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交流雜誌100年12月號第120期(歷史資料)》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當海基會協商代表團完成簽署協議的任務,準備踏上歸途時,天津這個古時「天子的渡口」,天氣異常晴朗。對照兩天前海基會協商代表團剛踏上天津土地時的陰涼,當天的好天氣,彷彿在告訴世人:海峽兩岸的天空或雲或雨,時陰時晴,也許變幻莫測,但烏雲背後,終究有陽光。
歲末年終,回首兩岸過去二十年的發展,歷歷在目。本期中國時報資深記者王銘義特別藉由一場兩岸談判見證者的對話,帶領讀者進入兩岸互動的歷史脈絡。從九三年的新加坡會談、九六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九八年的辜汪會晤,到九九年的兩國論、○八年的重啟協商,兩岸關係雖然起起伏伏,但總算朝著和平繁榮的康莊大道前進。
兩岸經濟上的試煉也不遑多讓。「有甘有苦」可說是大陸台商的最佳寫照。雖然ECFA的簽署帶給台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隨著大陸人口紅利終結,世界能源供應吃緊,全球經濟衰退已在眉睫,擺在台商面前的,是缺電、缺工、缺訂單的嚴峻挑戰,有待政府協助台商齊心克服。
二十年來,兩岸的政經情勢,雖偶有烏雲遮蔽,但兩岸社會文化的交流,卻像烏雲背後的陽光,持續發光發熱,不曾間斷。先是兩岸用語及消費習慣的趨同,後有兩岸通婚的逐漸正常化,交流的門一開,改變,似乎是可以預料的結果。
然而,本期楊開煌教授提醒我們,兩岸深入交流後,除了改變雙方原有的認知,使雙方距離更拉近外,亦有可能強化「你劣我優」的刻板印象,使雙方漸行漸遠。楊教授特別點出台灣的服務導向行政文化、效率導向市場文化、奉獻導向社區文化以及大陸的北京共識,是值得雙方學習、重構雙方彼此印象的起始點。倘若兩岸交流能夠從比較走向學習,從批評走向欣賞,將能為兩岸和平增添許多社會基礎。
本期《交流》雜誌以「兩岸大觀察」為題,除了邀請資深觀察家回顧兩岸過去二十年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與發展外,對於影響兩岸未來走向至關重要的政策面,亦未忽略。台大國發所周繼祥所長的「雙英兩岸政策比一比」,相信能為所有關心兩岸關係發展前景的讀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政府的兩岸政策所影響的,不僅是兩岸關係而已。今年九月二十二日,台日關係因著台日投資協議的簽署,邁向新的里程碑。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蔡增家所長撰文告訴我們,這個協議的簽署,與馬總統執政後,兩岸關係的和緩大有關係。隨著台日投資協議簽署帶來的示範效應,與他國完成經貿協議的日子,指日可待。
中華民國剛過完熱熱鬧鬧的百年國慶,喧騰過後留下的,是對這個國家歷史更多的反思。如果沒有經歷過帝制的挾制,便不能突顯出自由民主的重要;如果沒有體驗過戰爭的無情,便不能領悟到兩岸和平的可貴。民主與自由,是民初五四運動以來所欲保護的核心價值,亦是拉近兩岸距離的唯一道路。
本期文章篇篇精采,字字珠璣,期待讀者先睹為快,共賞心靈饗宴。
冬雪無論如何深,總要融化的。兩岸關係雖有起伏,但我們期盼海峽兩岸晴空萬里,陽光燦爛。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