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城市文化交流正夯 暢談城市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文/趙釧玲(台北市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經理)《交流雜誌101年4月號第122期(歷史資料)》

城市是全球資訊流動的基點,以具有城市特色的現代藝術展演做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內容,更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交流形式。兩岸文化交流不僅可分享彼此的成就與驕傲,更可透過雙向交流,使兩岸尊重欣賞彼此的蛻變歷程,並以開闊包容的胸襟,為兩岸民眾開創更具美感的文化生活。

城市文化交流 樹立新典範

二○○六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的「兩岸城市藝術節─城市文化互訪」系列「臺北週」活動,於北京市開幕。經由臺北市及北京市的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論壇等交流互訪,展開一連串的文化饗宴,讓兩地的觀眾體會彼此的文化發展現況,促進雙方藝文界觀摩交流,也正式開啟兩岸城市對城市的交流機制。

自二○○六年起,兩岸間各城市便陸續展開密切的文化互動,指標性城市臺北市分別與北京市、上海市及西安市進行文化週交流活動,新北市亦與南京市舉辦兩岸城市藝術活動,均以城市互訪形式,為兩岸城市交流建立良好典範。

這段期間,兩岸各城市間陸續舉辦了「海峽兩岸文化藝術節」、「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海峽兩岸南音展演暨民間藝術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海峽兩岸文化節暨京台文化週」及「兩岸城市藝術節—城市文化互訪系列(臺北文化週、北京文化週)」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密切著兩岸文化聯絡。

臺北、北京交流最久

二○○六年,由臺北市文化局與北京市文化局共同舉辦的「兩岸城市藝術節─城市文化互訪」系列之「臺北文化週」及「北京文化週」,可謂目前兩岸文化交流時間最長及最頻繁之城市。

二○○六年,由臺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率團的「臺北週」活動,以「六演一展」形式,帶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樂團、美術館、越界舞團、創作社劇團、漢唐樂府、臺北市華岡藝術學校於北京市演出。同年十月,北京團則以「五演一展」,帶領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中國雜技團、北京現代舞團、北京二中舞蹈藝術團及中國美術館赴臺北市展演。

在首度交流的「臺北週」活動中,臺北市以「動靜皆可」、「議論並進」的特色,為兩岸發展立下根基。演出內容有表演與視覺團體展演,另外還有議題論述,讓北京市民對臺北市的藝文有更深刻認識。

其後,於二○一一年,為推動臺北市與北京市文化創意及藝術交流合作,北京市於九月上旬在北京市辦理「北京‧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季」,內容包括臺灣原住民族五鄉聯展、臺灣原住民族民俗文化展、音樂及舞蹈演出、手工藝品及文創精品展覽等四項活動,以新的文化面向北京市民介紹臺灣原住民文化。緊接著於九月中旬,至臺北市舉辦「北京文化週」系列活動,內容包括由著名指揮家譚利華先生擔任樂團音樂總監的「北京交響樂團交流演出」、兩岸三地攜手合作之百老匯音樂劇「愛上鄧麗君」,以及大陸五大京劇院精選的二十位「八○後京劇新秀」,再度引起熱烈迴響。

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的熱度,於二○一二年二月,北京市政府舉辦「二○一二兩岸城市互訪系列─北京文化週」活動,並由北京市郭金龍市長率團來台。「北京文化週」活動由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的「燕京絕技─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以及「北京798印象當代藝術展」兩檔展覽打頭陣,而話劇「李白」、崑曲「紅樓夢」及京劇「唱響之旅」等,都是精挑細選的上上之作。

臺北市長郝龍斌在與北京市長郭金龍會面時表示,舉辦「北京文化週」展覽的松山文創園區,跟北京的「798園區」有相同的理念,皆以「整舊如舊」的方式,將傳統老舊的地方,透過文化創意重新活化新生。郝市長希望郭市長率領的團隊,能提供798發展的經驗給松山菸廠,讓兩地在文創方面進一步攜手並進。

另外,郝市長也表示,北京跟臺北是兩岸最重要的門戶城市,都有豐富的文化,希望加強交流,一起進步。郝市長指出,北京傳統文化厚實、有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城市的代表。臺北在一九四九年以後,因為聚集各方英雄好漢,文化多元開放,透過交流,讓兩市的文化發展迸出火花,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新北市與南京市 接力舉辦

繼臺北市率先舉辦兩岸城市文化交流活動後,兩岸城市與城市間的文化合作,也開始有了「遍地開花」的效應。

為促進兩岸民間藝術與文化領域的相互認識,臺北縣(現為新北市)與南京市於二○○八年舉辦兩岸城市藝術節活動,先在南京市舉辦「臺北縣文化藝術週」,再移師臺北縣舉辦「南京市文化藝術週」。開幕儀式時,時任臺北縣副縣長陳威仁致詞表示,工程建設可以讓城市巨大,只有文化可以讓城市偉大,希望藉著藝術彼此切磋交流,讓兩岸情感緊密在一起。

臺北縣文化藝術週於南京市博物館展出「臺灣現代陶藝展」、「臺灣現代金屬工藝展」以及「魅力北縣.風情萬象」攝影展等三項展覽,另外亦有「鴻騰醒獅團」、「江之翠劇場」與「福舟表演劇坊」擔綱的三項藝術表演,在南京市文化藝術中心演出,吸引南京市民踴躍欣賞,直呼眼界大開,不虛此行。

「臺北文化週」上海引旋風

二○○九年,上海市於臺北市舉辦「兩岸城市藝術節─上海文化週」,聚集了上海崑劇團、上海市馬戲學校、上海雜技團等表演;在臺北最熱鬧的信義新天地,亦舉辦廣場綜藝演出與上海世博會圖片展,讓臺北市民近距離感受上海在文化、藝術與社會上的變化,更加認識上海這個迷人的東方之珠。

隔年臺北市以回訪姿態,首次至上海舉辦「臺北文化週」,展演具有臺北文化特色的節目,全面展示臺北藝術風貌的全景圖卷,開啟臺北和上海「雙城記」的交流大門,並同步推廣二○一○年的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進一步提昇兩岸城市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由「雙城」的城市交流,推廣「雙博」接力舉行,創造出「雙贏」的互惠效應。

為期二十六天的「臺北文化週」由臺北市長郝龍斌率領七大表演團體、近千位表演者,在上海各大劇院、音樂廳、美術館、會展廳演出最經典且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將各領域藝術由傳統至當代的創意一次呈現。從藝術表演、視覺藝術展、文化論壇、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世博「臺北印象‧文化饗宴」活動及花博戶外展演,多樣化的活動,創造了近百萬參與人次,成功擄獲上海市民的心,也使全世界的目光與掌聲同步聚焦。

台北花博、西安世園交匯

二○一○年七月,臺北與西安簽訂的「兩岸接力—臺北花博西安世園合作備忘錄」開展雙方進一步的交流合作。二○一一年三月「西安文化週」,秦腔、老腔的演出及王全安電影展,皆在臺北市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四月底臺北花博會成功落幕後,世界園藝博覽會緊接著在西安隆重開幕。為感謝西安市對臺北花博會的熱烈參與,世園會內同樣也打造了臺北園區,展示臺灣的花卉園藝技術與創意;另一方面更策劃了「西安世園會—臺北文化週」活動,把臺北市最優秀的藝文團隊帶到西安,將臺北市精湛的文化創意和表演藝術介紹給西安的朋友們。

西安世園會「臺北文化週」系列活動,臺北市共精選了三組近六十人的優秀表演團隊,於世園會「蝶戀花」舞台,帶來野火樂集「美麗心民謠」、舞鈴劇場「海洋之心」、舞工廠舞團「躍擊」等充滿多元特色的驚艷演出。另外,在世園會園區外的西安音樂廳,更有來自臺北市立國樂團的精采演出。

兩岸城市藉由相互參展、舉辦文化週等活動,充分展現兩地的藝文交匯,也推廣了城市形象。相信這種「城市對城市」的新交流形式,將為兩岸文化的交流,寫下嶄新的一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