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華人經濟圈:台灣的角色■文/胡春田(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交流雜誌101年8月號第124期(歷史資料)》

「華人經濟圈」是從上個世紀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才出現的名詞,它一直沒有一個嚴謹的定義。開始時是由於大陸沿海特區的經濟發展,使得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沿海(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由於經貿投資的互補關係,快速發展而引起大家的注意。

當時由於對大陸的經濟發展前景和香港回歸後的疑慮,以及停滯的兩岸關係,基本上都侷限於學術範圍上的討論。最近,因為大陸的高速成長以及兩岸關係的改善,這個名詞又被提起。但是,「華人經濟圈」到底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華人經濟圈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關係

如果要定義「華人經濟圈」,首先要界定「圈」是什麼?我們在文獻裡找到最相近的詞可能就是群體(community)。群體的傳統定義是:「一群彼此有互動且住在同一個區域的人」。但是廣義的群體並不必然侷限於住在同一個地區的人。隨著交通進步、資訊發達、網路方便之後,只要是一群人面臨共同的目標、問題或利益,而結合在一起共同努力時,這群人就形成了一個群體。根據這樣的定義,我們或可以將「華人經濟圈」解釋為:具有華裔血統的一群人,面臨共同的經濟目標而形成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跨越了國家或是地域的疆界。

過去由於歷史、地緣、血緣、文化、語言的關係,加上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以及臺灣廠商尋求外移的結果,使得這個群體逐漸成形,出現在珠三角、香港及臺灣。二十多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兩岸關係的和緩以及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個群體的範圍越來越大,除了中、港、臺之外,東南亞國家許多國家,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甚至越南、菲律賓等,似乎都應該納入在新的或是廣義「華人經濟圈」的範圍內。因為在這些國家中,有超過五○%甚至更高比例的經濟,掌握在當地的華裔手中。這些華裔商人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面,在社會層面,甚或政治層面,他們也具有舉足輕重的能力。

如果深一層的研究「華人經濟圈」的發展,就會發現它其實就是區域經濟整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註),或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個實例。所謂的區域經濟整合,簡單的說就是指:將不同經濟區域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經濟的一種過程。它通常涉及到兩個以上具有不同經濟特色的國家或地區組成。這些國家或地區為了追求經濟(甚或政治上)的目標,經由協商、簽訂協議加強合作。

初期先消除邊境造成的貿易障礙,再藉由降低區域內的貿易投資障礙,強化人員資金的流動,從初步的優惠關稅、自由貿易區,逐步深化,朝向共同市場、貨幣同盟、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目標演進。歐洲共同市場演進成為歐元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華人經濟圈」的發展與當前世界上許多區域經濟整合案例有不同也有相同之處:不同之處在於所有區域整合的案例,無論最惠國待遇或是自由貿易協定都涉及到由政府主導,但是大陸、臺灣、港澳等地區的發展不一樣。兩岸三地一開始缺乏政府之間的積極合作,然而由於兩岸三地的經濟具有互補作用:大陸腹地廣、人口多、工資廉、市場大;臺灣經濟基礎穩固,資本、技術、人力資源較佳;香港經貿最自由,服務業發達。在市場導向、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發展下,雖然缺乏政府積極的主導,經濟依然能夠持續蓬勃發展。相對於世界上許多區域的經濟整合,雖有政府的積極參與,可是由於缺乏市場的支持,發展成效並不如兩岸三地那麼彰顯。

儘管,兩岸三地華人經濟圈的發展初期並沒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隨著發展的廣化與深化,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政府的公權力。於是制度性的政策協商與合作,順理成章的浮出檯面。無論是大陸與香港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還是兩岸之間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以下簡稱ECFA),都是在這樣的大環境需求下產生。所以兩岸三地的合作機制,就某種意義而言並無異於其他的區域經濟整合機制。

大華人經濟圈的形成

一九九○年代世界經濟版圖還有一個重要的發展,那就是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元區的成立。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浪潮席捲各地,為了追求與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和成長,使世界各地區域經濟整合蓬勃的發展。兩岸三地的華人經濟圈也不能故步自封自我設限,對內除了必須深化合作,還要擴大層面;對外更需要尋求新的合作對象,保障自身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從地緣關係而論,「東協加三」(東協十國加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是區域經濟整合最自然的延伸。但是日本十多年來疲軟的經濟始終未見明顯的起色,韓國強烈的民族性以及商場上一些不被認同的動作使合作總有一層陰影;反而是「東協加一」(東協十國加中國大陸)的前景最被看好。因為它是一個涵蓋十一個國家、十九億人口、六兆美元GDP的巨大經濟體,而且國際觀察家認為「東協加一」主要的成員國未來經濟發展持續看好。

「東協加一」正式成立最重要意義,除了將加速整個亞洲甚至全球經濟的整合之外,也代表華人經濟圈的擴大。這個經濟圈的發展未來很明顯的將以中國大陸為核心:中國大陸的經濟持續成長,周邊華人圈經濟得利;同樣的,如果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出現困難,近鄰也將首先遭殃。所以整個東亞的經濟圈,基本上是一個唇亡齒寒、休戚與共的關係。

兩岸三地的發展是核心

東亞的經濟整合屬於國與國之間制度性的安排,雖然可以視為廣義的華人圈,但由於範圍涵蓋面廣,各個經濟體彼此之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不能期待它的發展可以重複過去兩岸三地走過的軌跡。但是兩岸三地的經驗,依然可以做為大中華經濟圈發展的基石。

自從CEPA及ECFA順利簽署實施以來,經過多次的補充協議,一個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經濟聯盟已經成形,未來如果人員、資金可以自由往來的話,兩岸三地看起來距離一個共同市場的目標,已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然而兩岸關係錯綜複雜,各有各的理想與限制,在未來的深化過程裡一定會出現一些摩擦與挑戰。如何順利化解分歧、克服摩擦,端賴雙方的智慧。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也將在未來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被他國借鏡。所以就某種意義而言,兩岸三地未來的協商談判已經跨越了兩岸三地的範疇。

中國大陸的崛起使得華商在各個國家面臨排擠,甚或壓迫的機率大為下降。東協成員,尤其是華商,勢必觀察檢視兩岸三地CEPA及ECFA的運作及成效。換言之,兩岸三地在未來經濟整合的過程中,能否克服阻力與障礙,達成共識,持續深化經濟合作,將對大華人經濟圈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台灣的挑戰

「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的實施,對台灣而言是危機也是挑戰。由於國際政治的現實,現階段台灣無法融入這個協議內。如果加一變成加三,對於非成員的台灣而言,很可能因為貿易轉移的結果傷害到台灣的經濟。台灣在這樣嚴苛的大環境裡如何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將是一種考驗。積極尋求貿易夥伴,直接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是理所當然的選項。何況在兩岸簽署ECFA之後,其他國家與台灣洽商制度性協議的意願也大增。除此之外,更上一個層次的考量應該在「如何探討出一個兩岸經濟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途徑」。我們相信大中華區的企業家,尤其是華商,除了樂見兩岸的和平發展之外,更歡迎台灣能藉由加入區域經貿組織,提升實質的經貿關係。

兩岸現階段的談判已進入較為困難的階段,今年的江陳會延期,明顯的與投資保障協議的磋商超出預期有關。雖說「與其簽的早不如簽的好」,但是這件協議的過程也凸顯兩岸的協商談判已進入到制度的磨合階段。就此事項而論,台商需要的是一個確切沒有風險的投資環境;如果投資過程出現爭議,希望能得到公平公正的仲裁。這種需求,遠較短期及不確定的優惠政策更能吸引台商。引進國際仲裁解決爭端的目的,是讓台商相信爭端處理會在公平公正的情況下進行。

事實上,如果兩岸能夠發揮智慧,設計出讓雙方都能接受的爭端解決機制,國際仲裁不僅沒有必要,對於吸引台商甚至在亞洲的華商到大陸佈局,都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應。

總而言之,區域經濟整合態勢是全球化浪潮下必然的結果。CEPA、ECFA及「東協加一」,象徵著大華人經濟圈的成型。未來,這個大華人經濟圈的發展能否超越歐美,取決於最核心的兩岸關係。在建立互信、擱置爭議的前提下,我們不僅希望見到共創雙贏的兩岸,更期待各地的華商經由互補合作帶動整個大華人經濟的繁榮。

註:學理上還有次區域(sub-regional)經濟整合,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所屬部分區塊的經濟合作,例如「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包含湄公河沿岸六個國家的區域。本文將次區域經濟合作籠統納入區域經濟合作裡討論,並不加以分門別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