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人民幣登台之經濟效應與後續配套■文/林建甫(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吳孟道(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組高級助理研究員)《交流雜誌102年4月號第128期(歷史資料)》

二○一三年二月六日,國內人民幣業務正式鳴槍起跑,幾乎所有外匯指定銀行(DBU)都同時啟動包括人民幣存款、放款、匯款及個人理財的相關業務。這一天,不僅標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啟航,也意味兩岸金融大商機的到來。對望穿秋水的本國銀行來說,等同是天降甘霖。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更直指:「人民幣業務的開放,對兩岸金融發展而言,等於真正打通了任督二脈。」

回首來時路 風風又雨雨

不過,看著現時人民幣業務開放的風光,回頭檢視過往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協商與談判進展,過程可是異常艱辛並充滿重重阻礙。從貨幣主權爭議到非對稱式的開放、再到人民幣清算行的決定,處處都充斥著政治意味。兩岸特殊的關係無形中也形成一道高牆,緊緊桎梏著人民幣業務開放的時程。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兩岸貨幣主管機關正式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就備忘錄條文來看,雙方需在簽署後的六十天內,各自指定清算行進行清算業務。據此,本以為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人民幣業務即可開展,最後卻又因大陸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使得人民幣清算行的遴選因此延後。

在此期間,坊間還一度傳出由於陸方不滿ECFA後續協商台灣遲遲不肯鬆綁有關限制,使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開展受到牽連,可能無限期擱置。所幸在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授權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擔任台灣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後,一切雲淡風輕,兩岸貨幣清算業務正式開啟。自二○○九年七月兩岸貨幣主管機關正式展開貨幣清算機制的協商與談判起,這一刻,足足讓國內金融業者跟民眾等了三個多年頭。

人民幣登台的商機

隨著人民幣業務的全面開放,廣大的商機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畢竟對台灣與大陸這兩個貿易依存度如此高的地區而言,無論是在貿易結算、存放款及匯兌業務各方面,貨幣兌換的實質需求都遠比想像中來得大。以外銷導向型的台商為例,由於毛利微薄,若能與大陸廠商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當可節省大量的匯兌成本,立即提高整體獲利。同時,對一般民眾來說,若能直接在本地銀行開設人民幣帳戶,除可進行更多元化的人民幣金融商品投資組合外,也可與對岸直接通匯,不需再透過第三方貨幣,無形中也可節省大量的匯兌成本。無庸置疑地,人民幣登台的廣大商機以及可能引發的經濟效應就是來自於這些涵蓋存款、貸款、匯款、貿易結算、甚至是個人理財業務的實質需求。

存款及個人理財業務經濟效應初步浮現

以人民幣存款業務為例,開放首日全台就有四十六家銀行同步開辦。為爭搶客戶,各銀行紛紛祭出優於大陸市場行情的高利定存方案,並大幅降低門檻值。例如永豐銀行就直接推出三個月定存第三個月給予六‧六六%的超高利率方案,由此都不難看出人民幣業務的搶手程度。中央銀行最新統計也指出,DBU吸收人民幣存款的速度驚人,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已突破一百億元人民幣,並預估今年中即有機會達到六百億人民幣的資金池規模。

對銀行來說,高利定存短期或許是一項無利可圖的生意,但若能綁住舊客戶甚至吸引新客戶,則就無所謂虧本之說。因為目前國內銀行主要獲利來源仍是以企業金融(貸放業務)及消費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為主,缺少客戶,也就代表著缺少獲利來源。因此,如何留住或拉攏客戶的心,才是真正獲利的基石。 根據香港經驗,在香港逐步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過程中,人民幣資金池也漸次擴大。迄二○一三年一月止,人民幣存款已來到六二四○億元的新高紀錄,約占總存款量的十分之一。若以目前台灣存款規模約三十一兆新台幣推估,未來台灣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規模將有機會超過三兆元新台幣。以這樣的存款總量加上後續將陸續開辦的各類人民幣理財商品,人民幣業務的商機實在不容小覷。

而隨著人民幣資金池的累積,共伴而生的經濟效應也將逐漸浮現。例如為追求龐大的人民幣商機,國內各金融機構勢必會大舉推出各類人民幣理財商品,包括人民幣長短天期定存、人民幣計價海外債券(基金)、人民幣指數型股票基金(ETF)以及人民幣投資型保單等,除可豐富我國資本市場內涵、活絡資本市場的運作與發展外,也對台灣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設立提供良好的基礎與環境。

貸款及貿易結算 銀行獲利大餅

再就貸款業務來看,過往台商融資大多僅能透過陸資銀行、台資(外資)銀行大陸分行或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進行,但受限於兩岸金融制度面所形成的障礙、授信觀念與相關擔保抵押品的認知差異、徵信問題以及貸放規模限制等,台商企業往往無法從上述三類銀行取得足額的人民幣貸款。

現今隨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DBU已可直接辦理台資企業的人民幣貸款業務,而由於DBU的企業戶遠遠大於OBU,且貸放規模也遠高於台資銀行大陸分行,預期將可有效舒緩台商融資不易的問題。於此同時,隨著客戶規模的擴大,國內銀行的獲利空間及動能也將大幅提升。早先國內銀行業者即紛紛指出,一旦人民幣貸款業務開放,光是台商的生意就做不完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大陸正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或區域化)的進程,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就是鼓勵外資企業(包括台商)使用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而此將牽涉龐大的人民幣匯兌交易。就外幣匯兌交易來看,台灣目前平均國民所得已達兩萬美元,外幣匯兌交易額約是貿易額的九倍,已開發國家美國更是十五倍;至於大陸,現在平均國民所得才四千美元,外幣交易額僅是貿易額的一倍。外幣交易額倍數會隨國民所得提高而提高,未來大陸人民幣交易需求成長力量可期。另外就兩岸經貿現況觀之,隨著ECFA的簽署,兩岸雙邊貿易的規模也日漸擴增,從中衍生的人民幣匯兌需求令人無法輕忽。因此,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國內銀行都應加緊把握此良機,結合台商貸款業務的推動,抓住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龐大商機。

相關配套措施之重要性

對於人民幣業務的開放,無論是政府、金融業者、企業或一般民眾,大多將焦點集中於可能帶來的龐大商機與經濟效應。然而,商機背後往往隱藏著風險,為避免人民幣登台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過大衝擊,主管機關實有必要事先規劃相關的配套措施。

舉例來說,目前國內各銀行瘋狂吸收人民幣存款,隨著人民幣資金池的累積,人民幣資金的去化問題也將逐漸浮現。就現況觀之,資金的去化不外拆借給同業或回存人民幣清算行,賺取微薄的利息,再或是購買香港ETF、點心債、進行放款等,人民幣資金去化管道並不如香港般通暢。對此,政府(央行)的態度傾向銀行應自主負責,亦即認為銀行在吸收存款時,就該找到資金去化管道。然由於人民幣並非國際通貨,加上大陸資本帳仍是處於管制的狀態,人民幣資金去化的管道實屬有限。此外,若從監管的角度來看,當前大陸主管機關對於境外人民幣流動的監管原則有著明確的區分標準:若是資金僅在境外流動不涉及跨境,監管係按當地法規及市場運作辦理,不會加以限制;但倘若涉及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則相關的監管就需遵守大陸有關規定。

有鑑於此,為避免資金去化不順,出現堰塞湖現象阻礙人民幣業務的發展,進而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兩岸金融主管機關實有必要及早協商,建立專屬兩岸的人民幣回流機制。

根據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發展經驗,目前香港人民幣資金回流管道主要有二,分別為人民幣外人直接投資(RMB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FDI)以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機構(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RQFII)投資;其中RFDI迄二○一二年六月時,回流大陸總額已高達三六○○億元人民幣,而RQFII額度也從一開始的二○○億元人民幣,擴增至現今的二七○○億元人民幣。因此,為求人民幣順利去化,台灣可考慮仿效香港,與大陸建立RFDI跟RQFII的回流機制。早先大陸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訪台時,雖口頭表示會積極考慮給予台灣一千億人民幣的RQFII額度,但在雙方未正式簽約確認前,都無法保證此回流機制可順利建立。對此,我方主管機關可能還需加快腳步,努力與對方協商。唯有建立完善的配套機制,方能確保人民幣的龐大商機與經濟效應可以永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