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美中新形勢下我國因應之道■文/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交流雜誌101年12月號第126期(歷史資料)》

美國大選之後,歐巴馬總統連任成功,習近平成為大陸新一代領導人。美國對兩岸政策走向,馬英九政府如何因應,應是眾所矚目的焦點。

美大選後的兩岸政策

美大選後的兩岸政策將取決於以下因素。首先,國防部長潘尼塔於二○一一年才從中情局長因格斃賓拉登而升任現職,可望繼續留任。至於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與歐巴馬互動良好,深受信賴,留任或轉任其他要職都有可能。如此,則歐巴馬政府推動的再平衡或樞紐亞洲的戰略應會持續推動。未來數年,美國海軍六○%的艦艇將會集中在太平洋,對大陸的崛起應會起一定的制約作用。

當然,面對大陸經濟與軍事的快速崛起,不免有人質疑華府在大肆削減國防預算之際,又有何資源可與北京抗衡?誠然,美國本身資源並不足以肆應一個崛起的大陸,但從美國近年厲行輪調制度,並與其盟國與夥伴在軍事上進行輪訓、輪演的規模與頻率來看,美國再平衡或樞紐亞洲的戰略顯然是以利用盟國與夥伴的資源為主,自己最多透過「海空一體戰」居中負責協調與支援。在這種情形下,美國本身資源是否足夠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盟國能否配合與同心協力。

其次則是國務卿和亞太助卿的人選。由於國務卿柯林頓女士已宣稱將在選後離開政府,亞太助卿坎貝爾據稱也將共進退,因此,有可能會帶動國務院的人事大地震。適合出任國務卿一職者為數不少,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現任首席副國務卿柏恩斯、曾在二○○四年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凱瑞,以及駐聯合國大使賴絲等。至於亞太助卿的人選更是多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

雖然柯林頓女士透過「前進部署外交」推動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居功厥偉,卻因經常提倡民主與人權挑戰北京,而備受中南海抨擊。在歐巴馬與柯林頓的強勢領導之下,美國的再平衡或樞紐亞洲的戰略迭有突破,但美中關係與美中互信卻也受到嚴重負面影響。從美國新的國務卿人選是沿襲舊章還是改弦易轍,或是執兩用中,就可進一步看出未來四年美國對大陸甚至對兩岸的政策走向。

另一方面,大陸對歐巴馬的勝選,抱持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態度。由於歐巴馬已與大陸完成磨合,因此,北京認為歐巴馬一旦連任,中美關係將會在既定軌道上運轉。第二,針對美國的再平衡或樞紐亞洲的戰略,北京愈來愈認為美國並非虛應故事,而認為有必要戒慎恐懼地全力因應。第三,對於美國一面宣稱在釣魚台問題上維持中立,一面又聲明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尖閣群島,北京也認為美國戰略意圖不明,而深感困擾,只有繼續派遣海監船與漁政船在釣島周邊海域的巡弋任務,並對日本施加經濟壓力,希望迫使東京讓步。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更重要的是,美國大選後的兩岸乃至亞太政策,可能必須從更大的格局來看未來可能的發展。美國鼓勵日本「國有化」釣島顯示這是美國重返、再平衡或樞紐亞洲大戰略的一環。美國計畫在日本北方之外,另行在日本南方與菲律賓各部署一套雷達配合亞洲「飛彈防禦計畫」,以及美日在關島海域舉行「奪島」演習,當然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至於美國為何要「劍指大陸」,鼓勵日本「國有化」釣島,則是因為北京繼宣稱「西藏、新疆、台灣」為其「核心利益」之後,又在不同場合明示或暗示黃海、南海、東海為其「核心利益」,引發美國疑慮,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策略。國家可能因受到他國行為的刺激,而產生疑慮,或是體察國際情勢或國家能力的變化,而採取攻勢現實主義的策略與戰略。

同樣地,大陸挾其強勢軍經實力,不斷擴張「核心利益」的範圍,則又是受到希拉蕊二○○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在泰國曼谷宣佈「美國重返亞洲」的刺激。在日本「國有化」釣島之後,北京也趁勢宣布釣島領海基線,並將東海部分海域納入大陸的「專屬經濟區」(EEZ)。

至於美國之所以要採取重返亞洲的大戰略,主要是大陸經濟與軍事力量崛起,美國再不重返亞洲,就愈來愈難在亞洲維持權力平衡,更不用說在亞洲處於樞紐的地位。從美國角度來看,大陸國防預算逐年增加,軍備日新月異,戰略意向卻不明朗。歐巴馬別無選擇,只有強化與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南韓等盟國的軍事聯盟。為擴大聲勢,美國也將越南、印度、台灣視為夥伴。

攻勢現實主義

針對二○一二年夏秋以來的釣島與獨島危機,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與助理國務卿康貝爾強調,美國不會在這些爭端中扮演調停的角色,建議相關各國擱置主權爭議,進行直接對話。由於美國過去在國際衝突中武裝介入或是居間協調不乏其例,因此有必要對美國無意協調釣島與獨島爭議的幕後原因做一深入的探討。

希拉蕊和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南韓外交部長金星煥於九月二十八日舉行三方會談。她指出,美國無意在釣島與獨島爭議扮演居間協調的角色,美方相信相關當事國的雙邊關係十分穩健,足以解決領土爭議,也可透過直接對話讓緊張局勢冷卻。康貝爾也說,大陸和日本雙方都認為兩國關係相當重要,美方強烈認為雙方對話會產生正面的結果。他表示,美國不會在釣魚台爭端中扮演調停的角色,由於解決問題極端困難,擱置主權爭議才是明智的作法。

在釣島與獨島爭議中,日本野田佳彥首相採取「國有化」釣魚台列嶼與南韓大統領李明博登上獨島(日本稱為竹島) 宣示主權,當然是強勢作為,可用國際關係理論的攻勢現實主義來詮釋。日本的「大膽妄為」自是受到美國的鼓勵,若非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兩度發言宣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尖閣群島」(釣魚台列嶼),東京未必敢於採取「國有化」釣魚台列嶼的行動。

無疑,攻勢現實主義的策略也反映在美國、大陸、日本與南韓的外交攻勢之上,這些國家在外交上所做的努力愈大,就愈能配合他們的攻勢現實主義策略。此外,在攻勢現實主義的攻防戰中,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常成為美國的重要訴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就常提及台灣的民主成就,希望大陸也能有朝一日走向民主化。希拉蕊在訪問緬甸、蒙古共和國與寮國時也高唱民主,暗示大陸應該見賢思齊。

大陸過去數年超德趕日,在經濟上穩坐全球第二把交椅,十多年後不無可能與美國並駕齊驅。從攻勢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霸權應該竭盡所能干擾崛起大國的經濟發展與減緩它的經濟成長。由此觀之,大國之間的攻防戰可從美國要求北京升值人民幣,而北京抵死不從,最多敷衍了事,以免步日本升值日元卻在經濟上失落二十年之後塵。美國邀請大陸參加G—2,共同分擔全球經濟責任,在北京來看,也有如黃鼠狼向雞拜年,沒安好心。同樣地,美國邀請大陸參加「泛太平洋夥伴關係」 (TPP) ,如果北京接受,勢必要進一步經濟自由化,大陸可能有難以承受之重;若是拒絕,又與亞太地區高階自由貿易區無緣。美國一直擔心「中日韓自由貿易區」(CJKFTA)的成立,所幸釣島與獨島衝突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為美國解圍,未來CJKFTA即使成立,也會心有千千結,功效大不如前,已不足為美國患。

我國的因應之道

在美國國安團隊人事更迭之際,我國當務之急在於確保柯林頓二○一一年底宣稱我國是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之動力於不墜,甚至可能的話,還應全力加把勁,讓這項動力持續往前推動。在「和陸、友日、親美」的大戰略原則之下,既享有大陸的經貿關係及龐大市場,也擁有美國的安全承諾與「戰略再保證」。

台美關係不進則退,歐巴馬二○一一年宣稱將會在五年內倍增對亞洲國家的出口。如今連任成功,自會與包括我國在內的亞太盟國與夥伴進行談判,打開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並要求各國進一步推動經貿自由化。我國國安團隊主其事者,駐美大使金溥聰、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允應全力以赴,協助馬英九總統,審慎對應美國未來可能的排山倒海壓力。

歐巴馬連任成功後,或會尋求與大陸改善關係,緩和過去數年雙方緊繃的形勢,但不會置台灣安全於不顧。雖然習近平說太平洋夠大,足以讓中美同時遨遊,但是,中美兩國仍可能因亞太地區結構性矛盾、政治體制及價值觀的差異,導致戰略互疑持續擴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