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全球氣候變遷對大陸經濟發展之影響■文/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交流雜誌102年10月號第131期(歷史資料)》

氣候變遷不是近代才有,實際上可以說是數千年來全球歷史傳承、朝代更迭的主要原因之一。從中國古代歷史紀錄與古氣候數據可知,從唐朝高溫多雨的極盛時期開始,南北宋、元、明、清到民國,朝代交替往往和氣候連年異常有明顯關聯,異常偏冷或偏乾衝擊農作物生長,導致糧食不足、飢荒瘟疫,動盪不安的社會氛圍間接造成政治上的更替。雖然近半世紀全球化與國際貿易興起,經由糧食的流通,已較難有飢荒衍生的戰亂,但氣候異常引發的糧食價格波動,卻常造成經濟發展的困擾。

從現今掌握的氣候變遷科學證據來看,大陸的確是全球天然災害發生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各種國際災害調查研究報告均指出,大陸與印度在全球是綜合天災致死風險最高的國家(註1)。雖然異常降雨、熱浪和寒害,都不是顯而易見的災害性天氣,但常常能造成大規模生命財產損失。天災也使得不少企業廠房面臨營運中斷及嚴重虧損,甚至倒閉,對供應鏈的衝擊更遍及全球。例如二○一一年的泰國水患,既是天災也是人禍,就是人類尚未對氣候變遷充分準備導致的結果,也造成全球汽車工業及資訊等產業出現重大危機。不容疏忽的是,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往後只會越來越多。

大陸的氣候變遷問題

相較於台灣,大陸氣象災害頻率高、強度大、影響層面也更廣,造成的直接損失常可比擬天文數字。根據大陸官方統計,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大陸東部南澇北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華南降水約增加五~一○%,西部降水增加約一五~五○%,華北和東北則大幅減少一○~三○%,使得北方經歷了長達二十多年的乾旱。同時,大陸大部分地區發生極端天氣及氣候事件的強度和頻率也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時有嚴重災情傳出。

自一九○一年以來,大陸地區年平均地面氣溫明顯上升,增暖速率每十年上升攝氏○‧一度,略高於同期全球增溫幅度。過去六十年間更高達每十年上升攝氏○‧二五度,顯著高於同期全球平均增暖幅度。除此之外,大陸主要都市由於開發速度過快,缺乏綠化配套措施,形成熱島效應,夏季熱浪發生次數也明顯激增,甚至連四大火爐都換地方。過去以地理自然環境來區分的四大火爐分別為南京、重慶、武漢及南昌,近年來由於人為開發,四大火爐改為福州、杭州、重慶及長沙,這些新興都市每年超過攝氏三十五度的熱浪天數達三十七天以上。另一方面,極端低溫事件明顯減少,近六十年,大陸北方和東部大部分地區冬季的寒潮事件頻率皆顯著減少。

旱澇不均、乾旱和暴雨則是另一個顯著的問題。近六十年來,大陸南方暴雨日數明顯上升,北方則明顯減少,導致北方乾旱更加嚴重,其中遼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北部和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乾旱發生頻率增加較明顯,東北西部、華北及西北東部等地皆有乾旱歷時增長、強度增大、範圍增加的顯著乾旱趨勢,受旱率和乾旱成長率達兩到四倍。相較於北方持續擴大的乾旱受災面積,南方地區則是洪澇加重,局部瞬間暴雨、強烈颱風、極端高溫、冰凍雨雪等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加,特別是近二十年來,長江、珠江和太湖均連續發生多次流域或區域性大洪水。氣候變遷不僅導致降雨在空間上的分配不均,在時間上亦然,乾旱的北方大河像是松花江、淮河及黃河也偶有大洪水發生。

此外,由於全球暖化,在大陸西南高山上的冰川繼續退縮,部分小型冰川已經消失,尤其以喜馬拉雅山地區和東南海洋性冰川受到影響較大。冰川消融可能引起河川流量以及濕地系統的季節性和長期變化,對長江流域至中南半島未來水資源的使用將造成衝擊。暖化造成的冰磧湖潰決則可能造成新的洪水災害,而高原凍土溫度顯著升高,多年凍土可能繼續退化,面積減少速度也可能更快,將嚴重影響青藏鐵路的營運。

氣候變遷與經濟發展

美國經濟學者(註2)用氣象因素引起的產業損失,估算各種天氣因素和企業營收的關係,金額達美國GDP的三‧四%,大約為每年五千億美元。其中礦業和農業對氣象變動特別敏感,礦業為一四%,主要是天氣會影響大眾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的需求,靠天吃飯的農業佔一二%,其他敏感的行業包括製造、金融、保險、零售(各為八%)和能源業(七%)。相比之下,批發、零售業和服務業(各佔約三%)較不敏感。若以這樣的方式計算,台灣在農林漁牧業及營造業,也有將近十一~十二%受到天氣因素影響。

由於大陸現有統計資料相對欠缺,目前僅能估算災害損失影響率,在一九九○~二○○○年,大陸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及其佔GDP的比率將近三%,在二○○○~二○一一年則降至一%,其中二○一一年大陸主要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三○三○億元。傷亡人口則由九○年代的每年七千人,逐漸降至二○○○年代的一千人。如以此鉅額數字推估大陸的經濟發展與氣象的關聯性,可能高達五~一○%的產業是屬於天氣敏感型。

不過這數據僅代表天氣變化所造成的影響,還不包含未來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例如未來長期面對乾旱、暴雨、高密度龍捲風或強颱的影響,實際上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可能會更大。

適應為主 減碳為輔

大陸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繁出現,在十二五的規劃當中,針對氣候變化,對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國家根本利益,特別提出加強適應氣候變化、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為主要的目標。其中在天氣與氣候監測上,大陸近幾年投入相當大的關注,氣象預算每年高達兩百五十億人民幣,並有高達五萬多名氣象從業人員,觀測站數量、預報能量及預警技術也有顯著提升,例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氣象播報及服務均有大幅度進展,已經成為近幾年全球氣象發展大國。

在減碳策略上,大陸雖然明訂二○一一~二○一五年將單位生產總值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一七%作為指標,不過由於二氧化碳排放和經濟發展水準明顯相關,未來十年,GDP還是將保持年均七%的增長速度。二○一一年,大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排碳國,儘管節能的倡導及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碳密集度在下降中,但基於城市發展和民眾生活水準的需求,未來十年,大陸的能源需求及其二氧化碳排放均將保持增長,大陸排碳量和全球將同步持續增長,可能在二○二三年會達到最高峰。

氣候與環境的急遽變化,也導致大陸民眾的環保心態改變。根據上海交通大學民意與輿情調查研究中心在二○一三年針對大陸城市居民環保態度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八成民眾認為環境保護應優先於經濟發展,約半數民眾認為城市氣候不正常或非常不正常,近七成民眾認為城市污染對他們身體存在不同程度傷害。

同時大陸民眾環保意願度也明顯提高,超過八五%的民眾表示願意為環保做出貢獻,六七%的民眾甚至願意以捐款、納稅和提高水價的方式出資改善居住城市的環境,大陸民眾也願意將日常生活環保化並養成環保習慣,超過九○%的民眾願意將垃圾分類,八七‧一%的人願意自備購物袋,七七‧一%的城市居民願意為環保組織作義工,八五‧六%的受訪民眾稱他們很有可能或有可能在未來一年裡節水省電。由此可知,在台灣已成熟發展的環保事業,很有機會在大陸進行開發。

而大陸的公眾意識也已經抬頭,超過一半民眾堅決反對居住區周圍建立污染性設施。若居住區周圍擬建污染設施,將近八成的受訪民眾表示會參與請願活動。若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將近七成民眾會直接選擇較激烈的方式解決問題,串聯鄰居或者直接參與群體性事件,僅有兩成的民眾會選擇以個人名義向上反映問題。

大陸氣候變遷的衝擊與因應

二○一三年八月英美法三國的研究團隊共同提出報告(註3)指出,若整合氣候變遷、暖化下海平面上升及城市發展等趨勢,全球一百三十六個都市,預估在二○五○年,因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會由二○○五年的六十億美元,上升至一兆美元,如做好調適工作,則可以降低到六千多億美元。而大陸的廣州、深圳、天津、湛江及廈門等沿海重要城市,到二○五○年時,因洪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較二○○五年將增加兩百多億美元,其中廣州更是名列全球十大洪災損失最高城市。報告中亦指出,在二○五○年時,雖然所建設的防洪設施會使得洪水發生率低於現況,但一旦洪水發生,所造成的災情整體損失會比現在多五○%以上。這顯示未來在氣候變遷及海平面上升的衝擊下,沿海城市將顯得相當脆弱。

因此,未來兩岸在合作交流時,務必要特別注意大陸高速發展下,面臨氣候變遷可能的衝擊損失將急促加劇,雖然其動員撤離能力較佳,每遇到極端事件均能運用公權力降低傷亡人數,但實際的經濟損失仍高居不下。

是危機,也是轉機,更可能是商機。台商或台灣人在大陸經商或工作,宜特別謹慎,不應只看風水運勢,而是必須仔細觀察氣候變遷下的風水變化。而城市發展速度過快,也常忽略環境承受力,必須要有自身的警覺及面對極端天氣的意識,甚至要具備解讀及自我防禦能力,做好該有的風險管理措施。特別在企業營運上,若氣候異常事件導致營運被迫中斷,應及早預防及進行危機演練。企業要面對老天不賞臉,最積極的方法是找到營收如何和天氣變動相關,降低波動率,積極以天氣預測來調整經營策略,而運用保險及正確資產配置來降低風險,也是積極的方法之一。

(本文感謝賴忠瑋、劉啟文提供相關意見)

註1:Risk and Poverty in a Changing Climate, U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2009. 註2:Lazo, J. K., Lawson, M, Larsen P. H., Waldman D. M., U.S. Economic Sensitivity to Weather Variability, Bull. Amer. Meteor. Soc., 2011. 註3:Stephane Hallegatte, Colin Green, Robert J. Nicholls, Jan Corfee-Morlot, Future Flood Losses in Major Coastal Cities,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3; DOI: 10.1038/nclimate1979.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