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氣象交流廿週年暨氣象合作協議簽訂之回顧與展望●文/周仲島(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教授)《交流雜誌103年4月號第134期(歷史資料)》

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於今(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圓山飯店進行第十次高層會談,在兩岸政府授權之下,兩會於此次會談正式簽署了「兩岸氣象合作協議」。氣象合作協議之簽署可謂兩岸氣象界交流的重大里程碑,然而一般社會大眾就「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對於我國實質上有何助益,以及兩岸氣象合作發展之重要性究竟為何並不清楚,在此謹以此文予以稍加闡述。

兩岸面對著共同的氣象課題

 台灣與大陸之間雖然有著台灣海峽的阻隔,但無論是寒流、颱風、梅雨季鋒面或沙塵暴,災害性天氣系統始終暢行無阻地影響著兩岸人民的生活,也因此兩岸有許多需要共同面對的氣象課題。以台灣地區來說,從去(二○一三)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中旬,接連侵襲之大陸冷氣團與寒流共造成數百人因冷猝死;春夏之交因大陸南方之華南雲雨帶東移而形成的梅雨鋒面系統,時常造成如二○一二年六月十二日的超大豪雨災情。相對地,歷年來許多颱風通過台灣附近而登陸於大陸沿海省份,如去年八月中尤特颱風橫掃廣東廣西、八月底潭美颱風肆虐福建、九月天兔颱風侵襲廣東、十月菲特颱風橫掃福建浙江等,均造成大陸地區相當嚴重之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

 在防災減災的大前提下,為保障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福祉,兩岸之氣象合作有其必要性。台灣與大陸在氣象上互為上下游之關係,若能從上游資訊預估對下游的影響,例如梅雨季根據福建、浙江等地雨勢之發生狀況,計算雲雨帶移動速度與降雨強度變化,或颱風季節參考我國中央氣象局於颱風近台時期之觀測資料,評估颱風侵襲大陸之路徑與結構變化,兩岸面對災害將能獲取更充足的預警及應變時間,而不會產生措手不及的情況。

兩岸氣象交流廿年

 梁啟超曾說:「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兩岸氣象交流與合作同樣也歷經了一段漫長的發展過程,前期著重學術層面之交流互訪,近五年來才正式有合作研究的開展。

 一九九四年透過兩岸氣象學會成立七十週年之契機,雙方學術界分別於台北及北京舉辦了「海峽兩岸天氣與氣候學術研討會」,這可以說是兩岸學術界和業務單位跨越海峽進行的首次大規模直接正式交流。其後每一年根據兩岸所關注的氣象事件,討論交流逐漸擴大至豪雨與季風研究、災變天氣監測與預報、乾旱與災變天氣、颱風與中尺度天氣預報、自然災害防治等議題。兩岸學者往返交流頻繁,在會議中相互分享氣象之基本研究資料與技術,並更進一步共同激盪出新的研究課題。除了專家學者間的交流互動,二○○○年起兩岸學界亦開始舉辦「海峽兩岸大氣科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提供青年學子交流之場域,也開展了新生代研究者的研究視野。

 由於兩岸所使用之文字和名詞有所差異,除在學術交流與論文發表方面造成很大的不便和障礙外,甚至就公眾閱讀的預報內容(包含颱風名稱)也存在著敘述上的差異,而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此如何減少社會大眾及氣象界人員對於兩岸氣象名詞的誤解、儘量縮小兩岸氣象名詞的差異,很快地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課題。經過多方的努力,兩岸氣象界分別成立大氣科學名詞工作委員會,並且自一九九九年起,兩岸輪流舉辦「兩岸大氣科學名詞學術研討會」,就兩岸名詞對照本之翻譯通則、收詞範圍、內容審定、編輯方式進行廣泛的交流溝通與協調,並且整理兩岸名詞,迄今已推出了兩個版本的兩岸氣象名詞異同對照本,對於兩岸大氣科學界日後進一步進行合作研究助益甚大。

 為能加強共同面對災變性天氣系統所造成之災害,我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與大陸自然科學基金會於二○○九年合作推動「兩岸氣象科學共同議題研究─豪雨與颱風研究計畫」,研究重點設定為登陸颱風、梅雨期豪雨及氣候變化對豪雨颱風之影響三大項目。此三年期合作計畫是兩岸官方科技部會首度正式合作研究之先例,參與合作研究之單位除兩岸大學院校之外,並包含我中央氣象局、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等,參與人員共同發表了許多期刊論文,合作研究成果相當豐碩。計畫執行期間每年所舉辦之「海峽兩岸氣象科學合作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是兩岸執行三年合作研究計畫成果的展現。兩岸與會者除學術界外,還有氣象業務部門如福建省氣象局的直接參與,對於促進兩岸實質氣象合作研究與交流,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近年來,大陸福建省氣象局亦相當積極推動以海峽為主的兩岸氣象科技合作事宜,除了在每年舉辦的海峽論壇中新增民生氣象論壇,就海峽兩岸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海峽航運等氣象服務方面與台灣產學界加強溝通交流,並致力於組建海峽氣象研究所,期望能透過深化兩岸氣象交流,建立海峽兩岸自然災害防治之交流合作機制。福建省與我地域相近、氣候相似,影響兩地的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而福建省氣象局作為一氣象作業部門,兩岸氣象合作不僅有助於對颱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之瞭解,更將有機會進一步將學術研究落實於實際氣象業務工作,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兩岸氣象合作協議之實質助益

 兩岸氣象合作交流在今年屆滿廿週年,然而無論是前述二○○九~二○一二豪雨與颱風研究計畫,或是福建省氣象局積極推動的海峽氣象合作事宜,過去交流合作之實際執行及參與者多是以研究人員為主體,合作範圍均侷限在學術研究層面,並未觸及直接與防災減災有關的實務氣象預報及觀測工作。在保障兩岸民生福祉之大前提下,氣象合作實應自學術研究領域落實於氣象實務作業之中。為能更及早預測災害性天氣系統之發展趨勢,並更準確地評估其影響程度以加強保障人民之生命財產安全,兩岸「天氣預報資訊」與「即時觀測資料」的相互交換是相當必要的。

 「兩岸氣象合作協議」於二月二十七日簽署後,中央氣象局與大陸中國氣象局將開始以官方職銜展開正式合作,就氣象業務、氣象業務技術及氣象業務人員等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未來不僅可以獲取更即時、穩定的氣象資訊數值,而能對自大陸地區發展進而影響台灣的寒流、沙塵暴及梅雨鋒面系統進行更為精準之氣象預報及監測作業,同時兩岸氣象預報資料即時相互交換與直接溝通,將有效提升區域氣象之掌握能力,降低預報的不確定性。又兩岸氣象實時(real-time)觀測資料如雷達回波資料的即時交流,將有助於提升兩岸氣象部門就颱風、豪雨、熱浪、寒潮等重大災害性天氣系統的預警水準,對於減少災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相信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九八年配合大陸和美國主導之「南海季風實驗(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 SCSMEX)」,兩岸氣象界曾共同規劃進行「華南暴雨實驗(Huanan Monsoon Experiment, HUAMEX)」,希冀藉由收集華南和南海地區高解析度探空資料,探討南海夏季季風的肇始及下游華南和台灣地區的豪大雨天氣系統。然而囿於兩岸關係,該實驗未能完整進行。此次「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就氣象業務技術交流合作之事宜,特別提出「就颱風、豪雨及強對流天氣進行聯合觀測實驗,並針對兩岸共同關注的氣象業務技術進行合作研究」為合作方向之一。

 台灣地區過去三十年對於災害性天氣之研究,已進行「台灣地區中尺度實驗:TAMEX(1983-1992)」和「西南氣流實驗SoWMEX/TiMREX(2008)」等大型整合觀測實驗計畫,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大幅提升近年來梅雨季豪大雨的預報準確度。本著過去厚植的氣象研究根基,相信未來透過兩岸氣象作業單位正式合作之聯合觀測實驗,例如飛機投落探空儀以及海岸氣象雷達的合作監測,氣象界將得以更深入地探討影響深遠之季風和颱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進而達成提升氣象預報與災害預警之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目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