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應有之認知與態度◎文/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交流雜誌102年12月號第132期(歷史資料)》

二○一三年,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有了突破。七月十日,台灣與紐西蘭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十一月七日,與新加坡簽署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為台灣與非邦交國建構自由貿易協定(FTA)邁出一大步。但是相對於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快速發展,台灣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總體發展

當國內ECFA服貿協議審查程序陷入僵局時,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卻在加速進行。其中又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韓FTA、中日韓FTA及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的發展最值得台灣關注。

TPP在日本加入後,共有十二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FTA;在美國強力主導下,TPP預計於二○一四年完成談判,它產生的骨牌效應,加速其他FTA的進行。特別是由原東協加六的十六國所組成的RCEP談判也積極進行中,預估在二○一五年建構完成。更令人擔心的是TPP仍在擴展當中,目前泰國、菲律賓、韓國均考慮加入,甚至以往對TPP持保留態度的大陸,也開始評估加入之可行性,對於台灣形成更大之壓力。

其次,中韓FTA已完成第七輪談判,極有可能在二○一四年到位。若屆時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協議仍未到位,將侵蝕到台灣在大陸的出口競爭力。另外中日韓FTA也在進行談判。由美國與歐盟所形成之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也才完成首回合談判,不但確定談判架構,並設定兩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

上述五個FTA共涉及四十八國,佔台灣出口市場比重高達九二%,未來在此五個FTA夾擊下,台灣將面臨嚴酷競爭。特別是目前FTA均強調透過市場開放、產業合作及貿易便捷化,並搭配嚴格之原產地規定,以加強區域內成員分工及供應鏈整合,不但會對台灣產生貿易排擠效果,更會衝擊到台灣產業的全球分工。

台灣的策略

目前國內朝野對是否應與大陸簽署其他ECFA後續協議歧見很深,但是對於台灣應積極走出去、與他國洽簽FTA則爭論不大。不過,對於應該如何啟動?思維如何?討論較少,以下則由幾層面加以說明。

一、總體思維:互利的角度

首先,台灣在選擇FTA對象時,不應只衡量FTA可為台灣創造多少利益,也應由對手國角度出發,思考FTA可為對方帶來多少正面效果。

台灣過去推動FTA受阻主因之一,即是只由台灣為出發點,以台灣被邊緣化作為訴求的重點,但說服力不大。以過去台美FTA為例,美國主要是以FTA為手段,達到其經濟及其他目的,完全是以「美國利益」為優先。事實上,如果台灣農業仍是鐵板一塊,工業相對保守,服務業也不想自由化,根本無法引起美方及其他國家的興趣。

以台灣目前三級產業自由化程度而言,工業部門產品關稅已非常低(平均約四%),未來在對外洽簽FTA時,即使全面調降,對他國吸引力也有限;但仍有少數高關稅產品例如汽車及食品加工等產品,會面臨開放壓力。

未來農業及服務業應是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FTA主要誘因,目前台灣想爭取洽簽FTA的對象,不論是開發中國家(例如東南亞國家)或是先進國家(例如美國、歐盟、澳大利亞),農業均為其出口強項,台灣農業部門必須要有較大幅度開放的準備。

至於在服務業方面,目前台灣自由化程度雖不低,但仍有一些部門存有外資持股限制及其他進入門檻的障礙,在雙邊FTA架構下也必須進行自由化。

除了各產業開放市場之外,台灣未來在推動FTA,特別是與先進國家建構FTA時,政府採購、藥品核價、標準制定、環保以及競爭政策,也必須進行結構性的改革與開放,才能提供對方足夠的誘因。

另外,國際上FTA談判模式,通常先將所有議題納入範圍,再經由談判決定可以被排除自由化的例外項目,這與目前ECFA台灣單方先劃定例外(如農產品)範圍,再談其他議題的方式明顯不同,此也是未來必須調整的部分。

過去台灣由於市場開放準備不夠,有些國家認為台灣僅是在利用FTA拓展國際空間,甚至產生「台灣只對談判FTA有興趣,但並不想簽署FTA」的印象。當台灣欲積極投入區域經濟整合時,實應有大幅開放市場的準備。

二、FTA建構方向

(一)建構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總體策略

未來台灣在TPP、RCEP、TTIP幾個貿易區塊的衝擊下,經貿空間將會進一步受到壓縮。除了對於加入TPP應訂有時程表外,也應對於加入RCEP、因應TTIP及其他主要FTA,制定具體之策略及行動方案。

(二)針對可能受衝擊之產業提早與業者溝通並預擬因應措施

中韓FTA及TPP有可能在二○一四年完成簽署,另外中日韓FTA、RCEP及TPP也有可能在二○一五年到位。建議針對可能受到衝擊產業,研擬相關因應措施,並提供業者最新相關訊息,加強與業界之溝通。

(三)儘快完成ECFA談判,避免效益被稀釋

政府應儘速完成ECFA談判。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加上韓國及日本均是台灣競爭對手,若台灣無法在大陸市場取得先機,會對台灣造成損害。因此,ECFA不僅要在中韓及中日韓FTA之前完成簽署並生效,而且是愈早生效愈好,否則ECFA效益將大打折扣,不僅台灣產品對大陸出口不利,也可能對台灣吸引外人投資產生負面影響。

(四)針對中韓FTA、中日韓FTA與ECFA後續洽簽互動影響,預擬因應策略

中韓FTA、中日韓FTA與ECFA談判時程重疊性高,且大陸又為台灣主要出口市場,韓國與台灣在石化、機械產品及資訊等主要品項上競爭亦相當激烈,若ECFA談判進展較中韓FTA與中日韓FTA慢,將對台灣造成極大的衝擊。故台灣應對中韓FTA及中日韓FTA與ECFA的互動影響預擬談判策略,如針對台韓激烈競爭的品項,要求大陸開放程度較大或者至少比韓國為高。

(五)針對TPP之可能內容,預備因應策略

未來TPP將主導全球經貿規範之制定,特別是在認證標準、智慧財產權、勞工規約、農產品規範及其他境內措施等項目,會有明顯變革,台灣即使不能在短期加入,政府也應預做研析及先期工作,以做為未來加入之準備。

三、產業面

(一)由生產擴張的角度出發,應積極與台灣主要出口市場建構FTA

從台灣總體經濟成長的角度來看,台灣與主要出口市場,如歐盟、東協、日本及美國洽簽FTA對台灣GDP的成長貢獻最大,製造業生產擴張最有利,且對降低台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度的幫助也最大。因此純粹從台灣總體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歐盟、東協、日本及美國四大經濟體是台灣繼ECFA之後,首要考慮的洽簽對象,而TPP及RCEP則是其重要切入之途徑。

(二)由創造就業的角度,應與台灣服務貿易主要對象建構FTA

由於服務業吸納就業的程度遠高於製造業,因此,若希望藉由FTA來創造國內就業機會,可以選擇對台灣服務業生產擴張較有利的國家進行洽談,如美國、歐盟及日本等。

(三)FTA並非萬靈丹,產業發展必須回歸基本面

雖然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將改變產業間的生產及進出口結構,但基本上FTA對台灣產業國際出口競爭力並沒有顯著的影響,亦即FTA並不能使台灣原本不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變得有競爭力,最多只能透過資源重新調整來提升勞動生產力。因此,政府洽簽FTA的目的僅是提供給業者一個與其他國家廠商公平競爭的機會,要提升產業及出口競爭力,還是必須從研發、技術升級及建立品牌等方面著手。

(四)服務業的拓展

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皆以製造業為發展重心,即使台灣服務業產值早在一九八○年代初期已超過製造業,但仍未受到同等重視。一九九○年代後期,台灣開始面臨新興國家的競爭,製造業優勢受到衝擊。為因應時代發展潮流及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台灣在近年來逐漸調整過去「重製造業、輕服務業」的產業政策,並陸續研擬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基於此,台灣必須落實如何推動三業四化中之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

改變思維 再創高峰

面對來勢洶洶的區域經濟整合浪潮,各國均下定自由化的決心。例如韓國不但不畏懼開放市場,反而希望透過FTA進軍全球市場。主管韓國FTA的產業通商資源部最近提出了「新通商路線圖」,制定了未來FTA戰略。除了中韓FTA外,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以及其他新興國家均是韓國鎖定洽簽的對象。韓國也訂出在二○一七年,出口至FTA國家佔總出口比重達到七○%,二○二三年提升至百分之八五%的目標,屆時韓國FTA全球網絡幾乎已建構完成,台灣將面臨更嚴酷的競爭。

日本政府最近公布第三支箭的新成長策略,更將市場開放、進行結構改革與推動FTA為主要方針。安倍首相更指出如果畏懼開放而裹足不前,終將一事無成;未來惟有開放市場,讓日本企業接受自由化的淬鍊,日本經濟才有可能浴火重生。

大陸也積極建構FTA網絡,並鼓勵企業走出去,也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全面自由化的試點。另外,許多開放程度遠比台灣低的東亞國家,例如馬來西亞及越南也早已加入TPP,願意接受自由化之考驗。

相較於東亞各國開放的決心,台灣不僅在區域經濟整合進度延宕,在心態上更是落後。對於自由化,台灣仍充滿雜音,普遍存在只希望自己可以「走出去」,卻不容許對方「走進來」。再加上對於大陸恐中、反中、排中的意識型態,使得自由化步伐更加蹣跚。以ECFA服貿協議為例,對大陸的開放程度,只是部分回歸到對外資開放的水準,遠不及其他FTA的幅度。如果連此種開放也擔心會影響到數百萬勞工,重創台灣經濟,台灣未來將如何面對國際競爭?

自由化已成為國際趨勢,如果因保護心態、封閉思想,抗拒開放而裹足不前,台灣未來絕對不可能在FTA開疆闢土。

為了避免台灣成為此波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中最大的輸家,面對日漸深化整合的東亞乃至於全球市場,台灣應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才能進一步藉由市場開放以維持競爭力。另外,台灣必須由生產導向轉為市場導向,才能夠擺脫出口導向經濟成長所出現的瓶頸,積極拓展服務業,創造另一波經濟成長高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