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馬總統國慶文告的民主意涵●文/龐建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交流雜誌103年12月號第138期(歷史資料)》

在「以民主為傲,以台灣為榮」的國慶演說中,馬英九總統強調了台灣的民主建設成就,表達了對香港民眾爭取特首普選的支持,提出了對大陸處理佔中事件的期許,呼籲大陸「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並表示樂與大陸及港澳分享民主經驗。馬總統的說法引起了海峽對岸不太愉快的回應,也在兩岸三地的網路評論上,掀起了陣陣漣漪。

 有許多大陸和香港的網友對馬總統的談話按讚,但也有不少的網友給予負面批評。批評的主要論點之一,就是台灣近年來在政治運作上缺乏效能,「只問藍綠,不問黑白」的社會撕裂,使得政府的諸多決策和施政,陷入對立僵持的局面,既無法化解重大爭議,又拖累了經濟成長。結果,台灣作為第一個進入「民主鞏固」境界華人社會的光芒,因而黯淡了不少。兩岸三地言辭交鋒,激起了一些緊張的氣氛,也燃起了幾許硝煙的味道。

 不過,在大家的情緒比較平和冷靜之後,再來回味馬總統的談話,我們發現,有一些積極正面的意涵其實被忽略掉了,值得我們從同情理解的立場,結合兩岸的實際狀況和未來期許,再做一番解讀。

從國際比較的眼光 看台灣的民主建設成就

 在國家發展比較研究的領域中,台灣的表現,包括經濟的成長和政治的民主化,都曾經獲得高度的讚賞,被視為發展中國家的模範。

 在經濟成長的脈絡上,環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展中國家的行列裡,能夠促成經濟不斷成長,當平均國民所得達到一萬元美金之後,仍然繼續進步,跨越過「中等收入的陷阱」,邁入已開發國家境界的例子不多,台灣和南韓是公認表現最好的兩個範例。

 在經濟成長的勁道各有千秋的同時,台灣比南韓更受青睞的部分是所得分配的相對平均。台灣是很罕見的案例,能夠在一九八○年代中期以前的大多數時段中,伴隨著經濟騰飛而來的,是所得分配的更加均等。這種成長與公平攜手並進的均富型態發展成就,至今仍然是國家發展比較研究上,經常被引用的教案。

 在經濟成長之外,台灣和南韓也是少數在條件比較成熟之後,能夠進一步邁向民主化的社會。對於民主建設的評量,學界一般會用透過選舉和平地完成兩次政權輪替,作為踏入「民主鞏固」境界的門檻。就此而言,台灣和南韓都被認為已經完成了政治體制轉型,進入了民主鞏固的境界,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的佼佼者。

 不過,在國際學界的評論中,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得到了更高的評價,因為,台灣是以比較平順的方式、用比較少的代價,走出了民主化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有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歷程,都難免會出現一些由於民眾爭取權利或在野勢力爭奪權力而產生的衝突,相對來說,台灣的衝突規模比較小,暴力程度比較輕,社會代價的支付也比較少。

 前述這些「台灣經驗」,在國家發展的比較研究上一直廣受好評,所以,馬總統用「以民主為傲,以台灣為榮」作為國慶演說的主題,的確反映了台灣經驗曾經有過的輝煌燦爛。

近年來台灣發展建設所遭遇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輝煌燦爛的台灣經驗,在邁入廿一世紀之後,開始出現陰影。先是從一九九○年代末期開始,台灣的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遭遇了瓶頸。在此之前,一九九三年四月的「辜汪會談」,原本為海峽兩岸開啟了互利雙贏的合作契機,「亞太營運中心」的構想更提出了利用大陸廣大腹地和豐沛生產要素的系統性規劃,讓台灣成為大陸接軌世界的門戶,以及世界進入大陸的跳板。如果台灣當時能夠順勢往前推進,台灣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將可依託在大陸迅猛的成長力道上,水漲船高。

 可惜的是,前總統李登輝在一九九六年九月「全國經營者大會」上,反對以大陸作為腹地的「亞太營運中心」構想,要求台灣的企業界「戒急用忍」。其後,在陳水扁擔任總統的時期,雖然曾經有過「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倡議,但隨即轉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退縮。官方政策對大陸「鎖國」的結果,是台灣的經濟成長從亞洲四小龍的龍頭一路下滑,淪為四小龍的尾巴。

 二○○八年政權再次輪替,在馬英九總統的領導下,海基會與海協會重啟協商,透過ECFA的簽署為兩岸的經貿往來建立了制度化的架構,為台灣的經濟繁榮帶來了曙光。然而,二○一四年三月發生的太陽花學運,使得台灣社會的「恐中」氛圍驟然升高,造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遲遲無法實施,還拖緩了《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談判,兩岸進一步的經貿交流躊躇不前,台灣於是只能繼續在「悶經濟」的困境中掙扎。

 值得慶幸的是,儘管台灣的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遭遇到瓶頸,台灣的民主化步伐還是穩健地向前邁進,「用數人頭來代替打破人頭」的遊戲規則深入人心,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在台灣,再嚴重的政治紛爭或社會對立,都可以有一個不需要流血的解決途徑,就是定期舉行、全面開放、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選舉。這種成就,如同馬總統所說,值得大家引以為榮。

對自由民主體制的反思

 當然,台灣的民主建設成就固然值得我們引以為榮,但也有需要我們警醒惕勵之處。事實上,就算是在民主先進的國家,近年來也出現了不少對於自由民主體制進行反思的聲音。

大致說來,反思的第一種聲音認為,自由民主體制已經出現了治理的困境。自由民主體制的哲學基礎是提倡個人權利不容侵犯的自由主義,這種主張如果缺乏節制,很容易流為不顧大局的自私心態。在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中,政客們為了爭取選票,常常推出「免費午餐」式的政策來討好目標選民,近年來,歐美國家因而出現了「寅吃卯糧」的窘況。在國家的治理上,右派的政黨主張減免稅賦以刺激經濟,卻不敢減少社會福利;左派的政黨強調社會福利以照顧弱勢,卻不敢增加稅賦。結果,就是國家債務不斷積累,透支未來見不到底,衍生出歐債危機和美債風暴,拖累了全球經濟。

 反思的第二種聲音指出,選舉制度有背離「選賢與能」基本作用的趨勢。現在的選舉,越來越專業化和商業化,各種競選顧問公司紛紛冒頭,選舉掮客活躍穿梭,形象包裝和輿論操控的技法更是層出不窮。在選戰中,有的候選人砸大錢,有的候選人走偏鋒,民眾往往被各種虛假的形象和錯誤的訊息玩弄在股掌之間,做出不見得明智的選擇,投下眼睛並不雪亮的一票。結果,就是人民無法選賢與能,政治難以清廉有為。

 所以,有些學者認為,民主制度的運行需要擺脫一味伸張個人權利的思維,導入重視他人權益的社群主義政治文化。更激進的人士則主張,只有放棄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的境界中,才能讓人們站在更平等的立足點上,以更均勻的資源擁有,來實現公義社會中真正的民主。這些批評或許不完全公允,然而,對於台灣的民主現況和發展方向,我們的確需要做類似的反思。

對兩岸民主前景的期許

 從反思的立場來審視目前台灣的民主表現,我們必須坦然面對一項事實,那就是受困於藍綠對立的社會撕裂,台灣的民主建設成就正在內耗中不斷磨損失色,讓民眾對政治失望。調查研究顯示,台灣的民眾對於既有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的信任度與支持度都不高,這種對政治冷感或反感的情形,需要我們認真看待,不要讓台灣的民主向下沉淪。

 不過,平心而論,台灣的民主建設成就雖然因為對立撕裂而失色不少,卻還是對於大陸的未來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從人性的自然需求來說,正在全面邁向小康社會的大陸,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要求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呼籲,台灣相對平順的民主化經驗,仍然可以提供大陸作為參考借鑒。

 有如馬總統所說,民主的發展沒有公式,憲政制度也難以移植,大陸的民主建設可以有自己的主見,走自己的道路。但是,我們相信,在追求民族復興的大業上,大陸方面應該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堅持中庸之道,以台灣民主的正面啟迪為師,負面教訓為戒,走出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化之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