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看中共外交走向■文/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交流雜誌102年6月號第129期(歷史資料)》

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選擇重要盟邦的鄰國俄羅斯以及非洲三國為訪問對象。俄羅斯在中共外交中有其特殊意義,而非洲之行雖然有金磚五國的高峰會為主要目的,看起來像是時間上的巧合,但仍有其特殊的意涵。

大國是關鍵

首先,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汀(Vladimir Putin)都參加金磚五國的高峰會,如果只是為了見面,在南非德班(Durban)就有機會面談,但習近平一如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一樣,將外交處女秀給了俄羅斯,同時他發表演說的場合─莫斯科國家國際關係學院(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也是二○○三年及一九九四年胡錦濤和江澤民訪問俄羅斯時,發表演說的同一地點。中共外交決策圈選擇俄羅斯和非洲作為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的出訪,當然也符合中共「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關係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政策方向。

發展中國家是基礎

其次,習近平出席金磚五國的高峰會,則是「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關係是重要舞台」的實踐。今年金磚五國峰會中所作出的最重要決定,就是要成立一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讓那些過去需要仰賴受到西方國家控制的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會借貸的非洲國家,有另一項選擇。根據二○一三年的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2013 United Nations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到二○二○年時,金磚五國中的巴西、大陸和印度經濟總合,就會超過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加拿大的總合,但這些新興國家從來沒有機會參與主導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會。這份報告很不客氣的指出,它們是二十世紀的機構,卻要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現實。大陸和其他金磚國家可以透過這樣的一個開發銀行,進行世界經濟勢力的重組,而非洲國家未來顯然可以期待這項新的選擇能夠滿足其需要。

此外,金磚五國中的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在非洲的經營也相當可觀,它們是大陸在這個經濟區塊的主要競爭者。印度是非洲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目前的雙邊貿易額大約是中非貿易額的三分之一,仍在快速成長中。習近平和幾位新興國家的領導人在德班會議,雖然不能說是各懷鬼胎,但總是有知己知彼,相互瞭解的意涵。

再者,習近平選擇非洲做為初次出訪行程的一部份,當然和大陸與非洲快速提升的雙邊關係密不可分。過去大陸和非洲舉行「中非合作論壇」之前後,或是國家及政府領導人出訪非洲時,一定會有西方媒體對大陸在非洲的角色有所批判,此次亦不例外。不過,北京方面顯然還是認為非洲是其外交的基礎,是其在操作上較為熟悉,但又有高度政治象徵意涵及實質經貿利益的區塊,因此依照大陸學者的說法,中共選擇「轉向非洲」(pivot to Africa)的政策,和美國的「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遙相呼應,不過事實上這兩大強權從未離開對其國家利益極為重要的區塊。

訴諸中非的友誼

最後,為何除了南非之外,習近平選擇坦尚尼亞為其到非洲訪問的首站,並以剛果共和國為其最後一站?坦尚尼亞自一九六四年獨立後,就和中共保持相當密切的外交關係。大部份的國際觀察家和大陸的專家都會以坦尚鐵路的興建,為此傳統友誼的最有力明證。當然,在六○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動亂中,大陸雖然是一窮二白,卻承諾協助完成這項工程。在一九七○年開始,大陸派出前後約五萬五千多名工程師及鐵路工人,在條件極為艱難和地形相當複雜的情況下,完成了這項工程。

習近平訪問坦尚尼亞,就是要喚起非洲國家這段記憶,也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大陸進入非洲並非最近一、二十年的事,當年大陸援助非洲國家時,也不是為了爭奪資源。基於這項歷史因素,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大陸目前對非洲的援助事實上是一脈相承的對外政策。如果在大陸經濟尚未起飛的窮困年代,都可以作出援助,如今它富有了,豈不更應加碼,以展現其長期的邦誼?

習近平在訪問坦尚尼亞時,在尼瑞爾國際會議中心(The Julius Nyere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以「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為題,發表演說,對非洲聽眾細說歷史,動之以情,強調(一)中非關係不是一天就發展起來的,更不是什麼人賜予的,而是雙方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二)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把雙方緊緊聯繫在一起;(三)中非關係的本質特徵是真誠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四)中非關係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接著,習近平用中文「真實親誠」四字來說明雙方目前的關係:(一)對待非洲朋友,講一個「真」字,真朋友最可貴,中非傳統友誼彌足珍貴,值得倍加珍惜;(二)開展對非工作,講一個「實」字,大陸不僅是合作共贏的倡導者,更是積極實踐者;(三)加強中非友好,講一個「親」字,大陸人民和非洲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四)解決合作中的問題,講一個「誠」字,大陸與非洲都處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相互認知需要不斷與時俱進。

最後,習近平坦承大陸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大陸永遠都會將非洲視為「患難之交」。他以「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離不開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榮也需要中國」為結語。整篇演說,除了有過去領導人的原則和倡議外,許多看似簡單的陳述,背後隱含的卻是這些年大陸在非洲經營所引發的一些憂慮和衍生的問題。

在三月二十九日剛果共和國國會的演講中,習近平強調的是國際關係的民主化。他主張「在國際關係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各國都要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發展道路多樣化,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增進人類共同利益。」 在大陸與非洲的關係方面,習近平提出「四個堅定不移」,就是(一)大陸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大陸始終是非洲全天候的好朋友、好夥伴;(二)大陸將堅定不移同非洲國家團結互助,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繼續增加對非援助、擴大對非貿易和投資、加強對非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風險和困難帶來的挑戰;(三)大陸將堅定不移同非洲國家增進互信,鞏固中非傳統友好政治基礎,支持非洲國家走自己選擇的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非洲國家和非洲聯盟等地區組織維護國家主權、自主解決本大陸問題的努力,為維護非洲和平與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四)大陸將堅定不移同非洲國家緊密配合,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減貧、發展等全球性挑戰,一道參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規則制定,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結盟第三世界

每次中共國家主席或是總理出訪非洲,國際媒體都會提出一些大陸經營非洲負面效應的批判。從習近平的兩場非洲國家訪問的演說中來看,他確實想要安撫那些憂慮大陸經濟力量對非洲不利的懷疑者,用歷史情感、政策論述和實際的作為,來證明中非關係是互利雙贏的。因此,承認雙邊經貿關係中面臨許多新的挑戰,至少表示中共願意坦然面對問題,而非完全不顧非洲人的感受,這些博感情的說辭,絕對是為了維繫中共在第三世界或是開發中國家的領導地位。

習近平演說的另一個主軸,就是中共在國際政治上對非洲國家重要立場的支持,而它和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這個論述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國際政治及國際組織目前都還是受到歐美國家的支配,它當然希望第三世界國家能夠相互結盟,尋求國際關係中的發言權及影響力,習近平在剛果的演說,就是推動這項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