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華語文知識庫》的故事■文/楊渡(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交流雜誌101年2月號第121期(歷史資料)》

故事的起源來自一個承諾,轉折來自一個構想,結果竟是一樹繁花。這便是《中華語文知識庫》的寫照。

兩岸合編大辭典 縮短認知差距

故事起源於二○○八年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先生的文化政策白皮書。一貫重視兩岸事務與文化的他,認識到正體字與簡體字的差別,兩岸文字與語意的差異,是造成兩岸認知差距的原因之一;當然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不同帶來的差距更大,但要弭平兩岸差距,至少讓文字先流暢的溝通起來。同時,在兩岸和平的太平盛世,為未來的孩子編一本具有當代性的大辭典,也是一件世紀的盛事。

二○○八年當選後,馬總統即要求執政團隊落實他對人民的承諾,於是文化政策中的兩岸合編大辭典便被提出來,成為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的可能議題之一。但海基、海協都不是編詞典的專家,於是請文化總會提供建言。

事實上,詞典的編纂是非常龐雜而細緻的工作,非專業者很難想像,多達數百萬字以上的文字形音義注釋要如何產生,如何確定孰是孰非。更不必說兩岸合作,要如何組織團隊、建立機制、進行編纂了。

結合兩岸專家 打造語言寶庫

更大問題在政治。在過度政治化的台灣,字典的註釋,一旦被政治檢驗,一定扭曲模糊。曾為教育部長的杜正勝,根本不可能去干涉字典的編纂,它當然是由文字學專家去編寫。然一旦「三隻小豬」出現,他得概括承受責任,整個笑話就「流傳千古」,實在非常冤枉。而一旦涉及兩岸編纂辭典,其敏感性就更高了。隨便一個字詞,都可能被打入政治的泥沼,各種非專業的胡說八道會壓過文字專業的詮釋,這才是讓人卻步的原因。

因此,全台灣最具有編纂辭典功力的教育部國語會,對此非常擔心。作為國家層級的教育部,也不方便與大陸國家級單位進行直接的詞典談判,遑論進行編纂。可以想見,由兩岸教育部編纂出來的辭典,會接受多少嚴酷的政治檢驗。

最後,我們覺得還是由民間單位出面較容易著手,至少先減少阻力。這也是我們給陸委會和海基會的建議。

二○○九年七月,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舉行,其中一項兩岸共識,即是合編大辭典。如此一來,它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台灣方面,各單位基於民間、文化、層級的三重考量,最後決定由文化總會出面來進行,此事當然要得到會長馬總統的認可。

二○一○年初,在經過與北京國務院台辦協商後,大陸也決定避開官方色彩,由學術性的中國辭書學會出面作為對口單位,以利工作的進行。這一年三月,我們組織了首度的協商代表。包括辭典專家李鍌老師、國語會執秘陳雪玉、資策會副執行長龔仁文、國立編譯館館長潘文忠、李國鼎基金會顧問許其清等人,由我帶隊,一起赴北京與中國詞書學會進行第一次商談。

雲端技術 無限成為可能

此時,劉兆玄先生從行政院長辭職後,馬總統邀請他出任文化總會會長。他依據自己的科技專長,參考教育部線上辭典的運作效用,也考慮到書面的辭典有字數、辭條等限制,難以整合大量的常用語與學術用語。同時,字典一旦出版,即無法增刪,反而不利於當代日新月異的語詞現象。如果使用雲端技術,將辭典整個搬上雲端,原本編纂的限制即徹底改觀,內容可有無限的容量。因此他指示,兩岸合編大辭典朝雲端發展,再由雲端的龐大內容中,依據不同需要,編纂成適合各種用途的辭書。

第一次協商便是依據此一原則進行。雙方達成的協議有:

1.為解決兩岸溝通的實際需要,第一階段先以一至兩年為期,合編一部小型的兩岸常用辭典。

2.以三至五年為期,合編中型語文工具書。

3.為利於編纂,兩岸立即進行雲端辭典的合作。

在內容上,則涉及兩大層面。第一,是一般性常用語,即生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用語。此屬於常用辭彙的範圍,由兩岸學者專家進行編審,互相檢視,互相訂正,以避免發生錯誤。它有同名異實,如:窩心,土豆等;也有同實異名,如:綠花椰菜(西蘭花)、奶精(咖啡伴侶)等。

另一部份是學術專業用語,這一部份數量非常驚人。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隔以來,科技學術領域的各種翻譯名詞各自為政,包括物理、化學、氣象、科技、生物、電機等,譯名往往不同;更不必說世界地名、人名的翻譯了。這些主要是源於外來語而做的不同翻譯,可參照英文編列,較為容易,唯數量太大,涉及領域太廣,非一本辭典可以容納。

這兩大領域的數量都很龐大,要放在一起編輯成字典,過去根本不可能。它只能分割成幾本不同範疇的字典。但雲端科技的發明,無限的容量,解決了所有難題。

兩岸各有一朵雲 共享努力成果

雙方建立工作團隊後,實際運作的更多細節還有待處理。二○一○年七月,大陸教育部語用司長王登峰率領學者團來台北進行第二輪協商,主要仍溝通如何建立線上互相檢視、如何安排未來的雲端架構。當時的構想是,既然是兩岸合編的雲端辭典,理應共用「一朵雲」。這「一朵雲」擁有共同的LOGO,共同的操作介面,可用簡體字進入檢視,也可以用正體字檢視,端看讀者選擇。但後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難度非常大。

問題在於:這看似「一朵雲」,總是要有人來支援管理,不是放在空中就會自己飄著,所以要由誰來管理?誰來決定要不要放什麼內容上去?在這一點上,兩岸確實有不同程度的顧慮,同時讀者需要不同,想加入的內容兩岸也不一樣,硬要整合為齊一的內容,難度太大了。

最後,唯一的辦法便是:兩岸擁有各自的「一朵雲」,各自依照其需要編輯,唯有兩岸合編的常用辭典與大辭典內容,是合作檢視出來的。這一部份是共享的交集,其它則依據各自的需要,加以增減編輯。如此,台灣可依據需要,加入全民詞彙(這一部份由民間參與,自行編纂)以及故宮的書法藝術;大陸則可加入其需要的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內容。兩邊既有一起努力的共享成果,也保有各自的特色,互相尊重,反而更為豐富多元。

這恰恰是兩岸合作模式的一種寫照,也是未來可能的發展模式。

為了順利編纂辭典,迅速展開工作,中華文化總會由李鍌老師組織了專業團隊。至少有二、三十位大學中文系的老師參與編輯審查的工作,同時十幾位專任的團隊也在文化總會進行編寫。大陸方面則由李行健老師帶領,率十幾位師生,以「三同」(同吃、同住、同工作)方式,展開工作。

感謝兩岸編輯團隊的拼命工作,我們才可能在短短一年三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三萬多詞條的編纂。

另一方面,有關專門的學術名詞審查工作,也由原國立編譯館主持展開。由於它涉及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專業審查就更為重要。李國鼎基金會長期收集的資料,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它是我們進行對比工作的基礎。同時,考慮到兩岸的留學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為避免兩岸使用不同學術名詞而造成學生考試的困難,我們也從兩岸中小學的課本中,完成四千多筆詞條的比對,做成對照表,好讓以後的學生有資料可用。

舊語新詞 包容力無限

從馬英九總統最初的兩岸合編大辭典構想,經過轉折,已開展為雲端大辭典。更有趣的是,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它彷彿有了自己的生命,最後逐漸發展為更具有文化包容力的語文資料庫。

尤其,文化總會於二○一○年在北京舉辦首屆「兩岸漢字藝術節」深獲好評後,隔年更積極策劃「二○一一年兩岸漢字藝術節」,邀請故宮合辦國寶展、歷史博物館舉辦近現代名家書跡展、國父紀念館舉辦「傳統與實驗─當代書法展」,以及兩岸名家篆刻展、科技與書法展等,充份展現中華文字之美。不僅只有文字形音義的內容,還是一種書寫的美學,尤其歷經千餘年的書家創作,書寫藝術早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特色。世界上有哪一種文字,可以讓我們透過像蘇軾「寒食帖」那樣,直接看見書寫者的內心幽微與情感波折呢?

這是全世界所有文字未曾有過的藝術境界。基於此,我們認為一定要把漢字之美放進語文雲端資料庫裡,這才是完整的中華文字之美。

由於中華語文雲端資料庫的內容不斷增加,為了符合它的內涵,我們決定為它重新命名為「中華語文知識庫」。一方面符合既是辭典又是語文知識庫的特性,同時,也讓它有更大的發展可能性。

目前已經完成的架構,包括幾大部份:

一、辭典與線上檢索:這一部份有兩岸歧異用語、兩岸常用詞典、學術名詞、影音等。可說是兩岸用語對照的最佳辭典。如果你進入查詢,還可以在每一個字裡,查到它過去從甲骨文、金文到隸書、楷書、行草等字體的寫法。不僅有字,拜現代科技之賜,我們請張炳煌老師用e筆書法存檔,你還可以看見書寫的筆順,對老師的教學與學習非常有用。這些,都是以前的辭典不敢想像的突破。

二、漢字藝術:此部份收集了古代名家書跡、近現代名家書跡等,尤其是故宮寶藏的國寶級書帖,包括快雪時晴帖、寒食帖、懷素自敘帖等。為了讓讀書方便學習,我們還特地請專家將這些書帖以動畫方式重寫一次。漢字之美,筆姿之飄逸輕重,自可看見。

三、全民詞彙:這是為適應當代語文日新月異,而特設的全民參與編寫功能。當代語文的變化實在太大,尤其網路的出現,讓各種語文流動現象更快。有些字,出現時風行一時,卻轉瞬即逝。對傳統的辭典編纂者而言,該不該收入,就成為一個難題。但對雲端而言,卻不必如此拘泥。有些名詞,可以是一時的,例如現在台灣的「掃街」,它包含掃街拜票的意思,但誰知道多年後,它會不會由於網路的發達,或民主的進展而成為歷史名詞呢?屆時,雲端裡所留下的這些文字,就是一種語言社會學的最佳材料。人們不僅查字典,還可以觀察一種社會現象。

此外,為了讓整體知識庫活潑化,我們還與中華電視台合作「兩岸每日一詞」,提供影音學習的內容,讓歧異詞的對比有更為鮮活的例證。

而目前正在進行,卻尚未來得及上網的,是方言語辭的整理。我們都知道,華文文字只有一種,但發音方式卻因地而異。閩南語、客家話、廣東話、四川話、山東話等,字雖同而音各異。以後如果有機會把這些地方語言整合在知識庫裡,呈現中華文化的多元面貌,保留下這些地方語言的當代紀錄,則整個語文知識庫就有希望成為更完整的語言寶庫了。

從無到有 開花結果

從馬英九總統的一個承諾,到劉兆玄會長的雲端構想,再到現在開花結果,成為一樹繁花。整個過程之龐雜、兩岸協商之辛苦、整合資源之不易、協調各方之難度,確實是以前未曾遇見。更何況是籌劃編纂「百年盛世大業」的字典,這確實是艱辛的工作。現在,初步的成果將於二月六日發表,我們謹將它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供批評和指正。

坦然說,沒有錯誤是不可能的,我們期待更多人的批評與指正,好讓它修正錯誤,訂正缺點,更臻完善。也讓未來的編纂工作,可以更好的繼續下去。

我們希望,它最終的成果,是智慧來自人民,知識屬於人民,美學屬於人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