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九二共識20週年學術研討會》「九二共識」與兩岸互信的建構■發表人/高 輝(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專任教授、中國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整理/編輯部《交流雜誌101年12月號第126期(歷史資料)》

今年是「九二共識」二十週年,也是回顧與前瞻兩岸關係發展的良好時機。對於大陸來說,兩岸關係短期的目標是防止台灣獨立,長期的目標則是促進統一。對台灣而言,大陸市場的開拓有助於出口與經濟的持續成長,也加速內部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但有部分人士則認為經貿交流可能造成國家安全方面的疑慮。同時,大陸也有部分鷹派人士對於現今領導階層對台灣過於讓利與優惠的對待,以及馬政府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態度有所不滿。

即使是透過對話方式建立溝通的管道,並以各項協議落實交流互惠,兩岸仍擺脫不了互相猜忌。長久以往,將使兩岸交流落入「惡性循環」的風險。對此,高教授認為,兩岸關係交流互動即將邁入深水區的關鍵時刻,兩岸互信的建構則更顯得重要。

互信的基礎:「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的內涵就是國統會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通過的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地區)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地區)亦為中國之一部分。」簡而言之,兩岸互動交流的前提與互信基礎即為「九二共識」,核心概念則是「一中各表」。

高教授指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癥結在於互信不足,二○○○年至二○○八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兩岸關係甚至陷入停滯不前的階段。二○○五年,連戰與胡錦濤共同發表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緩和了當時緊張的兩岸情勢,也加速了兩岸關係的互動發展。

二○○八年、二○一○年蕭副總統、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各自提出了十六字箴言,交集是雙方都希望擱置爭議、達到雙贏,秉持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態度進行交流;歧異的則是台灣希望「正視現實」,而大陸以「建立互信」為前提。這些可能的歧異,由於有「擱置爭議」的共識來約束,所以並沒有顯著的擴大化。

高教授表示,「九二共識」為兩岸和平發展互信的基礎,擱置爭議為必備的消極因素。台海地區可說是進入到六十多年來最為和平穩定的時期,但目前的互信還沒有累積到可以進一步的發展到政治對話或軍事互信的程度。

互信的要件:互知、互諒與自信

至於兩岸應如何累積互信,使兩岸關係得以持續穩定發展,高教授提出了互知、互諒與自信三項要件。

互信的第一要件便是互知,也就是相互認識與瞭解。二十年來兩岸關係的交流中,民進黨因其堅持台獨的立場,始終欲將兩岸關係視為國際關係,迴避與大陸進行溝通與交流,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之後始正視大陸在國際上的地位及影響力。二○一二年十月份謝長廷前往大陸訪問時,除了提出「憲法各表」作為「九二共識」的替代方案,更認為兩岸應該是要「面對差異、處理差異、超越差異」。其建議雖不被認為代表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主張與立場,且目前亦不被大陸所接受,但雙方的交流互動可說是建構起兩岸關係中強化互信基礎,增強互知要件的不同管道。

其次,在互知之餘,互諒更是重要,即體諒彼此特殊的背景與困難,並相互扶持才能長久維繫感情,攜手走得更遠。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發展已達到了大國崛起的境界,而有「中國威脅論」之說,可能帶來區域性甚至全球性安全的不確定性。台灣在民主憲政法治道路上取得成功發展,但相較於西方社會仍屬於學步階段,統獨議題明顯的對立所造成的裂痕亦不容小覷。兩岸間特殊背景與經歷發展所產生的差異和歧見,都是兩岸交流發展互動、建構互信階段過程中需充分體認與諒解的。

最後,兩岸各自以自身的優勢,秉持自信的態度,相互交流、互動,化異求同,建立起共同的價值觀,更是互信建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民主人權方面的差異將是兩岸深度交往必須克服的困難,未來兩岸可以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透過民間團體開展民主治理、人權維護等領域的交流對話,持續對大陸民主人權的發展保持善意的關心,這也是縮短兩岸人民心理距離最有效的途徑。

高教授在文末強調,兩岸之間應持續交流,並秉持互知、互諒與自信的態度,透過充分溝通、瞭解、尊重與理解,以增進共識與合作,建立互信的基礎,才能使得兩岸交流邁向和平發展,更加可行、可長可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