有興趣不轉台的試煉,說真的,並不容易。即便已經如此「通俗了」,我翻翻書,仍發現自己確有讀來吃力之處。

但是,這就讓我想到,以前我做廣播時,定期會邀約《科學月刊》的主編李家維教授,介紹當期刊物的好文章。同樣,不少文章聽起來常常似懂非懂,可是聽久了,竟也聽出一點興趣。這就是科普寫作的意義,能讓一般非專業的讀者,靠這些科普讀本進入一個科學新知或科學觀念的世界,而非自己排阻於那個世界。

從北大到台大
中華文化恆久遠

我最後介紹《中華文化—從北大到台大》,不是沒理由的。馬總統選建國百年的書籍,選莫那魯道的故事,選台灣版的論語今讀,選科普讀物,概念一致,都以台灣這塊土地做軸心。但以他對兩岸念茲在茲的文化連結而言,若挑一本書,來顯示這份關懷,那余秋雨「大塊假我以文章」的胸襟,往來兩岸始終不忘中華文化必須不斷與世界文明對話,與當代價值相激盪的呼籲,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象徵。

這本《中華文化》,規模不似余秋雨以前的著作,然而他採取對話式行文,且對話對象都是講堂上的兩岸大學生,閱讀時的壓力自然不及以往的大論述。透過對話,亦同時觀察了當代兩岸青年學生的思維,這是本書最可讀的精采處。

余秋雨在這本對話錄裡,對中華文化之出路,對當代中國之文化流行論述的反思,基本上並沒超出他以前的著作。不過,透過學生提問或挑戰,畢竟他得重新思考自己的論述,如何與年輕世代能夠對話。余秋雨的語言機鋒,以及他思索的流暢度,尤其能在對話式的溝通裡呈現出來。若說,透過這本書,可一窺昔日非學究式、非論文書寫式的書院師生對話錄,當不為過。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