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群策群力,共創新局-專訪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施惠芬●文/編輯部《交流雜誌103年10月號第137期(歷史資料)》

新上任的海基會施惠芬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精神奕奕地接受《交流》雜誌專訪,暢談新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肩負兩岸關係的明確使命和願景。

三十四年的公職生涯,施副董事長謹守分際,戮力從公,曾有記者抱怨,在行政院擔任法規會主任委員時,口風太緊。但她以團隊合作的領導力,平易近人的親和力,完成許多長官交付的重任。

人生總在不經意處轉了彎,從公務體系踏入兩岸事務,先是擔任一年半的海基會副秘書長,接著又重回公職擔任陸委會副主委,現在更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雖然兩岸事務專業又多元,但施副董事長願以紮實的步伐,一步一腳印,承接艱難的任務。施副董事長強調,兩岸交流事務,絕非以一人之力能完全勝任,期盼發揮團隊合作力量,在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向前邁進,開創互利共贏的新局。

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您從擔任海基會副秘書長,到今天接下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的重責大任,期間不到兩年,如此短暫時間內轉換角色,外界有些人對於您的兩岸資歷不夠長有些擔心,您如何看待?再者,您認為過去的公務經驗,對於作為海基會談判代表的角色,有何加分作用?

今年九月四日,與主跑兩岸新聞的媒體朋友在陸委會記者室會面時,也有媒體朋友提到類似的問題。面對挑戰時,更在意的是自我的決心。三十四年的公職生涯,歷經多次挑戰,包括擔任行政院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時,需綜整各部會相關業務的協調聯繫意見,提供緊急、重大或個別法律諮詢意見供長官執行決策參考,有時更需站在第一線面對立法委員或民眾,加以曾在海基會服務一年六個月,親身參與兩岸協商、交流與服務,累積跨部會與機關的溝通協調經驗。這些點滴累積的可貴經驗,在長官勸說「多替國家再多做點事」時,讓我毅然決定承接重擔。不可諱言,兩岸交流事務錯綜複雜,絕非以一人之力能完全勝任。未來,期許自己克盡職責,謹守分際,戮力以赴,期盼發揮團隊合作力量,再創佳績。

問:兩岸談判協商議題日趨專業且多元,一個協議可能牽涉到多個部會,面對各部會都有想要達到的目標,取捨之間,在秘書長角色上如何帶領各部會談判代表順利達成任務?

立法院第八屆第六會期甫於九月十二日開議,行政院江宜樺院長在施政報告及備詢時已表示,兩岸在經貿、社會等層面,已建立制度化溝通協商機制,不受個案影響,未來政府仍在「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原則下,務實、穩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在制度化溝通協商機制運作下,任何議題將以專業分工、團隊合作及周全準備為前提,本於「國家需要、人民支持、國會監督」立場,進行完備的沙盤推演及因應措施。簡言之,就是孫子兵法中提到的「知己知彼」、「恃吾有以待之」、「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兩岸協商議題多元,涉及層面廣泛,談判必須團隊作戰。任何議題我方必有一主管機關代表擔任業務溝通的主談人,以九月十日進行的貨貿協議第九次工作會議談判為例,我方主談代表雖為經濟部國貿局楊珍妮局長,但因議題涉及其他部會權責,所以楊局長在兩岸政策及專業考量下,諮詢相關部會意見,綜整談判方案,並與大陸商務部進行多次往來商談。

折衝的過程中,可能有少部分問題無法立即達成共識,但整體而言不影響協議的簽訂,此時依慣例會交由海基會、海協會在兩會高層會談前的預備性磋商中,由海基會副董事長及海協會副會長協商。海基會將在政府授權下,協同各部會談判代表將工作努力達成,我有信心,在專業團隊既分工又合作及做好周密準備下,可以完成政府交付的任務。

問:作為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在代表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時,一方面必須要取得談判對手的信任,另一方面又要謹守我方的談判底線,嚴防洩密,在這之間如何拿捏是一門藝術。您將如何在與陸方建立互信關係及避免國家機密外洩之間取得平衡?

兩岸協商事關全民利益,向來是社會大眾及媒體關注的焦點,因此談判代表無不戰戰兢兢,努力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忠誠度絕對要可以接受考驗。相信談判對手可以理解彼此都有要堅守的立場。我方所有的談判政策、方案都經過政府授權,且在談判桌上打的是團體戰,就兩岸兩會高層會談而言,從工作性商談到預備性磋商至最後的正式會談,皆非一個人就能做決定,更不是即興互動。我認為,談判桌上表達我方立場的態度,在「give and take」間的難處,都要有所堅持及耐心磋商,也是累積贏取對方信任及尊重的方式。談判桌外則儘量避免私下不當接觸,減少洩漏國家機密的機會,也能避免落人口實。

問:太陽花學運後,民間普遍瀰漫著對大陸恐懼、對政府不信任的情緒,影響政府推動兩岸協商。對於重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您有什麼看法?有了服貿的經驗,面對貨貿的談判,政府已經準備好什麼樣的溝通策略,以化解民眾對貨貿談判的疑慮?

為化解社會大眾對貨貿談判的疑慮,以及協商過程的國安考量,政府認為有必要透過更公開透明的程序,來強化國會和社會各界的溝通。因此,政府在現行兩岸條例規範架構基礎上,建構「四階段對外溝通諮詢機制」,分四階段向立法院及社會大眾進行溝通以及諮詢。有鑑於此,行政機關在辦理兩岸制度化協商時,將分別依「協商議題形成階段」、「協商議題業務溝通階段」、「協議簽署前階段」、「協議簽署後階段」等四個階段,向立法院及社會大眾進行溝通以及諮詢,以化解疑慮,並爭取民眾對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支持。

問:您曾任海基會副秘書長,對海基會的業務內容應頗為熟悉,在陸委會與國台辦建立直接的溝通聯繫機制後,對於海基會日後在政府大陸工作體系下的定位及功能,您有什麼看法?針對海陸聯合作戰,您又有何新的想法?

陸委會及海基會均為政府大陸工作體系的一環,陸委會負責政策規劃及跨部會協調,授權海基會進行協商、交流與服務工作。海陸兩會工作內容有極強的關聯性,多年來兩會合作順暢,溝通無礙。陸委會與國台辦建立直接溝通聯繫機制後,對於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交流,具一定指標及意義。先前我擔任海基會副秘書長時,督導兩岸文書驗證、司法文書送達等服務兩岸民眾的工作,經歷數次兩岸協商,也多次陪同林董事長赴大陸交流,深信優質的海基會團隊,具有豐富的兩岸工作經驗,是兩岸交流的一股巨大動力,未來在林董事長領導下,將賡續強化海陸兩會的溝通交流及推展兩岸協商、交流與服務工作。林董事長率領的海基會工作團隊,未來將與陸委會更緊密分工合作,我也將竭盡所能襄助董事長,並扮演好海陸兩會業務聯繫協調之角色,海陸一體,共同努力,相信可以達成歷史使命。

問: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有何期許?再者,目前兩岸之間急需解決的協商議題有哪些?

自二○○八年兩岸兩會恢復協商以來,迄今已舉行十次高層會談,簽署二十一項協議,達成二項共識,三項共同意見,建立良好的協商模式;而陸委會王主委與大陸國台辦張主任在今年兩度會面,使兩岸事務主管機關建立常態聯繫溝通機制,有助於兩會制度性協商發揮更大功能與效益。

貿易是台灣經濟賴以發展之命脈,對外貿易依存度高,政府必須與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協助廠商拓展市場,強化國家整體競爭力。與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同時,亦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FTA,並持續與其他國家商討簽署FTA的可能。ECFA是政府在「壯大台灣、連結亞太、佈局全球」整體經濟戰略下的重要作為之一,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則是ECFA完整版圖中的一部分。兩岸經貿是台灣對外貿易重要環節,無法忽視,但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及拓展,亦須同時並進,以確保台灣的主體性及安全。

若要完成自由貿易協定,除目前尚在立法院等待審議的服務貿易協議亟需儘早生效外,貨貿協議及爭端解決機制均關係民生經濟與未來國家發展,亦亟需完成簽署並儘速生效;而這些協議的簽署及生效,攸關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時程,這些因素將嚴重影響台灣對外貿易的發展,應予以重視。另外,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目前有多個版本在立法院等待審議,希望朝野能共同發揮智慧,儘早完成審議,俾更利後續協議的簽署。

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已進行多次業務溝通,並達成多項重要共識,希望能儘速完成協商,讓海基會能為更多在大陸的國人提供服務。此外,陸客中轉議題對我方航空業具有極大的幫助,急待解決,大陸國台辦張志軍主任來台回訪時已應允要研究促成,希望大陸相關事務部門能儘速做出因應調整。

展望未來,海基會將秉持「篤實有節,循序不輟」的精神,配合政府步調,在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除要確保「對等、尊嚴、互惠」之原則外,更要開創、提升互利共贏之新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