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總統大選後台灣藍綠互動與兩岸關係評析■文/張五岳(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交流雜誌101年4月號第122期(歷史資料)》

元月十四日台灣的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已經揭曉,馬總統將在五二○後正式邁入第二任任期。

面對馬總統連任後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如何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為兩岸政治的和平穩定、經貿互利互惠、社會良性互動奠定穩固基礎,不僅攸關馬總統的歷史評價,也攸關兩岸人民的福祉。

眾所皆知,影響兩岸關係發展因素甚多,不僅有外在國際與區域政經體系變遷的規範,更有兩岸雙方內在政經社變遷的高度制約。於此,筆者僅就大選後台灣藍綠政治生態變化,對政府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可能的影響,做一淺析。

選舉結果顯示 民眾認同政府兩岸政策

自一九九六年台灣開始總統大選以來,已進行過五次總統大選。相較過去四次大選,此次與以往最大的差異有四:一是,此次大選兩岸關係議題,不僅前所未見的凸顯,更首度成為競選的主軸與藍綠雙方勝敗的重要關鍵因素。二是,以往兩岸議題在總統大選中,總是跟統獨、族群與安定等意識型態緊密掛勾,但這次兩岸議題除了和平安定議題外,卻是首度跟外交、歐債、經濟、民生、就業、交流、協商等議題緊密相扣。三是,在朝野對兩岸議題的攻防上,這次大選以涉及兩岸定位與協商基礎的「九二共識」,作為朝野雙方攻防最為關鍵的議題。四是,相較於以往台灣大選,中國大陸與港澳總是不免將其「黑金」、「紛亂」、「對抗」、「暴力」、「台獨」等負面印象掛勾,此次大選,卻是首度贏得兩岸四地與國際社會正面與高度的評價。

因此,不少國際社會暨兩岸政府與主要輿論,都把此次總統大選,視為台灣選民對馬政府兩岸政策與九二共識的信任投票。各方也認為,馬總統此次大選既然取得選民認可,未來四年在沒有連任壓力下,應大力推動兩岸關係。

加強內部溝通 政府首要任務

馬總統面對兩岸關係已經取得民意認授的正當性,應義無反顧大力開展兩岸新局的論述。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民黨贏得總統與立委過半的席次,但此次馬總統得票率相較於二○○八年大幅降低,國民黨在立法院席次也失去原先四分之三以上絕對多數。立法院除了民進黨席次增加外,又加上台聯黨與親民黨兩個黨團,台聯黨團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特別是ECFA的後續性協商所採取堅決反對立場,都將使未來立法與行政的互動及朝野的協商,更加困難重重。

此外,除了台灣內部朝野政黨力量消長外,面對未來的兩岸協商議題逐步進入深水區,將來不論是經貿、文化議題,抑或較為敏感複雜的政治性議題,也都將提高協商的難度。是以,面對選票的減少,在野黨派國會杯葛力量的升高,與兩岸協商議題難度的增加,馬總統如果不能做好台灣內部必要的溝通與對話,將很難在兩岸關係議題上有重大作為。

事實上,自從一九八七年台灣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大步邁入民主化的步伐以來,民主化也打開兩岸關係長期隔閡封閉的閘門,促成兩岸各項交流。在台灣民主化與兩岸交流歷經二十年之後,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以來,兩岸情勢已由嚴峻變成和緩,雙方也擱置爭議,開啟協商對話、快速達成協議的新局。

但反觀台灣內部的朝野互動,雖然歷經五次總統大選與兩次的政黨輪替,深化了民主,惟台灣內部朝野的互動,卻仍然處於互信不足的對立狀態。非但難以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甚而自二○○四年大選後,台灣即淪為只見藍綠立場意識爭辯,不問是非黑白對錯的分裂社會。不論是藍綠誰主政,總有近半數的人並不認同,特別是在涉及國家認同的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上,更是朝野尖銳對抗的標的。

從個人的研究與觀察中可以清楚看出,自二○○八年五月二十日馬總統就職,到二○一一年十二月底,台灣各機構有關馬總統各項施政滿意度調查比較,可以發現到一個特殊的現象。針對馬政府各項施政滿意度的民調,不論民調單位為何(包含藍、綠機構所做),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經常是民意支持度最高的項目(其他各項施政滿意度有時候不高),但它同時也是藍綠選民認知最為分歧與差距最大的項目。換言之,兩岸議題是泛藍選民最支持,泛綠選民最不支持的項目,恰成強烈對比。

雖然有人認為,在一個有民主選舉與政黨政治競爭的開放社會,不同政黨基於理念差異或是政策取向存有不同看法,自屬正常;也有人主張,朝野政黨的黑、白臉角色須恰如其分,如果運用得宜,反而更能為台灣在兩岸互動中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與空間;更有人強調,在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不需過度強調共識建立的必要性,一切只要透過定期選舉,由民意加以檢驗即可。

但也有有志之士認為,民主貴在包容與妥協,若台灣的社會、政黨彼此間永遠只是對立與惡鬥,面對於一個朝野對立分裂的台灣,兩岸豈能有長期和平穩定發展可言?因此,朝野的對話與兩岸的對話,對兩岸的和平發展可謂缺一不可。

建立對話平台 凝聚朝野共識

吾人認為對於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面對長期以來朝野互信不足,必須戮力思索如何從朝野對話與社會共識建立有效機制。台灣如要建立共識機制,首先必須正視促成社會與政黨分歧對立的主要原因為何?朝野雙方最大的公約數又為何?其次,除了檢討既有的朝野對話機制外,也應思索是否建立新的機制,如朝野政黨領袖對話、總統赴立法院發表國情咨文,或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等,作為朝野的對話平台。最後,更應思索如何善用台灣豐沛的非政府組織,與主流中道理性力量,為朝野良性互動提供有效中介機制。

由於兩岸議題涉及層面甚廣,大到民族、國家認同,小到個人切身利益,過去二十多年來,在台灣幾乎年年選舉中,總是被選戰所不時激化,難以冷靜與理性思辨。值得期待的是,經過今年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及第八屆立委的合併選舉,未來四年台灣將不會有中央層級的選舉。台灣下次選舉將是兩年後的地方公職七合一選舉,這也是歷來規模最大的地方選舉,屆時包括直轄市長與市議員、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鄉鎮市長與市民代表、村里長等七項所有地方民選公職,都將一併進行改選。

這種合併選舉的重大變革,將使台灣擺脫年年選舉的糾葛。未來,台灣將可能形成所有公職選舉每隔二年舉辦一次,一次是中央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另一次是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這樣的重大變革,不僅對台灣社會穩定與政策制定執行,具有相當的助益,對台灣政黨的互動,或許也會有若干程度的影響。

二○一二大選已經落幕,未來四年是台灣面對國際與兩岸發展的關鍵時刻。綜觀此次大選藍綠雙方,一方強調以憲法為本,主張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另一方則高舉透過民主機制形成「台灣共識」。拋開選戰的策略考量,這兩種主張涉及兩個不同層面的課題。一個涉及台灣與對岸互動協商中的憲法與法律依據,以及兩岸兩會在協商中各自的容忍底線與政治諒解;另一個則探討在多元開放、朝野對抗的台灣政黨政治中,台灣應如何建立對話管道,以凝聚台灣的基本共識。

一個分裂對立的台灣,必然難以建構兩岸長期的和平穩定。因此,面對兩岸的進一步發展與協商,台灣內部的和解對話與兩岸的和解對話,應齊頭並進不可偏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