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新世代崛起下的兩岸關係●文/范世平(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交流雜誌103年8月號第136期(歷史資料)》

三月十八日的太陽花學運,這些一九九○年後出生的大學生走上街頭,顯示台灣新世代開始關注兩岸事務。但不可否認,他們的思維與看法,與前一輩人有相當明顯的差異。

強烈的國家意識

 三一八學運的口號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這代表兩個含意:一、我們是一個國家;二、有人想讓這個國家消失。

長期政治社會化下的結果

 根據遠見雜誌二○○九年的民調顯示,八二‧八%受訪者認為兩岸是各自發展的國家,比前一年增加了九‧一%。而旺報二○一三年八月的民調顯示,沒去過大陸的台灣人為五六%。這些人沒使用過台胞證,因對兩岸關係缺乏認識,無法感受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的特殊性」;當他們拿著中華民國護照能免簽證的前往各國,更加認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就是國與國關係。對他們來說,「中國,就是和新加坡一樣講華語的國家」。

 特別是台灣年輕人,從小讀的課本,唱的國歌,升的國旗,放的國慶假,都建構他們的「國家意識」與「國家認同」。因此,新生代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是「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我們不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的地方政府;要維持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不要被威權的中共所統一」。所以他們所捍衛的是「民主價值」與「主體認同」。

兩岸不應該是兩區關係

 根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兩岸是在「一個中國」(中華民國)下「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兩區論」關係。但憲法增修條文是一九九一年的產物,隔年兩岸還達成「九二共識」。但上述文件都是這些九○後新世代剛出生時的產物,他們不認為這些老一輩的「共識」,可以決定新世代的未來。這使得三一八學運希望藉由「公民憲政會議」,由下而上的凝聚修憲共識,釜底抽薪的解決此一問題。

 另一方面,三一八學運的產物:民間版的「兩岸協定締結條例」中,強調「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安排兩岸階段性或終局性政治解決」等政治協定,除了有立法院高門檻的決議條件外,還需付諸公投,這使得兩岸日後幾乎不可能進行政治談判。此外,民間版提出兩岸談判是以「台灣中華民國政府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來進行,這使得兩岸關係成為「兩府論」,甚至是「兩國論」。

敢於表達台獨但內容有所變化

 這些參加三一八學運的學生,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剛出生,對兩岸的「嚴峻」情勢既無感也無懼。當民進黨都開始少提台獨之際,林飛帆與陳為廷等「崩世代」卻不避諱的支持台獨,也不認為台獨兩字是負面詞彙。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七月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偏向獨立的民眾近兩年有增加的趨勢,支持台獨的比例達二三‧八%,創歷史新高。顯示隨著老一代的逐漸凋零,支持台獨的民意逐漸增加。

 只是這個台獨,與過去的「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共和國」不同,他們不排斥中華民國這個名稱,但強調主權僅限於台澎金馬,而非整個大陸。因此,此一台獨的意義,與「拒絕統一」及「維持現狀」的界線相當模糊。

北京否定台灣新世代的國家意識

 當前,北京的官方立場仍然堅持「中華民國已經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下的地方政府」,這使得習近平所說的「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同屬一中」,就只是把「一國兩制」換個說法而已。因為這裡所謂的國家,所謂的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中華民國的空間。當北京一切讓利,都是為了消滅中華民國,則台灣新生代自然會認為服貿協議就是「包著糖衣的毒藥」。而大陸目前所堅持的「兩岸非國與國關係」、「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等立場,也與台灣新世代的「國家意識」完全相斥。

(一)北京只願意接受台灣人的「地方意識」

 三一八學運後,習近平在五月七日與宋楚瑜見面,宋提出了「四個體諒」,其中指出「建議大陸多認識與體諒台灣人的台灣意識」。但這個「台灣意識」其實只是一種「地方意識」,就如同香港意識、上海意識。而北京迄今也只願意面對台灣人的地方意識,不願面對台灣人的「國家意識」。

(二)北京認為「兩府論」就是「兩國論」

 對於民間版所強調的「兩府論」,四月十六日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台獨勢力藉兩岸協議監督之名,企圖將「兩國論」和「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塞入法條。由此可見,北京將「兩府論」也視為台獨,似乎只要拒絕統一,就是台獨。

明顯的民主價值

 這些新世代自從懂事以來,台灣已經成功轉型為民主政體。所以由公民直選總統、住民自決、言論自由、多元價值、法治與人權、關懷弱勢,他們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基本價值。

 因此,台灣年輕人無法接受何以大陸仍是一黨專政,無法政黨輪替,也無法透過投票表達民意。雖然大陸經濟發展快速,卻是人治大於法治、人權保障不足、弱勢者上訪無門、政府與公務員缺乏服務精神,甚至還限制香港直選特首。

 其次,大陸的言論自由仍受相當限制。雖然大陸在寒暑假不斷邀請台灣學生赴陸「交流」,甚至是「落地接待」,希望讓台灣年輕人瞭解大陸的進步,並產生「血濃於水」的親近感。

 但台灣學生赴陸後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上不了LINE,也無法在Facebook上打卡,台灣的網站也被封鎖,這對他們來說比沒飯吃還痛苦。加上赴陸交流時言行受限,如果在公開場合講到我國、我們國家、總統、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等字眼時,就會出現「關愛的眼神」;如果進一步「白目」的提到大陸的貪腐問題、民主發展、六四、西藏與新疆、法輪功、香港民主等話題,就會出現「善意的提醒」。這使得台灣學生的言行必須「自我調整」,以符合接待單位「兩岸一家親」的期待,而不要造成對方的「困擾」。也只有回到台灣後,才能真正的「解放」。因此,這種兩岸青年的交流,成果並不明顯。

堅強的台灣人認同

 李登輝總統執政後,「本土化」成為台灣社會與教育的浪潮;到了陳水扁總統執政期間,又積極將「去中國化」列為施政與教育目標,因此台灣這些九○後正是接受這些教育的一代。

 加上中共在國際場域「獨佔」了「中國」此一概念,將中國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讓中華民國或台灣分享此一概念的詮釋權。這使得台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世代,對於「中國」與「中國人」的概念相當淡薄,進而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因此,當前台灣民眾在身分認同上,「台灣人」已經逐漸取代了「中國人」。長期以來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眾,佔絕大部分比例,將近四~五成,但從二○○八年後逐漸下降。反之,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卻持續攀升,二○一四年達到最高的六○‧四%。

 由此可見,隨著新世代的崛起,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增加。但基本上,這個台灣人的意涵,並不是過去民進黨在「大福佬沙文主義」下所稱的台灣人,而是承襲儒家思想,加上各族群與美、日外來文化,所形塑出的「新台灣人」。

對當前兩岸交流的焦慮

 過去以來,大陸在一年內要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紫金山峰會、海峽論壇、和平論壇等大型涉台會議,但這些「菁英活動」,台灣年輕的新生代覺得遙遠。但如今,大陸對台工作要面對的已不是台灣的政商名流,而是一般庶民。過去「由上而下」的宣傳模式,面臨新的挑戰。

 因此當前中共的對台工作開始針對「三中一青」,也就是中小企業、中南部、中下階層與青年學生。陸方希望透過與青年的交流合作,讓他們感受更多的兩岸和平發展紅利。

 基本上,從台灣與新加坡、紐西蘭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來看,既引不起台灣新生代的關注,也沒有任何抗議。但對於兩岸服貿,瞭解的人雖然不多,只因與大陸有關,就面臨強力反彈。此顯示台灣新生代對大陸似乎充滿高度的不信任、威脅感與焦慮,加上缺乏自信,以及「恐統」的政治思維凌駕理性的經濟分析,使得反彈四起。而當服貿被等同於獨厚財團、陸企入侵與貧者越貧時,則北京希望藉由經貿來達成「兩岸同胞一家親」的「以經促政」目標,藉此拉攏台灣新生代,都可能困難重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