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金門—過去、現在與未來■文/張梨慧(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副教授)《交流雜誌101年8月號第124期(歷史資料)》

金門,澥(音蟹,海之意)外山也。晉時避難者入焉,仿佛武陵桃源境界。唐置牧馬場,始闢榛蕪為樂土;斯陳侯之遺烈矣。代經幾易,沿革相尋,山川風景亦因時變態。國家清晏日久,井里市廛生聚蕃息,巳嵬然作滄溟保障、海上奇觀。

一八三六年(清道光十六年)林焜熿(字巽甫,金門人)金門志

金門,舊名浯洲,或名仙洲。明洪武二十年(一三七八年),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濱海福、興、漳、泉四府,抽丁充戍,移置衛所以防倭。於浯洲置「金門守禦千戶所」為泉州永寧衛五所之一。並於島南(今之金門城)築城屯兵,以備倭寇,因其地位「內捍漳廈,外制台澎」,扼守福建東南海口,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因之得名「金門」。

晉,五胡亂起,中原多故,義民隨晉室南遷渡海來金避難者凡六姓,金門始有居民。唐,福建觀察使柳冕奏設萬安監,浯洲島(今金門)設牧馬區屬之,陳淵率十二姓氏入島牧馬,耕稼漁鹽,人口日益蕃衍。宋,朱熹主簿同安,設帳燕南,家絃戶誦,島民競以氣節相尚。明清兩代,科甲鼎盛,名將輩出,明鄭時期鄭成功更以金、廈為根基地北圖復明,東渡臺海驅荷復臺。清末民初,海禁漸弛,鄉民渡海出洋,創業海外,僑匯對民間興學與改善家園民生經濟的貢獻極大,金門「僑鄉」之譽日隆。

金門馬祖是防衛臺澎的前哨,亦為自由世界鞏固西太平洋的生命線。

一九六一年蔣中正總統答覆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記者談話

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大陸方面稱「金門登陸戰」)之後,奠定國共隔海分治局面。金門由於位處「敵前」的「接戰地區」,為因應「戰時」統一指揮之需要,一九五六年實施軍政一元、軍民一體的「戰地政務」。

戰地政府體制下,縣長軍派、諮詢代表取代議會職能;福建省政府移駐臺北辦公,縣政運作必須受地區軍事指揮官之指揮與監督;「戰地政務委員會」具有可因應戰地特殊需要制訂效力超越法律的單行法規的權力;推行準軍事化的「管、教、養、衛」組訓。軍民體系進入全面性管制狀態,諸如:人民參政權的限制、全民皆兵的民防組訓、管制人民遷徙與進出島際、定時宵禁、限制人民活動範圍等,從金融、貨幣、經濟、教育及文宣體系全面性的管制措施,金門儼然遺世獨立。

一九八七年臺灣解除戒嚴,金門在民主意識抬頭與維權主張的衝撞下,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解除臨時戒嚴與終止實施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軍民分治後,原有以駐軍消費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在新產業尚未成形前的蕭條壓力、軍管導致基礎建設滯後所引發的社會正義訴求、撤軍與非軍事化牽動民生經濟與政治自主的掙扎,以及歷史、地緣與經濟現實的紛擾,使島內普遍籠罩徬徨與失落的焦慮。

金門,已從過去兩軍的「殺戮戰場」,變成兩岸的「和平大道」。

二○一一年「八二三砲戰」五十三週年紀念日馬英九總統在金門出席「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動」講話

一九八七年政府基於人道考量,許可民眾赴大陸探親,正式開啟兩岸交流的門戶,加上台灣與大陸相繼成為WTO締約成員之後,兩岸經貿關係與人員交流日趨頻繁,「三通」議題受到兩岸朝野強烈的關注,要求「三通」的壓力愈來愈大。同時,主張在未能全面三通之前,可優先試辦金馬「小三通」的呼籲逐漸形成民意主流。

二○○○年三月《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八條修正案通過,金門、馬祖與澎湖地區取得先行試辦與大陸直接通航的法源基礎;同年十二月「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頒行;翌年(二○○一年)元旦起開始實施「小三通」政策。

「小三通」政策本質含有「藉以改善兩岸關係」的政治善意,但受制於斯時兩岸政治氛圍,在幾無溝通與協調的管道下,僅就單向性的「除罪化」與「可操之在我」的內涵優先著力與推行。

實施初期,配套措施與法規規範不足、方案內容規範不符實際、雙方開放的條件與項目存有期望的落差,加上陸方刻意迴避配合,以致諸事難順、成效欠彰,輿論每每以「通三小」加以嘲諷與批評。然而,經過雙方基層實作部門的溝通協調以及觀念與思維的磨合後逐漸建立互信基礎,「小三通」業務方逐步邁入常軌與規範。

二○○八年政黨輪替,馬總統的兩岸政策採取更開放與務實的作為,金門「小三通」的效益獲得明顯的改善與提升。旅客進出人次由二○○一年的兩萬五千多人次,到二○一一年的一百四十七萬餘人次。

客運航線亦由初期的「料羅─和平碼頭」調整為「水頭─東渡」、「水頭─五通」及「水頭─石井(泉州)」三航線,每日客運航班則由初期的每週三班次到目前每日往返達四十二航班之多。投入運力由最初一艘客船到目前每日雙方十艘客輪穿梭航行,海上貨運亦年達七十萬噸。金、廈水域已成為沿海一帶航運繁盛的水域,金門已成為兩岸人民往返的樞紐孔道。

兩岸交流的前哨站 兩岸合作的示範區

兩岸關係持續和緩,兩岸政策更加開放,金門正面對著一個嶄新的契機與無限發展的空間。然而,面對大陸海西經濟的崛起,以及以「先行先試、創新體制、兩岸共管、合作平台」為政策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金門也必然要面對政策的競爭與嚴峻的挑戰。走向那裡?如何發展?政府在「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金門篇)」中明確提出「金門應作為兩岸互信合作的『先行示範區』,共創兩岸雙贏模式」。同時,以發展成「國際休閒觀光島、教育文化大學島、養生醫療健康島及精緻購物免稅島」為願景目標。

近期的重大成果與努力方向諸如:

一、建構戰爭博物館:從「反攻跳板」到「海上長城」,五十餘年整軍經武在金門刻劃下無數軍事遺跡,從戰鬥據點、指揮哨所、碉堡坑道、海空防設施、心戰電臺、基地軍營,到武器裝備、紀念碑牌與文獻史料。卸下戰袍的軍事遺跡,其多元而豐沛的內涵,變遷的時間痕跡,加上歷歷在目的歷史場景,金門正以「生活.環境博物館」(ECO-MUSEUM)的概念積極構建一座「戰爭博物館」,提醒世人深層的省思「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核心價值。

二、邁向大學之島:文風鼎盛的金門素有「海濱鄒魯」之譽,設立大學一直是島內及百萬旅外鄉親的心願與期許。二○○○年八月在旅外僑界鼎力支持下,具承傳金門文風意義的「金門大學」揭牌了。未來更將以「金門大學」為核心,結合大陸學生在金就學的特殊政策,成為大陸學生在臺灣就學與國際學術研究重鎮,帶領金門邁向「大學之島」的願景。

三、保存閩南文化:軍管設限的機緣完整地保存金門的文化瑰寶,諸如:建築形制、聚落風格、宗族禮制、民俗節慶與傳統工藝等。當大閩南文化圈正因過度開發而讓傳統文化消失殆盡之際,金門是一座完整的「閩南文化基因庫」,彌足珍貴。公、私部門及社區共識正積極凝聚之中,朝「跨境合作」的方式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讓金門以文化內涵登上國際舞臺。

四、興建跨海大橋:樂天安命是金門人民的認知與性格,然而現實中,島際的差距卻是金門島民懸念的課題。上個世紀九○年代,大小金門間興建跨海大橋構想的提出,是金門人體現「社會正義」的主張與指標。政治弱勢的金門讓「她」一度淪為「政治浮橋」。

終於,二○一二年元月九日馬總統親臨主持大橋動工,並以:「『金門大橋』興建完成後不僅會是『兩岸交流的先峰』,更可望成為『兩岸觀光的地標』」加以期許。

從過去的軍事重鎮、反攻跳板,到今日的文化之島、觀光之城,金門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出一條匯聚兩岸、邁向國際的康莊大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