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二膽秘境采風錄◎文/吳佲璋(青年日報記者)《交流雜誌102年12月號第132期(歷史資料)》

登小虎山臨風遠眺, 飲神泉甘冽清涼, 大、二膽秘境雄姿, 唯有親領, 無法言傳。 偉哉,英雄之島。

在過去兩岸對峙的年代,如果將金門稱之為中華民國的「前線」,那麼大膽島、二膽島就無疑是「前線中的前線」。特別在許多輝煌的戰役紀錄上,更讓大二膽享「英雄之島」美譽。一九九二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憑藉獨特的軍事特色與戰爭遺址,成就豐富的觀光資源。而大二膽則因戰略地位重要,始終無法對外揭開神秘面紗。

觀光島嶼吸睛

在金門縣政府極力爭取之下,政府開始思考開放大二膽的政策方向。文化部長龍應台、文資委員夏鑄九等人也在國軍的協助下,登上「秘島」考察。龍應台除將之稱為活的「國際冷戰博物館」,也期盼大二膽能轉型為兼具戰地史蹟與文化保存的觀光島嶼,因而呼籲兩岸攜手保存冷戰遺跡,提醒世人和平的重要性。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行政院長江宜樺訪視金門,聽取大二膽開放的建言,包括文化部與金門縣政府均提出「戰地文化是世界級的國家資產」及「接管大二膽島執行情形」簡報,最終敲定於明年六月三十日前完成移交,順利對外開放。江宜樺院長並認為,大二膽具有軍事、政治意義,雖然可朝觀光發展,但國軍仍要保留適當駐守兵力,且絕非取景、拍攝的對象;他同時感謝國軍官兵長年堅守備戰崗位,以生命保衛中華民國,方能有當前兩岸和平開展與繁榮景象。

戰地史蹟 緬先人篳路藍縷

即將在明年移交、開放的大二膽,到底有何吸引人之處?從地理位置分析,大二膽扼控九龍江口,並與烈嶼互為犄角,長年來以「海上長城」之姿雄峙於閩海;就近代歷史觀之,一甲子歲月中以大二膽戰役立下威名;八二三砲戰期間,兩座蕞爾小島更落下近十二萬發砲彈,但我英勇守軍始終屹立不搖,令敵撼動不得。

正因走過兩岸對峙的烽火歲月,大二膽駐軍憑藉天險、接續構築起一道道堅固的防衛工事。他們無懼生活條件困苦,披荊斬棘、爆破巨石,打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碉堡、坑道與戰壕,夜夜抵禦水鬼摸哨,擔起難以想像、巨大的備戰壓力;戰場經營則代代延續,造就今日的特殊戰地風情。從早期反攻前哨的肅殺氣氛,到今日兩岸情勢漸緩,生活條件與環境也逐年改善,唯一不變的是精實、嚴格的守備要求,絲毫不曾放鬆過一刻。別無他因,只為此地是「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能登此島者,人人皆為「英雄」。

以大膽島為例,北山與南山兩處高地,如同強而有力的雙鉗,緊緊瞰制唯一可登陸的中央沙灘,臨海巍峨巨岩上聳立碉堡,地面有戰壕連接,地底下則坑道相通,形成戰力保存、物資屯儲及防衛兵力轉用的安全空間。周圍海濱密佈雷區、軌條砦及玻璃刀山,堅強的防禦工事,一景一物都是駐軍誓死捍衛國土的決心展現。

標語與美景 秘境覽絕勝

這座沒有出口、不留退路的孤島,另一個特殊景觀就是四處可見的精神標語。無論「島孤人不孤、大膽擔大擔」、「獨立作戰、自立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決心時時可死、作戰步步求生」,乃至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題贈二膽島的「偉哉壯士來者勿忘」格言,字字句句道盡「勇者無懼」的壯志豪情。

再者,大二膽的晨昏美景與悠久史蹟,也堪稱絕勝。深夜有滿天星斗,近的好像伸手就能摘到;晨起日出的第一道陽光,劃開籠罩山頭的海霧,灑下耀眼金黃光芒。走進島上祀奉媽祖的寶靈寺,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匾額林立,三百多年古剎面海遙望,格外莊嚴。左旁保存完整的巨石刻群,有清水師沈廷耀和施必功所題之「閩南保障」、「鳳崗」;另包括「雪浪雲濤」、「第一津」、「飛鯨」與「海天一色」等字句,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大膽島的崇仰美譽。

歷史記憶無價展翅蛻變重生

大二膽島最值得保存的歷史記憶,還是要屬歷經烽火戰爭所留下的斧鑿痕跡。回顧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大二膽成為國軍駐守金門地區的最前線,當時由於地處偏遠、運補困難,再因島上尚未建設永久性防禦工事設施,共軍遂於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以一個加強營約七百人發動渡海攻擊。當時我守軍尚不足三百人,但「同島一命」以寡擊眾,最終贏得勝利。自此,大、二膽聲名遠播,對穩定台海局勢居功厥偉。民國四十三年,共軍再發動「九三砲戰」轟毀大膽島燈塔,守軍便將塔基改建為國旗台,每日升起一面大國旗,宣示大膽島主權。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落彈十餘萬發,地表皆呈焦土,守軍利用岩洞保存戰力,堅守前線崗位;直到「單打雙不打」的漫長艱苦歲月結束,成就許多珍貴的軍事遺址。

就拿「大膽播音站」來說,早年為遂行心戰喊話,國軍在民國四十三年底初設中型擴音器,經多次改裝擴建,聲波範圍可達二萬公尺。「八二三砲戰」中,強勢壓制共軍喊話震攝人心,但也引來猛烈炮火,迄今彈痕累累清晰可見。另海拔近百公尺的南山過去曾設有燈塔,昔稱「點燈火山」,是全島的制高點,當前燈塔雖因戰損而不復見,但在遺址上改建的升旗台,也是全島的精神標竿之一。但要說大二膽最艱苦的據點,仍屬形勢險要的小虎山,海潮一漲便孤懸海上,奇巖聳立自成天險,官兵鑿石闢室而居,已成為無數駐軍心中最難忘的回憶。

此外,政府為擴大宣傳民主自由理念,在北山面對廈門的制高點,構築一道長二十公尺、高三點二公尺的心戰牆,白底紅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格外醒目,除了是中外貴賓登島必遊景點,廈門地區也有船公司招攬大陸遊客前來拍照留念,意外成為獨特的觀光資源。

由於大二膽孤懸海上、又歷經諸多戰役,造就許多神異之說,最著名的就是「神泉」。最早的神泉古井相傳為施琅所掘,後因井口狹窄無法大量取用,駐軍在原井外側約六十公尺處再開鑿水脈,陸續整建設施,並由忠誠部隊(原國軍第九十二師)在民國六十三年立誌,安下神座供奉。在金門耆老口中,神泉「能辨善惡」,倭寇或海盜如欲取用,泉源立即枯竭;而自國軍駐防後,神泉水量豐沛而甘甜,則象徵義師「得道多助」。

無論是從文史保存或發展觀光的角度切入,大二膽秘境都極具珍貴價值。隨著開放政策底定,相信大二膽定能從戰地蛻變重生,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