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理性面對崛起中的強鄰●文/李英明(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交流雜誌103年6月號第135期(歷史資料)》

 正當烏克蘭危機仍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之際,歐巴馬總統風塵樸樸於四月二十二日啟動亞洲之行,訪問日韓菲馬四國,藉以強化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歐巴馬在每一站的講話,都刻意強調不是針對大陸,但由於他不斷強調「中國」這個元素,反而讓人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歐巴馬此行基本上是籠罩在大陸的陰影之下。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主要是針對大陸崛起的挑戰,而歐巴馬此行,其實也等於再度確認大陸崛起的現實。

 由於戰略的需要,歐巴馬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是力促日本加快有關TPP的談判速度,以便和日本共同主導亞太及東亞區域經貿規則及秩序的制定,並進一步鞏固美日安保同盟。美日這種經貿戰略格局的形成,對大陸構成挑戰,因此,大陸在二○一三年五月就表示,願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考慮加入TPP,今年初更表示,將以開放的態度面對TPP的談判,以便參與亞太及東亞區域規則及秩序的制定。

兩岸關係越緊密 越能提升台灣國際影響力

 長期以來,兩岸互動基本上是籠罩在強權冷戰結構之下,依其邏輯發展進行,而自二○○八年來,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簽署包括ECFA及服貿協議在內的二十一個協議,才算比較有自主性的按兩岸的邏輯來發展雙方關係。不過,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兩岸自覺或不自覺的,也以包括WTO模式框架在內的國際及區域規範秩序做為參照,以便讓兩岸關係能和國際及區域規範與秩序接軌。兩岸關係這樣的發展,不止為亞太及東亞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也一起提升兩岸在亞太及東亞區域的地位及影響力。

 兩岸關係的發展,一方面不能自外於國際及區域規範,另一方面也必須擁有相對的自主性。兩岸必須透過和國際及區域規範相銜接的槓桿,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以國際及區域規範為底蘊,但具有兩岸特色及自主性的雙邊關係。兩岸關係愈能和平穩定及互惠對等緊密的發展,兩岸特別是台灣才能不斷提升在亞太及東亞區域的影響力。

兩岸發展無法自外於全球化

 兩岸各自的發展及兩岸關係的發展,都無法自外於經貿的區域化及全球化。大陸這三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通過改革開放實現的。而改革開放主要的內涵,就是和區域及國際規範接軌。大陸的崛起,主要是通過融入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而實現,從二○一○年以來,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結點。大陸經濟要繼續發展,不可能只靠內需市場,必須繼續融入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中。

 同樣的,台灣的經濟發展,相當程度是透過和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接軌而實現,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更是如此。由於大陸在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角色和重要性將持續發展,攸關世界各國或區域未來的經貿發展。台灣緊鄰大陸,經濟發展也不可能自外於大陸。不管願不願意,和大陸維持或建構緊密互惠的經貿關係,是台灣繼續和經貿區域化及全球化銜接的重要及必要的槓桿。少了大陸這個槓桿,我們不是少了一個軸輪,而是整體經貿軸輪無法平穩運轉。

 我們不需要花費無謂的力氣去爭論,到底是要透過大陸進入世界,還是要透過世界進入大陸,我們和世界的關係,及我們和大陸的關係這兩方面,不是二元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的結合關係,這兩方面互相支撐,互相影響,對我們而言,是缺一不可。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透過全球視野,深刻的認識到,台灣、大陸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是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結點,彼此之間是相互依賴的。

WTO模式對兩岸關係的貢獻

 這幾年來,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除了奠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外,還依托著WTO模式框架。WTO模式框架,為兩岸關係掃除不少經濟及政治的障礙,讓兩岸可以透過九二共識,簽署包括ECFA及服貿協議在內的二十一個協議。WTO模式框架對兩岸關係的貢獻,其實不亞於ECFA,如果沒有WTO模式框架的支撐,兩岸能否透過九二共識落實雙方的經貿關係,實在很難說。

 目前亞太及東亞地區,存在TPP及RCEP這兩個主要競爭性的經貿集團,它們都屬於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一環。而兩岸所簽署的ECFA及服貿協議,也是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表現。如果兩岸經貿關係能透過ECFA及服貿協議運作順暢的話,兩岸可望成為亞太及東亞地區第三個重要經貿載體,而其連動效應,更可以促成更大的華人經濟圈的形成,北連TPP,南連RCEP,並且進一步推進亞太及東亞地區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的發展。

 現在兩岸服貿協議的審議充滿變數,其中除了有恐中反中的元素在內外,可能還與兩岸經貿關係缺乏新的動能有關。為了要為兩岸經貿關係注入新的動能,兩岸有必要依WTO模式框架加入TPP及RCEP,以期能進一步為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掃除更多的政治及經貿障礙,並且提供除了WTO模式框架之外新的TPP及RCEP框架模式,讓兩岸經貿關係能進一步除了和WTO模式框架接軌外,還能與TPP及RCEP模式框架相銜接。若能如此,有了WTO模式框架及TPP與RCEP模式框架的加持,或許也能化解我們內部的反中恐中情結。

發展讓人民有感的兩岸關係

 近些年來,由於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大陸正在崛起,因此,儘管國際社會一方面表示,歡迎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卻也擔心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挑戰既有的經貿區域化和全球化規則秩序的權威。如果兩岸可以依WTO模式框架加入TPP及RCEP,那麼對化解國際社會的疑慮會有很大的幫助。此外,要進一步化解我們內部反中恐中的情結,必須使兩岸關係的發展讓人民有感,將兩岸關係和民本原則結合起來,體現三民精神:為民謀利、佳惠民生及為民所用。

 透過體現三民精神的兩岸關係,可以不斷擴大民眾的參與,接受人民的監督,建構治理結構,並進一步促使兩岸關係朝更完善的民主化方向發展。這種民主化的兩岸關係,是以治理結構為底蘊,它體現的是民本而不是民粹。兩岸關係的民主化機制能更完善更周延,然後兩岸關係的發展,才能真正進入長治久安的階段,而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也才能展現新的局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