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關係與民意趨勢:持續與變遷■文/陳陸輝(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陳映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交流雜誌101年2月號第121期(歷史資料)》

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分立迄今,已從軍事對峙的「相互否認」時期,轉變為九○年代的「互不否認」階段。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更曾讓各界樂觀期待兩岸共創和平的未來。但隨後的「千島湖事件」及「中共導彈試射」等事件,重創兩岸關係,使往來基礎並不穩固的兩岸互動陷入僵局。

直至二○○八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後,一改前任執政者「戒急用忍」、「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等消極的兩岸關係處理策略,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理念來面對兩岸關係,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十六字箴言,在「不統、不獨、不武」的前提下,採取「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原則(註1),並以「壯大台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為發展策略(註2),積極改善兩岸關係,全面啟動兩岸交流,明顯大幅提升兩岸互動的緊密程度。


表1 馬政府目前的大陸政策與成果

經貿開放在台灣兌換人民幣;兩岸證券投資;放寬大陸投資金額上限及審查便捷化;海外企業來台上市;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來台投資證券與期貨市場;陸資來台投資;國內保險業投資大陸股、債與不動產;兩岸產業合作;擴大兩岸金融往來及加強監理合作,簽署「兩岸金融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漁船船員勞務、標準計量檢驗認證之制度化合作;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
交通推動兩岸直航,實施週末與平日包機;定期航班;放寬金馬小三通;小三通正常化;澎湖「小三通」常態化;兩岸海運、空運協議與郵政合作;兩岸海空運補充協議;簡化大陸專業人士來台申請程序與時程;大陸人民來臺觀光。
文化教育恢復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來台駐點,開放大陸東南衛視、福建日報、廈門衛視、湖南電視台、深圳報業集團等大陸地方媒體來台駐點,放寬大陸媒體來台駐點停留時間及採訪規定;大陸學生來台研究修習時間延為一年;大陸人士赴金馬澎湖就讀我國大學院校開辦的推廣教育學分班,放寬國內大學赴大陸辦理推廣教育;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及承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地區大眾傳播人士來臺參與攝製電視劇及電影片;兩岸故宮文化交流。
法律社會香港貿發局來台設立分公司;兩岸食品安全協議;修改兩岸條例保障大陸配偶權益;大陸專業及商務人士來臺便捷化;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農產品檢疫檢驗、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兩岸醫藥衛生等合作協議。
政治恢復海基與海協兩會常態性協商,至2011年已完成七次「江陳會」,簽署16項協議、1個共識以及2個共同意見;放寬縣市長及公務員赴大陸地區交流;成立「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

資料來源:行政院「兩岸交流」網站,<http://www.ey.gov.tw/mp?mp=99>。á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措施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1年11月,<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0343&CtNode=7271&mp=1 >。


表1為台灣目前的大陸政策與成果,從表中的相關資訊顯示,二○○八年馬政府執政後,兩岸關係互動愈趨緊密,在經貿、交通、文化教育、法律社會以及政治等諸多面向,兩岸交流獲得前所未有的進展。

二○○八年之後的兩岸關係,明顯出現和解氛圍且交流相當熱絡:兩岸貿易持續快速成長,二○一○年兩岸貿易總額約達一二○八億美元,較二○○九年增加三九‧五%(註3);二○○八年七月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截至一○○年十二月二十日,計達三○一萬八二八人次(註4),帶給臺灣可觀的經濟利益。

當兩岸關係出現實質轉變時,我們想瞭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以及相關議題的看法,是否出現轉變。以下,我們就從民意的角度,解析民眾對兩岸相關議題的看法。


民眾眼中的兩岸關係

二○○八年五月之後兩岸互動愈趨緊密,台灣民眾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呢?本文將以三個面向剖析台灣民眾眼中的兩岸關係。首先,民眾對兩岸關係是和緩或是緊張的看法,從圖1中可以發現,自二○○八年八月至二○一一年九月,認為兩岸關係變得比較緩和者佔最大多數,比例高達四八‧二%至五七‧六%。另外,約有三成民眾認為兩岸關係沒有改變,認為兩岸關係變得比較緊張者,則大約只有一成。

其次,民眾對於大陸政府對我政府及台灣人民友善程度的看法,從圖2—1可以發現,二○○五年時任國民黨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之後,當年五月的民意調查,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我政府不友善的比例下降到四五‧四%,友善的比例也上升到接近三成,這是民進黨執政時期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我政府比較友善的時刻。

除了該次調查之外,在二○○八年馬英九總統執政前後,友善程度也出現重要的變化。認為大陸政府不友善的比例,由二○○八年之前的五六‧八%至七○‧九%,明顯下降為四三‧四%至五三‧六%之間。此外,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我政府友善的比例,則由二○○八年之前的四‧七%至十八‧八%之間,大幅度升高為二六‧六%至三七‧三%。但負面的評價自二○一○年後又有略為上升的趨勢,友善的比例則下降,兩者之間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不過二○一一下半年起,差距又有縮小的趨勢,值得後續的觀察。

圖2—2則顯示自一九九八年七月以來,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態度友善與否之歷次訪問結果。從長期趨勢來看,在二○○五年五月出現重要轉折,民眾在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態度的評量上,正面評價的比例首次超過負面評價的比例。不過,此一現象並未持續。直到二○○八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民眾肯定大陸對台灣人民友善的比例持續增加,二○○九年九月,認為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友善的比例達到歷史新高的四四‧七%,第二度超過認為對台灣人民不友善者的三八‧七%。之後,正面與負面評價雖各有起伏,但正面評價(四四‧六%)高於負面評價(四一‧五%)的情況於二○一一年九月第三度出現。

整體而言,自二○○五年五月以後,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態度的負面評價略微下降,正面評價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但兩者仍呈現拉鋸的情況,顯示大陸的兩手策略,似乎達到一些效果。

第三個觀察面向則是長久受到關注的統獨議題。民眾的統獨立場可區分為三類,分別是維持現狀(包括「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與「永遠維持現狀」)、傾向獨立(包括「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與「儘快獨立」)與傾向統一(包括「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與「儘快統一」)。圖3為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趨勢圖,就長期趨勢而言,民眾統獨立場尚稱穩定。二○○九年以來,民眾持「維持現狀」立場的比例皆超過六成。傾向獨立者的比例則在兩成至兩成七之間擺盪。傾向統一者則下降至一成上下。整體而言,民眾在統獨立場以維持現狀為最多數,但傾向獨立比例的變化情況,仍值得關注。

透過上述剖析,可發現台灣民眾在二○○八年之後,對兩岸關係的和緩、大陸政府對待我政府與人民的態度,確實開始呈現不同於以往的感受,唯統獨立場較為固定,並未出現明顯的變化。

兩岸制度化協商的確立與肯定

二○○八年馬政府上任以來,兩岸關係最重大的突破性進展之一,莫過於恢復中斷近十年的兩岸協商。迄今已舉辦七次由海基會江丙坤與海協會陳雲林擔任主談人的會談,即所謂的「江陳會」,表2為七次會談的重要成果。

表2  七次「江陳會」以及相關成果

次數時間地  點重要成果
97.06.11-14北京

1.兩岸兩會正式恢復制度化對話協商機制。

2.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及「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

3.安排未來兩會協商議題。

4.提出未來兩岸交流與合作方向。

5.強化兩會對話及交流。

6.陳雲林同意適時回訪。

97.11.03-07台北

1.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及「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

2.檢討前次2項協議及提出改善方向。

3.確認兩會各層級人員制度化聯繫、交流方式,強化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

98.04.25-29南京

1.簽署「海峽兩岸共 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並對陸資來台投資議題達成共識。

2.檢討兩會去年簽署之六項協議並提出改善方向。

3.持續推動兩會組團互訪之交流活動。

98.12.21-25台中

1.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協議」、「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

2.檢討兩會去年以來簽署之九項協議並提出改善方向。

3.持續推動兩會組團互訪之交流活動。

99.06.28-30重慶

1.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與「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

2.檢討兩會已簽署之十二項協議並提出改善方向。

3.持續推動兩會組團互訪之交流活動。

99.12.20-22台北

1.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

2.對兩岸投資保障議題達成階段性共識。

3.重點檢討兩會已簽署協議執行成效。

4.建立兩岸協議執行成效檢討機制。

5.加強並深化兩會會務交流。

100.10.19-21天津

1.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

2.就「兩岸投保協議階段性協商成果」及「加強兩岸產業合作」,達成共同意見。

3.重點檢討兩會已簽署協議執行成效。

4.加強並深化兩會會務交流。

資料來源: á歷次會談總覽ñ,《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http://www.sef.org.tw/lp.asp?CtNode=4306&CtUnit=2541&BaseDSD=21&mp=19 >。

由表2可知,七次江陳會成果豐碩。然而,民主國家對外協商乃以民意支持為基礎,台灣在民主化之後,政府的大陸政策尤其必須隨時關注民意的反應,以及其所產生的選舉效應。因此,台灣民眾對於兩岸之間制度化協商的態度是不可忽視的重點。表3為台灣民眾對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支持情況,由表3可知,高達七七‧六%的民眾傾向支持(包括「支持」與「非常支持」)兩岸制度化協商,只有一○‧○%的民眾傾向不支持(包括「不支持」與「非常不支持」)。

表3 台灣民眾對兩岸透過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的態度(2011年9月)

 


(樣本數)

百分比


非常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非常支持

無反應*


(  41)

(  65)

( 622)

( 208)

( 132)

3.9

6.1

58.2

19.4

12.4

合計(1,069)100.0

自二○○八年至二○一一年,兩岸已完成七次「江陳會」,簽署十六項協議、一個共識以及兩個共同意見。台灣人民是否肯定政府在會談過程中的表現?表4為民眾對於政府是否維護台灣利益的看法,由表4可知,超過半數的民眾(五一‧二%)肯定政府在江陳會談所簽署的多項協議中,有維護國家利益;認為政府未維護國家利益者約三六‧六%,另外則有大約一成二的民眾不表示具體意見。

表4 政府在兩岸六次「江陳會談」簽署15項協議,是否有維護台灣利益(2011年6月)


(樣本數)百分比

没有

無反應*

( 563)

( 402)

( 134)

51.2

36.6

12.2

合計(1,099)100.0

 

由前述資料可知,高達七成的台灣民眾支持兩岸制度化協商的確立,且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肯定政府在兩岸協商所簽署的眾多協議之中維護了台灣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民眾對於政府簽署的協議是否維護台灣利益仍有疑慮,顯示政府尚存在努力的空間。

兩岸關係的展望

民主化之後的台灣,主政者需時時考量台灣內部的民意,以期在選舉時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卻也可能因此造就民主選舉的不確定性。一旦由不同政黨執政,就可能為了選票而對相同議題提出截然不同的政策與路線。在台灣極具重要性與優先性的大陸政策與議題即是一例,藍綠兩大陣營對兩岸議題各自持有不同的主張與見解。因此,台灣的兩岸政策隨著執政者的更替而出現明顯變化,由較為消極的「戒急用忍」、「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轉變為「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等積極主動的路線。

在這次競選過程中,「九二共識」與「臺灣共識」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大陸政策立場上的一個重要交鋒。「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是具體中帶有模糊詮釋的空間,「臺灣共識」則僅是實質內容模糊的民主程序。選舉結果顯示民眾希望「持續」的聲音大於「變化」的主張,顯示馬總統主政三年多來致力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路線,受到多數民眾的肯定,也讓馬總統的兩岸和平穩定發展路線得以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兩岸交流過程中,大陸對台讓利是否產生一定的效果?民眾在與大陸經貿交流愈發密切的同時,是否在政治支持上有所改變,是觀察的另外一個重點。我們從與大陸「契作」養殖以及銷售虱目魚一百戶的台南市學甲區(原台南縣學甲鎮)的選舉結果可以看出,從二○○○年以來,台南縣對民進黨的支持度,較民進黨在全國的支持度平均高出約十到十五個百分點,學甲鎮除了二○○一年的縣長選舉外,又高出台南縣五到十個百分點。

本次的選舉結果,民進黨在學甲區的得票仍然超過三分之二的比例,似乎顯示「經濟交流不等於政治交易」的說法是被支持的。換言之,兩岸經濟交流的同時,是否會進一步帶動政治支持的轉變,從這次選舉結果的初步分析,並不明顯。此一現象未來的發展,也非常值得觀察與注意。



表5  台南市(縣)學甲區(鎮)2000年以來選舉民進黨得票率比較表

臺灣地區台南市(縣)學甲區(鎮)
2012年總統

45.63

57.7268.36
2010年市長

49.87

60.4167.59
2008年總統

41.55

56.1565.17
2005年縣長

41.95

50.3054.72
2004年總統

50.11

64.7972.33
2001年縣長

45.27

51.5050.02
2000年總統

39.30

53.7860.71


民主國家必然存在多元的意見,然而吾人應深刻瞭解兩岸議題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其對於台灣的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外交與內政皆具有關鍵性影響,兩岸和平穩定實乃台灣民眾共同所樂見。在民主選舉的國家中,民眾對特定議題的立場,往往左右選舉的結果,而政府施政的方向,也對民眾的議題立場有所影響。選舉、民意與政策三者之間的互動益發頻繁的今天,執政者面對政策選擇或內部選舉競爭時,除了以民意為依歸外,也應兼顧兩岸和平與台灣社會公平,讓臺灣與中國大陸能夠在「共創雙贏」的同時,也讓臺灣各階層民眾在兩岸和平交流中獲利。

註釋

1.總統府編,《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頁1─135,《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images/PresidentOffice/AboutPresident/pdf/sectionone.pdf>。總統府編,《馬英九總統98年言論選集》,頁1─113,《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images/PresidentOffice/AboutPresident/pdf/98sectionone.pdf>。

2.總統府編,《馬英九總統99年言論選集》,頁1─113,《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images/PresidentOffice/AboutPresident/pdf/99sectiontwo.pdf>。

3.〈兩岸經濟交流統計速報99年12月份〉,《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2011年3月1日,<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1371044671.pdf>。

4.〈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行政院兩岸交流網》,2011年12月22日,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8415&ctNode=3058&mp=99。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