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期待一個精彩的甲午年《交流雜誌103年2月號第133期(歷史資料)》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北京京西賓館外,寒風凜冽刺骨。人員進進出出,似乎嗅出有些不尋常。只是,當時任誰都沒有意識到,磚牆內的一場閉門會議,改變了兩岸人民未來三十多年的命運。

對大陸人民來說,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大陸從此積極融入世界,部分人民的收入因此「翻兩番」;對台灣人民而言,大陸向世界開放,給了台灣過剩的資金一條出路,在國際分工的大背景下,台商前往大陸投資佈局,兩岸產業鏈從此有了連結,走上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

只是,三十六年後的今天,這條看似筆直的改革大道,卻越走越彎曲、越走越辛苦。改革,面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本期焦點「解讀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路徑圖」,深入剖析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歷史的轉捩點上,選擇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往何處。是走向集權?還是決定放權?是更多的管制?還是更加的開放?

經過專家學者精彩的解讀,我們發現無法以非黑即白的思維看待這場會議。

根據中共發布的種種措施,我們拼湊出來的圖像是:大陸政治體制雖走向集權,經濟體制卻進一步向市場放權;雖看似在社會上放鬆管制、在司法上加強人權保障,卻仍脫離不了 「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的大框架。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當大陸內部高舉改革大旗,大陸的對外也是風風火火。過去「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增加以及隨之而來自信的提升,開始在部分地區「有所作為」。透過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大陸向周邊國家宣示其在東亞地區不容忽視的角色;藉由政府、國有企業、國有策略投資銀行組成的「中國公司」(China Inc.)在海外併購擴張,大陸「以貸款換資源」,成為提升大陸海外影響力的另類外交手段。

「甲午」二字在許多華人的心裡,是羞辱與傷痛的代名詞。一百二十前,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五十年後,《開羅宣言》明文記載台灣應歸還中華民國。作為二○一四甲午年開春第一期,本期《交流》雜誌特別邀請政大歷史系劉維開教授,藉由紀念《開羅宣言》七十週年,以豐富的史料,向讀者說明二戰後台灣的主權歸屬。

戰爭所帶來的傷痛,可以用愛來撫平;兩岸對立的歷史,可以靠理解而一致。從民間發起關懷抗戰老兵行動,到將國民黨老兵納入社保,大陸上下正在重新評價國共內戰。一旦兩岸的史觀趨於一致,台海的衝突便難以再起。

兩岸看得到的軍事戰爭或許已不復見,但看不見的商業戰爭,卻早已悄悄在網路上開打。兩岸網購興起,便利的支付環境成為刺激消費的關鍵,趨勢專家詹宏志對各式網路支付工具的精彩解說,更增添未來購物型態的無限想像。

自重者人恆重之。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紀錄片,與其說是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如說是讓台灣清楚的看見自己。唯有尊重與接納這塊土地,才能贏得他國的尊重。台灣人民對這塊土地的關愛,從「看見台灣」的票房,我們已經得到了解答。

台灣的包容大度,在金馬50上一覽無遺。走過一百二十年的悲情,今日的台灣,早已多了一份從容與自信。一樣的甲午,兩樣的心情,撕掉「甲午」傷痛的印記,讓今年的甲午,成為台灣展翅上騰的代名詞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