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兩岸氣象交流與合作■文/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交流雜誌101年8月號第124期(歷史資料)》

兩岸雖有台灣海峽之分隔,但天空卻暢通無阻,共有東亞之天空,呼吸相同的空氣,氣象、空氣污染上相互共通,例如沙塵暴、酸雨、颱風、梅雨鋒面及冷氣團都相互傳遞,這些都對兩岸居民的生活有相當影響。

中國古代的氣象學

對於氣象,很多人以為是屬於現代的科學,歐美的技術明顯領先,但中華民族古代並不是沒有氣象學,只是近百年來才落後於西方而已。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天氣觀測及占卜預測的紀錄。三國時期諸葛孔明,利用氣象知識,以烏龜殼上質地之觸感來感覺溼度,預測何時會有大霧,在霧中以草船借箭,或預先掌握大氣環流,以借東風方式用天燈及火船攻擊來取得優勢。

閩南地區信仰的媽祖林默娘,從歷史故事中,經由千里眼和順風耳來學習氣象,幫漁民預報天氣,可說是兩岸間歷史上相傳最早的民間氣象服務,媽祖對於閩南沿海民間信仰有相當深遠之影響。

從學術界到產業界的交流與合作

兩岸之間氣象交流合作相當早,自一九九四年,共同慶祝兩岸氣象學會成立七十週年開始,至今已有超過六、七十次團體交流活動的紀錄。每年大陸氣象界來台及台灣氣象界組團赴大陸參加相關氣象防災研討會,已成為兩岸氣象界的年度盛事。透過雙方的氣象學術單位(氣象學會)輪流舉辦研討會,以學術交流的名義,與會人員遍及兩岸主要作業、學術及民間氣象單位,其中大陸氣象局及台灣的中央氣象局人員分別以顧問、理事名義參加。

過去在兩岸交流過程中,主要是以學術來帶動雙方官方及民間業務之交流。近幾年來,中國大陸已積極推動氣象產業,例如剛成立之氣象頻道,已經超過三千萬人之覆蓋率。台灣自二○○四年氣象法修正後,允許鼓勵民間從事氣象/海象預報服務,也展開相當多的創新氣象加值服務。

最近,兩岸合作製作的氣象科普節目深圳衛視「氣象萬千」節目,收視率也名列前茅。以兩岸逐漸成型的氣象產官學三方來看,實有擴大交流參與的機會與能量,若能彼此增加認識,將有助於雙方共同面對區域氣象之技術提升,以及共同面對氣候變遷之調適能力。

氣候變遷下極端天氣事件對兩岸的影響

以台灣莫拉克風災(連帶造成八八水災)的雨勢為例,不管是山區的兩千七百毫米或是平地的八百毫米(七十二小時延時),發生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很嚴重的災難。而災難的發生還需歸因為「人」的因素。如果能避免在不穩定的環境中持續開發,並減少對環境的壓力,則天然的反饋造成的傷害應屬有限。

此外,遇到緊急災難時的應變也相當重要。如二○○五年美國最大的天災卡崔娜為例,降雨量僅為兩百五十到三百毫米,淹水面積達三百六十三平方公里,遠比這次台灣水災面積小,但卻造成將近一千兩百五十億美元的損失,罹難人數將近一千八百人。如果可以提早預防,似乎這些災難就不會如此嚴重,但常常事與願違,受災的代價便是用更多無辜的生命及經費來彌補及復原。

台灣在莫拉克風災之後,也面臨社會輿情的極大壓力。歷史上,因為極端氣候造成社會動盪,並進一步引發政治動盪的例子屢見不鮮。尤以未來面對全球暖化氣候異常機會增多,過去的自然災害跟隨著氣候循環,本有一定的規律,但近幾年卻出現明顯異常,同時影響層面擴大的現象。

雖然,人類對於大氣的掌握已經有一定的認知,但要有效的預防或是避免,卻是愛莫能助。就如同美國卡崔娜颶風災害,縱使氣象資訊掌握的好,且政府防災或救災資源陸續到位,但意料之外的災難往往還是無法避免。

天災是一種不可抗力的因素,其中某些天災無法預測,但某些天災則可以預測(但不一定可以抵抗)。隨兩岸間的各項交流日趨密切,不論在天災預測資訊的共享、防災技術的交流、救災行動的協同運作等領域,都存有寬廣的合作空間,以期共同保障兩岸居住及交通往來的人身、財產、環境安全。

兩岸災害防救合作建議

對於氣候變遷下兩岸未來的災害防救合作建議,可具體的推動方案如下:

一、推動氣象資訊的共享及民間各救災團隊作業量能的登錄

在極端天氣事件的預警方面,經過台灣之颱風常會連帶影響大陸東南各省;梅雨期間,大陸東南雲系亦影響台灣。若可進行兩岸氣象雷達即時資料交換及相關災害事件的相互研商機制,特別是大陸東岸到廣東一帶,將有利雙方氣象人員之判讀,有助兩岸氣象預報能力之提升。尤其大陸氣象科技近幾年明顯提升,已成為區域氣象中心,若能在相關的資料運用上進行兩岸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區域內各類氣象的掌握程度及預報之準確性。

合作範圍可包含各單位氣象預測資料及數據的交換,例如鋒面、梅雨及颱風等之研判,透過作業單位定期視訊或電話聯繫方式交換意見,提升區域氣象之掌握能力。另外,兩岸氣象及防災產業的交流,在ECFA架構下將災害的危機轉為商機,也是可以推動的方向。

兩岸民間組織及專業救災團隊甚多,惟各團隊的專長項目、裝備、作業能力、動員能力等並未事先加以規劃,以至於災害發生後,無法在最短時間內委請適當的救難團隊前往從事救災任務。建議未來兩岸可分別對於所屬之救災團隊進行資料的登錄,並交換共享,當未來災害發生時,即可在最短時間內,依據各團隊的專長及實際動員能力,展開合作佈署。

二、持續強化災害預警、災後研商及救援的聯繫協調機制

當災害波及的層面越廣,相關的協調、聯繫事宜必然更加繁複,所需的救難人員、物資、器材的調度亦必須仰賴健全的管道方能達成目標。災害發生前,兩岸如能在平時即針對各類天災(例如寒潮、梅雨鋒面及颱風等致災天候)共同研商對策,或對於重大環境威脅(例如海上漏油、毒物污染)進行聯合推演、擬妥適當之救災需求申報作業及合作流程,則當災難發生時,應能爭取時效,使災損降至最低。

三、落實災害防救人員、技術的定期交流及研討

兩岸救災團隊皆各有所長,彼此皆有諸多實際投入救災任務之經驗,若能定期互動、互訪,不僅能共同提升兩岸救難人員之專業水平,亦有助於培養合作默契。除了救災專業人員往來之外,兩岸對於各項救災、減災技術的研發成果,應持續交流研討、密切合作,如此將有助於提高兩岸災害防救的實質量能。 而災後的各項安全鑑定、補強及復原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力投入參與,兩岸能否在專技人員的合作以及相關評判標準的擬訂上,彼此相互研析、參與,亦為後續可以努力的目標。

四、簡化專業人員投入災區救災的行政程序

災難發生後的救援必須重視時效,如何能讓專業的救難隊伍及附屬的裝備迅速投入災區,是極為重要的考量項目。兩岸主管機關實有必要針對災後特殊狀況,檢討入出境的行政程序,期能在災後的非常時期加速救難人員的投入。

除了專業救難人員之外,災區的復建工作往往需要大量民間志工、慈善團體、輔導團體、醫療團隊提供受災民眾生活、心靈上的支援及照應,因此上述人員投入災區的行政程序,應一併加以研商,使災區民眾皆能得到完善的照護。

五、加速救難物資及器材的運輸配送

趕赴災區的救難隊伍,必須有良好的後勤支援,方能維繫最佳的救災效率。兩岸主管單位皆應思考相關配套物資於運送途中,需要何種的行政支援及協助,亦應簡化申請程序,必要時亦可指定單一對口單位負責協助統籌相關資材的申報、配送事宜。

在災後復原階段,災區所需的物資品項、規格、數量等,亦須透過第一線人員與後勤支援人員的密切聯繫,方能適時、適量、適當的配送至災區。此一物流運作過程,亦有賴兩岸建立相關的協調模式方能進行統籌合作。

兩岸聯手救災與防災

近年來全球各地陸續出現極端異常的天候,各地皆因天災而造成無法彌補的生命、財產損失,甚至造成社會的不安與動盪。人類雖然已具備相關的災害防救知識及技術,然而面對極端氣候、天災的侵襲,仍無力抵抗而飽受威脅。災害的預防往往是高度權衡的課題,在過與不及之間,大大考驗著領導者的能力與智慧。

兩岸在地理上唇齒相依,在人文上同文同種,在地緣上同屬天災頻仍的區域,實有相互依靠、相互溝通與相互協助的必要。兩岸若能在平時即建立適當的協調管道、強化氣象預測資料的共享、落實人員與技術的交流,以及簡化專業人員赴災區的程序,並擬定適當的處理方案與後勤支援方式,將可使兩岸的救難人員、慈善團體、醫療團隊的作業量能充分發揮,並爭取更迅速的救災成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