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林書豪現象談兩岸教育制度■文/周祝瑛(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交流雜誌101年6月號第123期(歷史資料)》

許多平常很少看NBA籃球賽的人,因為林書豪的緣故而成為球迷,即使在林後來受傷養傷期間,也依然關注著林的復健情形。是什麼因素造成「林來瘋」式的旋風?


兼具東西方教育優點


當大家在討論林書豪崛起的時候,少有人聚焦於林書豪背後那一雙「推動搖籃的手」。如果沒有喜歡看籃球、打籃球的父母,如何能夠啟發孩子運動的興趣?缺少了重視體能、願意引導的雙親,如何能奠定熱愛打球的林家三兄弟?從林書豪身上看到華人父母教養的用心,加上虔誠信仰的緣故,讓孩子懂得在挫折中重新站起的毅力,看到自己的渺小而須與人合作。

看看林書豪每次打球前的禱告、球場上的奮進與助攻,下場後和隊友擁抱互撞等精采畫面,可以了解這是一位身心均衡、IQ與EQ皆高的選手。林書豪曾提過,從小的家庭教育讓他學會專注與時間管理,為了打球必須先完成功課,因為喜歡所以願意一直打球;至於球場上的成就,是五個隊員一起合作的結果。

對於強調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美國社會,這樣的態度其實相當另類,背後看得出林的父母長期的用心。在林來瘋最熱烈的階段,林書豪一家人仍然以家庭為重,利用比賽休兵,全家驅車前往為林弟弟的籃球賽加油,這種凡事以平常心對待的家教,不以世俗的眼光評定高下,儘可能尊重與支持每個人的興趣與能力,應是林書豪不論輸贏、居高峰或低谷、朝理想邁進、始終敬業的力量來源。

如果說二○一一年引發美國各界爭議的暢銷書「虎媽戰歌」中,那位來自亞洲移民第二代、蔡美教授的高壓教育方式造就了兩名學藝兼優的女兒,那麼來自台灣的林書豪父母,其開明、尊重與信仰,讓東、西方教育的優點兼容並蓄!


儒家文化圈的教育特質


許多研究都指出,兩岸等儒家文化圈具有以下特質:⑴高成就動機的群體主義,社會中強調人際關係與成就動機,且認為群體的目標和需求超越個人之上。⑵不但重視教育,且強調教育功能的實用導向,求學的目的在於身體力行,在應用所學改善社會。學習過程中雖然每個人天資不同,但只要透過努力便可充實自我,克服先天之不足。因此海峽兩岸的家庭大多不吝於子女教育的投資,許多父母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儘可能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機會(包括補習),因此教育花費佔家庭支出的首位。


兩岸教育制度背後的傳統思維─升學掛帥


傳統的中國科舉制度,在台灣的縮影就好比目前的升學考試制度,八股取士的考制,就像選擇題命題的考試內容。迄今台灣的家長仍舊存在著傳統的觀念,成績、考高分、進入頂尖大學就讀,甚至認為只靠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出人頭地,有所成就。

而在對岸的中國大陸,即使到了今日也還是有追逐升學和考高分的迷思。中國大陸於一九七六年文革結束後恢復高考制度(大學聯考),但是,也因此重新形成了新的考試主義與學歷文憑主義,傳統中考試領導教學(應試教育)的升學主義情形再度盛行。此種升學競爭在一九八○年代被稱為「片追」(片面追求升學率),一九九○年代被稱為「應試教育」,可見升學壓力始終難以去除。

兩岸社會中這種尊重知識、崇尚讀書人的儒家傳統觀念尚未改變,甚至一直影響到現今的教育制度與教學現場。兩岸學校教育只注重考試,並多以選擇題為評分指標,忽略了學生基本能力與興趣的培養。其實這是過去傳統中國歷史的縮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從古至今,華人的思想皆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只有考取好功名當個官,才會有好的未來和穩定的生活。雖然這種一元的思維有其道理存在,但是目前的時代已非過去,現代父母的思維,是否也應該要與時俱進?


外國人眼中的兩岸教育特色

  

二○○五年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曾以「為什麼台灣重要?」(Why Taiwan Matters)做為封面故事。內文提到台灣擁有Acer等世界著名的品牌,全球六○%的筆記型電腦是由台灣生產出貨,手機、面板、IC設計、晶圓封測和遊戲機等,也都舉世聞名。

對台灣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也因此常常在晚上接受補習。台灣擁有如亞洲華德迪士尼樂園的兒童遊樂中心,卻看不到一個遊玩的兒童!因為現在的台灣小孩喜歡在家玩電腦,大部分的孩子晚上都還有課,家長常不在家,父母沒時間帶孩子來玩。

在教育上太重視分數與考試,以致培養出許多假菁英,只愛分數與個人生活,缺乏個人獨立的想法與個性,經常乖乖為爸媽讀書,生活不太開心,上課不說話。不關心別人、不關心世界,生活的意義很狹隘。尤其是一些一流學校的大學生是一路念好學校上來的,生活裡很少有別的東西。大學生上課甚至穿拖鞋、吃東西,不喜歡坐課堂前面,不喜歡發問。中學學校教論語孟子,但只是用來考試,較少教導學生如何實踐在行為上,整體教育內容缺乏實踐的機會。

相對的,中國大陸目前的教育又太重視名牌與排名。幾年前,德國著名幼稚教育學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訪了北京幾所知名的幼稚園,親眼目睹近兩千名兒童的幼稚園生活。考察結果令這位專家相當失望,原因是在一所現代寄宿幼稚園裡充斥著嚴重的灌輸教育,在教室裡竟然沒有一個專為孩子玩耍的角落,書架上也沒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用的材料。教室中舉目所及只是貼滿了中國漢字,從教室一直延伸到寢室。孩子房間裡見不到一張孩子家人的照片。相對的,四、五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認識一千多個中國字!完全忽略孩子主動好奇的動手學習機會,一切都是在大人安排的環境下機械式的灌輸。

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第一,爭先進」的觀念誤導下,成千上萬的大陸父母彷彿為了彌補多年來教育虧欠似的,把父母的晚年和兒女自身的幸福統統都押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自小就缺乏實際生活、社會經驗等方面的情感體驗和美感領受。

因此,就整體發展而言,大陸教育在硬體上全面且快速提升,但在教育的現代化思想與觀念上,卻常因求速效,導致急功近利,忽略過程中人文的陶冶與素質提升。尤其在批判思考、適應能力、創新精神與尊重多元智能等方面仍顯不足,也無法速成。


如何培養屬於兩岸的「林書豪」


既然家庭是我們最早接觸的群體,影響個人價值觀與思維模式甚鉅,因此,應在父母忙於生計的現代家庭中增加親子相處的時間。關掉電視,放下電視劇黃金檔,減少孩子上網與玩電玩的時間,每個家庭固定每周安排共處及共讀,全家人一起在書房或餐桌上聊一聊生活,讓孩子靜一靜、定一定;假日時帶孩子走到戶外,曬曬太陽、接觸大自然;如果學才藝,可否依照孩子的興趣,不一定需要琴棋書畫樣樣通?打球、跑步、登高、跳遠,一樣可以陶冶性情。讓孩子做個快樂與健康的人,可能比有用的人更難得!凡事不去刻意壓抑,因勢利導而非揠苗助長,學習效果一定能夠提升。

另外,孩子的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之一,是重視孩子的性向與興趣,親子間容許民主與溝通、甚至尊重多元的想法。當然孩子生活的紀律及價值觀非常重要,與其說教不如讓他們多去體驗,從自然環境甚至與人相處中,學習尊重與分享。至於學校教育,何妨視為一場「馬拉松賽跑」,而不是跑「百米競賽」。畢竟大陸高考中曾出現的「第十名現象」(編按:是指班上第十名左右的學生,獲得的關愛眼神不多,但壓抑也最少,有著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在人生賽局中,反而容易成為冠軍),正在提醒我們:將來成大器或較為幸福的孩子,通常不是名列前茅者,林書豪不是,比爾蓋茲也不是!

想想聰明的林書豪父母,或許還更值得我們的推崇與效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