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唯有和平穩定的環境,才能創造國家發展的生機─深度思考馬總統元旦祝詞■文/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交流雜誌101年2月號第121期(歷史資料)》

中華民國跨進了百年的歷史門檻。馬英九總統以「為下個世代點亮蠟燭」為題,發表了他的元旦祝詞。馬總統在祝詞中列舉百年來一些傑出人物,在不同領域對國家作出的特殊貢獻。尤其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這段發展歷程中,馬總統認為,這些古聖今賢所點燃的「自由、民主、正義、文明、慈悲」的燭火,已為我們國家的未來,指出一條正確的發展方向,希望能「持續在下一代心中發光、發亮」。

很明顯地,馬總統這篇元旦祝詞,內容充滿了許多感性的文字,但針對中華民國今天的處境,我們仍然必須在讀後感同身受之餘,進行若干理性層面的思考。

釐清定位 開創新局

一百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但「革命尚未成功」。在百年後的今天,他的忠實信徒卻為了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和發展,而「仍須努力」。

在台灣,中華民國生存遭遇的最大挑戰是「國家認同」問題。有人意圖以「制憲建國」落實「台獨」的主張;有人則採「借殼上市」手法,意圖以中華民國之名,行「台獨」之實。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後者對中華民國形成的危害更甚。國家認同問題不但形成台灣的不斷內耗,浪費國家寶貴而有限的資源,也使整個國家的發展,失去方向,甚至產生「不知為何而戰」的困惑。

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在二○○八年執政後,就以「撥亂反正」自我期許。短短四年中,馬總統透過各種內外政策的改革,對於前政府的所作所為,採取一系列振衰起敝的措施,並已取得具體成果。

改革必須擁有和平穩定的環境,馬總統在元旦祝詞中,曾回顧四十年前,在台灣經濟正值轉型之際,孫運璿先生與李國鼎先生,為我們打下厚實的基礎。然而,如果沒有經國先生當年確立「穩定中求成長」的原則,這個厚實的基礎是無法建立起來的。同樣的道理,對岸經過文革的「十年浩劫」後,如果沒有鄧小平作出「穩定壓倒一切」的指示,中國大陸也不可能取得今天改革開放政策產生的巨大成果。

從穩定的觀點看,馬政府上台後是以「安內」為第一優先。安內必須凝聚內部共識,而凝聚共識,就必須解決國家認同的問題。試想,當一個國家內部成員,彼此存在「非我族類」的相互排斥感時,我們如何期待大家會對國家利益產生共同的認知?如何讓政府政策能在有利的內部環境下順利推行?因此,馬總統在建國百年國慶演講中特別強調;「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釐清了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使我們在確定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後,能同心協力建設我們台澎金馬的家園。

三道防線 建構台灣新安全觀

馬政府就任後,也努力為台灣的生存發展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例如,去年五月十二日馬總統在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一項視訊會議中,提出了國家安全「三道防線」的說法。

第一道防線是「兩岸和解的制度化」。兩岸和解的目的,是使兩岸關係從對抗邁向互動,能從消極地化解台灣的安全威脅來源,轉變到積極地促進台灣的壯大興盛,也就是「和陸興台」的意思。而「制度化」的目的,是要讓兩岸互動能夠在一個「穩定」和「有序」的狀態下進行,也就是可以發揮預防衝突和危機管理的功能。兩岸互動,馬政府特別強調「九二共識」的重要性。「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一中各表」,它的作用是雙方「擱置爭議」後能順利推動交流,共同發展。

馬總統提出的第二道防線是「強化台灣在國際發展上的貢獻」,目的是加強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提升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除此之外,馬總統承諾透過經濟和外交的貢獻,使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負責任的角色。這代表馬政府在對外開放政策方面,抱持積極有所作為的態度。台灣不能再走鎖國的道路,不能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空間中孤芳自賞。

最後,馬總統把結合國防和外交,作為他建構國家安全戰略的第三道防線。國防和外交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代表,兩者的靈活運用,就是「巧實力」的展現。在外交方面,馬總統強調「活路外交」,這是站在「壯大台灣、結合亞太、布局全球」的戰略高度,處理政府的對外政策問題。除了維護和邦交國的關係外,馬政府鑑於台灣特殊的地緣因素,強調以「親美友日」為重點的務實外交。台灣和美日兩國享有共同的民主價值和政治制度,並且在維護地區安全和穩定方面,存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台灣不會因為與對岸的和解,忽略了與美日等國家的傳統友誼。談判需以實力為後盾。馬總統對於加強國防建設,從未掉以輕心。但馬政府強調的是,要建立一個「小而精巧有力」,足以捍衛國家安全的鋼鐵勁旅。

活路外交 台灣走出去

馬總統在兩岸和對外政策作出的努力,已經獲致具體的成果。以兩岸關係為例,兩岸兩會在馬政府就任後,不但恢復雙方的制度性協商,並且完成包括ECFA在內的十六項協議,一個共識及兩個共同意見。兩岸和解產生的「和平紅利」,也成為我們拓展「活路外交」的助力。

明顯的例子是,日本和台灣於去年九月二十二日簽訂了投資協議,這是民進黨過去八年執政時,夢寐以求但卻得不到的成果。在對美關係方面,過去四年不但美國訪台官員的層級大為提高,美國並且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宣布將台灣列入「免簽證計劃」的候選名單,這是近年來台美雙方共同努力、合作的良好成果。

總括馬政府「和陸、親美、友日」政策分別產生的雙邊關係成果,馬總統表示:「我們和美國是三十年來最好,跟日本是四十年來最好,跟大陸也是六十年來最好,這都是事實,而且都不是我們自己講的。」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強調,在馬政府四年執政期間,台灣人民獲得出國免簽及落地簽待遇的國家,已從二○○八年的五十四個增加到目前的一百二十六個。台灣不僅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更因國人擁有更多「走出去」的機會,而擴大了國際視野。

清廉治國 撥亂反正

就因為擁有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馬政府才能在台灣內部進行各種「撥亂反正」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廉政改革。馬總統強調清廉治國,希望洗刷前朝扁政府為台灣留下的貪腐形象,使台灣的民主政治不再成為外人眼中「天大的笑話」。此外,馬政府的執政團隊也帶領台灣度過亞洲金融海嘯的衝擊,為台灣保留了經濟復甦的元氣。

當然,改革並非一蹴可及,改革也因影響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而不免受到阻撓;但馬總統對改革具有旺盛的企圖心,希望在完成各項改革措施後,讓台灣從此「脫胎換骨」。

因此,今年的台灣大選,不但對國民黨的維持執政地位是一項挑戰,對於中華民國的發展,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面對這場競爭激烈的選戰,台灣的外在環境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例如,歐債問題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衝擊,讓台灣很難置身事外;北韓金正恩接班後採取的對外政策,可能牽動朝鮮半島及整個東北亞安全情勢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處於中共「十八大」權力交班前夕的對岸當局,已明白宣示不會和一個選後否認「九二共識」的台灣領導人打交道。因此,如果這次台灣大選結果出現「變天」,兩岸關係勢將進入一個充滿高度不確定的危險階段。

九二共識 兩岸協商基礎

所幸,台灣人民在這次選舉中,作出了理性而明智的選擇。馬總統連任成功,代表國民黨在選戰中打出的「安定牌」,發揮了臨門一腳的作用。而「安定牌」奏效的主要原因,則是歸功於馬政府以「九二共識」為基礎,與對岸進行各項交流活動的兩岸政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要潮流,也是台灣當前的主流民意。馬政府順勢而為,當然會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馬總統在勝選講話中,才會激動地宣稱,這次總統選舉結果是「台灣人民的勝利!」

無論如何,馬總統在元旦祝詞中的講話,從對民國百年的回顧,延續到對台灣未來的政治發展,為人民提供了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價值取向,這就是「軟實力」的運用。台灣幅員狹小,天然資源有限,台灣人民曾運用「軟實力」走過一段艱辛的道路,今後也將運用這股力量,面對內外挑戰,讓台灣徹底「脫胎換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