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共創福祉:「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簽署的重要性及未來展望●文/張文彥(東華大學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呂佩玲(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交流雜誌103年4月號第134期(歷史資料)》

 兩岸地震科技交流已超過二十年,地震災害及防治也是兩岸人民面臨的共同問題,如一九九九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和二○○八年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破壞性的地震。今(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兩岸兩會舉行第十次高層會談並簽署《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兩岸地震科技長期的合作交流,透過兩會合作協議的框架,正式開展了地震監測業務單位的實質合作,主管機關中央氣象局將執行並擔負起重要的角色。  此協議為兩岸地震監測技術的相關合作,契合政府從民生相關科技出發,達成「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共創福祉」的目標,也是兩岸在地震科技合作上新的里程碑。隨著大陸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地震局近年來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以現代化及國際化大幅提升地震科技觀測和推進防震減災工作。在此協議基礎上,除提供監測地震活動資訊、加強監測技術合作外,在兩岸地震科技的合作和防震減災技術的應用,應是未來推動兩岸地震科技合作的長期目標,並在台灣領先的優勢領域上,有機會加強發展成為國際地震監測、預警的重要區域研究中心。

兩岸地震監測合作的重要性

 透過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的簽署,兩岸地震監測主管機關透過地震資料的即時交換與監測技術的交流,有助提升測報能力及範圍。台灣與大陸都面臨大地震的威脅,地震資訊的交流包括地震站地震儀觀測資料與地震測報參數地交換,對於地震發生的時間、位置、規模和震度的資料,可以有效提高地震定位的準確性及縮短測報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如能組成「兩岸地震聯合觀測網」,將可涵蓋發生於各自地震觀測網外的重大地震。例如對大陸而言,台灣隱沒帶及西部麓山帶發生之重大地震;反之對台灣,發生於大陸沿海的長樂─紹安斷裂帶和海峽西側的濱海斷裂帶等重大地震,如一六○四年泉州外海規模七‧五大地震和南澳島附近兩次規模七以上強震。近年來台灣海峽海域地震活動頻繁,已多次發生規模五以上中強地震,因此兩岸地震聯合觀測網,對此區域地震測報效能之提升將有重大助益。

 近年來,大陸經濟發展挹注於地震科研的觀測及研究大幅成長,著手積極建置現代化的數字化台網(Digital Network);台灣則長期在強地動觀測、速報預警和地殼變形觀測等具有相當不錯的監測經驗,相信兩岸地震監測協議的簽署,可加速兩岸地震相關監測技術的經驗交流,創造互補雙贏的效益。

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發展重點 及工作體系

 二○一二年四月,在地震科技工作研討會中,中國地震局確定了未來工作重點:深入貫徹《國家地震科學技術發展綱要(2007-2020)》,全面實施《十二五地震科規劃》,確定重大計畫和專項,聚焦在重大理論和核心技術,包括地震構造環境和發生機理、地震災害機理及防禦技術、地震監測預測和應急救援關鍵技術等突破。在《十二五地震科規劃》和《十二五防震減災人才規劃》中亦重視科技團隊建設的部署,結合創新基地建設,啟動地震科技創新團隊組建,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局屬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試驗基地等在地震科技領域的佈局。

 中國地震局轄下除包括監測中心、預報中心,也在地震學與地震工程領域研究建置許多創新性的團隊,如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八個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地震工程與工程震動、地震觀測與地球物理、黃土地震工程、地震大地測量、地殼動力學、地震監測與減災技術、活動構造與火山、地震預測)。

兩岸地震科技國際參與情形

 台灣地球科學界近二十年來有長遠的進步和發展,已從本土研究邁向國際,其間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台灣的地震監測、速報均獲國際上的重視。特別在地震研究上,地震預警和「東南亞寬頻地震觀測網」均顯示台灣足以在國際地震學界佔有一席之地,甚至擔任區域研究及資料中心的角色。二○一一年台灣亦加入了全球地震模型(Global Earthquake Model)國際組織,主要為提升我國地震防減災能力,研究領域包括地震危害(Hazard)、地震風險(Risk)及社會影響(Social Impact)等。目前由中央研究院國際災害風險整合研究中心(IRDR)督導,以整合國內地震科學、地震工程及社會科學等領域,建立台灣地震模型(Taiwan Earthquake Model, TEM),與世界地震模型接軌及交流,促進相關研究人員參與及協助世界地震模型基金會(Global Earthquake Model Foundation, GEM)之各項活動。為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若能將台灣所設置之跨國性—「東南亞寬頻地震觀測網」研提納入APEC項下緊急災害準備工作小組(APEC’s Emergency Preparedness Working Group)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將對APEC組織下各經濟體,特別是南海周邊及東南亞國家,在東南亞地震研究及防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在地震及海嘯預警防災上發揮重要貢獻。

 大陸方面,二○一二年二月中國地震局外事工作會議中,特別對當前防震減災國際合作面臨的形勢和未來發展戰略提出重點工作部署。目前中國地震局與六十餘國相關單位或機構建立雙邊合作關係,在許多相關國際組織也佔有一席之地,其下地球所、工力所等單位甚至主導多個有重要影響力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

 依據二○一一年四月中日韓三方領導人高峰會倡議,中國地震局於二○一一年十月在北京召開「東亞地震研討會」,達成「北京共識」,啟動東北亞地震、海嘯和火山合作研究項目、地震國際救援反應,推動境外地震台網,並逐步開展境外地震安全性評估。

 中國地震局積極活躍於國際舞台,全面發展與大國、周邊和發展中國家的地震合作雙邊關係,實化交流合作。如重新修訂中美「關於地震和火山領域進行科學與技術合作的議定書」並於中美科技聯委會期簽署;中美數字化地震台網三期升級改造,由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和美國地質調查所阿爾布開克地震實驗室(USGS/ASL)為項目技術負責單位。同時也進行中日應急能力建設、中德地震第一反應雙邊項目、中蒙合作遠東地區地磁重力研究項目等,並與東歐、非洲和中東多個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藉由制度化的協議,可經由地震監測業務的交流,進行長期性的合作,增加兩岸地震界的雙贏互惠,同時讓學術界有所依循,深化地震科技相關工作的推展,此協議對台灣學術界絕對有正面助益,在穩定和諧的合作氛圍下,有助於我國參與國際地震相關重要研究計畫及活動。

未來展望

 台灣與大陸近年來在地震及防災科技上均有很大的進展,透過加強並擴大兩岸地震科技合作交流,有助提升兩岸防震減災的能力。在此協議基礎上,首先應先建立兩岸地震監測合作機制。

 兩岸地震科研及主管機關體制架構有很大的不同:台灣地震監測、速報和預警主要隸屬中央氣象局業務範疇,地震科研則屬科技部及所屬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救災整備在消防署及國防部;大陸方面則由中國地震局及轄下省局涵蓋所有業務範疇。因此,下一階段可考慮納入科技部、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中心、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及消防署等單位,擴大合作層面,例如地震科技領域的台灣海峽地震聯合觀測,地震觀測方法研究與地震預報試驗場,台灣海峽及附近海域地震海嘯觀測預警等;地震工程及防災領域的都會區災損評估、減災自動控制系統、耐(減)震實驗技術和設計、應急救援基地與培訓、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等;以及重點實驗室的人才培育與交流。

 由循序漸進且穩定的合作發展,兩岸地震主管機關建構常態化、制度化的實質合作機制,促進兩岸社會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減輕兩岸民眾在地震之生命財產損失,為兩岸在地震防災上共創福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