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用愛灌溉百年樹人 張平宜痲瘋村興學記■文/廖珪如(工商時報大陸新聞中心記者)《交流雜誌101年10月號第125期(歷史資料)》

大陸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大營盤村,一個連大陸人都陌生的地方,過去是無人敢踏足的痲瘋康復村,卻有一名從台灣來的記者,花了十年青春在此辦學,將資源帶入村落,用愛撫平痲瘋病人子女們受到歧視的瘡疤。

當時的張平宜,是中國時報奔走兩岸痲瘋康復村進行調查報導的記者,在看見這麼多生命的苦難後,她再也不甘做一個旁觀者,毅然辭去記者工作,在康復村辦學。

在此興學已經十二年的張平宜說:「痲瘋病會消失,但歧視的烙印卻難以消除,我要讓孩子們在愛的環境裡長大,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

消除歧視的烙印

回憶起二○○○年前後,痲瘋康復村一無所有,只有滿山的黃土坡,當地彝族人家的家園貧瘠破爛。上涼山的路蜿蜒崎嶇,坍方的落石把路途砸的坎坷難行,宛若張平宜耕耘痲瘋村小學的生命寫照。

大營盤是當時痲瘋康復村唯一的一所小學,只有一名苦守學校十五年的代課教師。兩間土房搭建的教室擠了七、八十個學生,學生只招收到小學四年級,充其量只能叫做「掃盲班」。那時,學校沒有出過一屆畢業生,孩子們連身分證都沒有,飯也難吃上一頓。

如今,學校有了首屆畢業生,且包含外縣市來就讀的孩子們,全校共有三百二十個國小及國中生。

從無到有的歷程總是艱辛,更不用說位在深山內的痲瘋村。張平宜辭去記者工作後,為了安排高年級學生就學,先到十五公里外的華陽國小請託當地校長收留較高年級的學生,沒想到那位校長聽到是康復村來的,馬上說:「不行!來一個跑一百個。」

這樣的歧視心態,讓愛打抱不平的張平宜卯足勁投入大營盤小學建設。

十二年來,她親手作蠟燭上街義賣,替大營盤小學籌建校舍,還蓋了廚房、宿舍、廁所,並招收其他康復村的學生。基礎建設之外,原本隸屬於高橋村的痲瘋康復村,也正式獨立為大營盤村,變成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第二百八十八個行政村。學生們在那時才成為正式公民,取得身分證,擁有公民權利。

為孩子爭取教育機會

正式設立行政村後,資源也跟著進來。十二年過去了,大營盤小學現在有著純白色的水泥磚牆,以及新建教室,矗立在山尖,一條水泥路鋪得平直,直通校門。自張平宜加入大營盤小學建設以來,前後共畢業了一百二十多個學生。

不過,經濟條件變好後,讀書這件事卻變得比以前還要困難。選擇升學的人很少,學生多數被家裡叫回去結婚,或外出打工支撐家計,在求學與求生之間拔河。多數的學生選擇離開學校,為家裡掙錢。

張平宜為了幫孩子們鋪墊升學道路,把六年制的學校申請變成九年義務教育,讓有心讀書的孩子可以一次讀完初中。

為了符合九年教育的學生數,張平宜再一次長征,在十五天內翻山越嶺五百里路,從其他縣招到了六十九名其他康復村的學生越縣就讀。由於痲瘋村多位於地勢陡峭的山區,張平宜在招生的五百里路中,甚至跌成重傷,差點難以行走。

參與招生的希望之翼基金會執行秘書葛淑玲說,去年從鄰近五個縣市帶出來六十九個,「有的來不了拉著他們的衣角哭」,面對孩子的哭訴,葛淑玲只能安慰,「今年來不了,明年我們再努力。」

孩子心中的世外桃源

現在的大營盤,不再出現跳蚤肆虐、蒼蠅飛成簾幕的種種景象。張平宜用「偶爾來的自來水」創造了一個生態池,校園裡開滿了花,孩子們在校園裡打球、奔跑、嬉鬧。一到了吃飯時間,大家奔向廚房排隊盛飯,一大碗飯菜可以連扒好幾碗。壯闊的山景環抱著大營盤小學,是孩子心中的世外桃源。

張平宜說,「光是前面那些硬體設備,和廚房開伙、讓孩子們能夠有水洗澡和上學讀書,就花了我十年。」和當地政府吵、和孩子們的家人們吵,「終於吵到了現在還算可以的模樣。」

對於現代兒童來說,上述這些順理成章的資源,是張平宜花了十年青春爭取來的。

下課時間,孩子們在籃球場上奔跑或採花,大營盤的孩子們笑容好比陽光一樣燦爛。因為是少數民族,這裡的孩子們多半靦腆,講話都小小聲的。但問他們「喜不喜歡來學校阿?」「喜不喜歡張阿姨阿?」孩子們會卯足力氣對著山大喊「很喜歡~」

張平宜說:「我本來只想幫他們蓋個像樣的教室就離開,但是從一個母親的心情來看,他們總是比其他孩子缺少什麼,所以停不下來,還要繼續爭取。」

建設雖然累人,但說到要逐漸建立起孩子們的自信心、增加學習的動力,並堅持下來在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又更加困難。張平宜說,「到這一刻,你才真的知道什麼叫做『百年樹人』。」

天使與魔鬼

張平宜對大營盤的辛苦耕耘,令她成為第一個獲得「感動中國獎」的台灣人,她對痲瘋康復村無私的付出,感動數以萬計的人。今年以來她到大陸各地演講,在路邊、機場常有人認出她來,爭相與她合照。這位來自台灣、在四川耕耘的台灣娘子,是許多人心中的美麗天使。

不過,在某些彝族人眼裡,張平宜是親切的張阿姨,也是瘋婆子。因為她,村裡有了水電,但張平宜要他們洗澡、要他們堅持讀書、要他們別走上「娃娃親」的命運,令許多彝族家庭不能接受,常與張平宜的關係陷入緊張。

二○○○年,張平宜進到大營盤協助辦學,但她的身分和動機都讓當地官員摸不著頭腦,怎麼會有一個「台灣人」想跑到「沒水沒電的痲瘋村」,籌錢替孩子蓋學校?這種傻瓜怎麼會有?因此,當地官員覺得張平宜應該是個「特務」,接踵而至的麻煩,可想而知。

但是,久而久之,當地居民視他為「張阿姨」而不是特務。為了求取水資源,她聯合村民到縣府前靜坐,終於要到一條從八公里外山上流下來的泉水。除了水以外,要煮飯給孩子吃、要念書,都需要有電,政府官員不給,一拖再拖。張平宜去找官員吃飯,飯一上來,張平宜開始掉眼淚,官員們看了,一口飯都吃不下,原本堅持不給電,之後電就這麼接上了。

不過,解決了民生問題,接連出現的文化隔閡更加難解。按彝族人的習俗,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死亡各一次,說是為了留住福氣。但是這個台灣來的張阿姨,一看到水來了就把孩子們抓去拼命洗澡,讓許多彝族人相當莫名。

因此,張平宜在某些彝族人眼裡,也像個「瘋狂的魔鬼」。

另外,彝族人早婚,從小就訂下「娃娃親」,讓許多孩子們在就學時就面臨結婚並外出打工的命運。張平宜為了讓孩子讀書,直奔孩子們家中搶人,苦口婆心勸他們務必堅持讀書。這讓孩子家長們相當苦惱,因為解除婚約得賠錢。這時張平宜又成了當地人眼中的「瘋婆子」。

近幾年來,為了追求利潤,當地種植煙草的人越來越多,父母們多半希望孩子幫忙種煙草,要不就出外打工。窮怕了的少數民族,寧可要錢不要教育,這看在張平宜眼裡「只有心痛」。

不過,雙方彼此對這種衝突也逐漸習慣,談起張平宜,當地族人會嚷著「不讓結婚、不讓賺錢、還搶走我們的孩子,把他們留在學校,這沒有道理嘛!」

但是,如果有人要趕走張阿姨,就連老婆婆都會出面以死要脅,因為,張阿姨為村裡帶來許多資源,沒有張阿姨,村子裡可能再度面臨隨時被斷水斷電的困境,更沒有人照顧這些孩子。

因此,雖然嘴巴上不說,彝族們心裡是相當尊敬張阿姨的,沒有張平宜,孩子們所散發的才華及光芒,或許會再度黯淡吧。

以母親的心為心

張平宜說,得到感動中國獎之後,捐款和媒體採訪湧入,為大營盤小學帶來不少資源,但如此只讓她感到肩上的壓力更大。張平宜強調,「我並沒有覺得我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只是身為一個母親,看到孩子沒有什麼,便努力幫他們爭取罷了。」

以母親的心為心,這就是張平宜,一個堅毅卻又柔軟的台灣奇女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