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北京APEC會後的兩岸關係路線圖●文/李孟洲(投資中國信息網社長)《交流雜誌103年12月號第138期(歷史資料)》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二○一四年年會,以及非正式領袖高峰會,於十一月五日至十一日在大陸北京市舉行。此乃該項年度盛會十三年來首度在大陸舉行,也是我方領袖代表初次登陸參與APEC「頂層交流」活動,因而這次會議對兩岸關係頗具里程碑意義。

充分呈現當前兩岸大局

 這是一場國際性的經濟合作會議,在大陸舉行,又難得有兩岸高層同場與會及當面交流;此三大要件的同時匯集,使各方可以用更寬廣的視野,和更深刻的尺度,去檢視當前兩岸關係的態勢和底蘊,並由此描繪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路線圖,當然也得以從中發現一些潛在的「路障」,讓兩岸雙方有機會預籌解決方案。

 從兩岸關係角度來看這次APEC北京會議,最重要的觀察點,是十一月九日下午舉行的「蕭習會」。我方領袖代表蕭萬長,和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進行會談,過程雖然只有三十分鐘,卻充分呈現了當前兩岸關係的大局,以及雙方政策思維的異同。

 會談最重要的成果是,雙方重新確認了一項「最大公約數」,就是「九二共識」的政治原則。這表示兩岸都珍惜近年兩岸關係發展成果,也共同體認到未來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性。

 九二共識的核心概念是「一個中國」,亦可聯結我方的「各自表述」主張,是當前台灣社會最能接受的兩岸政治原則。但無可諱言地,今年以來,因受一些負面事件的衝擊,九二共識曾經蒙上陰霾,其作用有所減損。幸好經過這次北京APEC的「蕭習會」,它又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力引擎」。

雙方考量重點有所不同

 但是,在這個共同基礎上,兩岸雙方的政策考量重點卻有所不同。台灣方面,是希望儘速打造兩岸經貿的「升級版」,也就是早日促成兩岸經貿和國際經濟相聯結,大陸方面則是期盼兩岸先強化政治互信,並著重於擴大和深化雙方的交流。

 換言之,台灣方面期盼,在當前逐步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的同時,也能「走出去」,參與國際上的區域經濟整合。而大陸方面,則把兩岸雙方政經關係的強化,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台灣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之事。

 譬如,蕭萬長在這次蕭習會中發表談話的最大亮點,是提議「打造升級版的兩岸經濟關係新架構」,以促成兩岸追求可長可久、互利雙贏的共同願景,其中並列述三大努力方向,第一項就是「致力構建共同參與區域整合的新機制」;所說的區域整合,即國際上的區域經濟合作。而這也是政府當前在兩岸關係發展上的主要訴求。

 不過,習近平這次發表的談話,卻是比較強調兩岸政治互動的穩健,顯然將此作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首要事項。因為,習近平這次談話的「開宗明義」,就是強調雙方要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建立並持續增進互信,以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和良好勢頭。習近平並主張,兩岸要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他另以「堅定信心,增進互信,相互尊重,良性互動」十六字箴言,作為兩岸關係發展願景。這些表述都有濃厚的政治意涵。

有助重回穩健發展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具指標性的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之此次會談新聞稿,著重描述了習近平的談話,至於其對蕭萬長的談話,報導段落則甚為簡略,特別是對蕭萬長「共同參與區域整合」的提議,是完全不報。這顯然反映出中共當前對台政策內容的「輕重緩急」,其和台灣方面的設想,並不完全相同。

 無論如何,蕭習兩人分別發表的上述談話,的確有各自的考量背景。先看習近平的談話,很容易察覺到,顯然是針對今年以來「比較動盪」的兩岸關係而發。直白地說,今年以來,我方的兩岸事務層面,鬧出一些「風波」,像反服貿學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時遭到某些團體激烈抗爭等。這些事件,觸發了大陸方面的「政治敏感」,大陸因而對台提高了「政治警覺」。

 九月二十六日,習近平於北京會見台灣訪客,重新強調了大陸對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我政府立即提出不同看法,加以回應,兩岸關係因此起了一陣波瀾。如今,習近平在這次北京APEC「蕭習會」上的談話,雖仍有「針對」以往事態的意味,但更有「積極前瞻未來」的意向,有助於兩岸關係重回穩健發展之路。

我方參與國際經濟有緊迫感

 至於蕭萬長這次的談話,則充分反映了我方「全方位」開拓對外經貿格局的強烈意向。我方熱切期盼,在當前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已成形的情況下,能儘早參與國際上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因為這種經濟整合行動,目前正風起雲湧,台灣若無法參與,恐將坐失海外大片市場。更何況,這次APEC北京會議期間,大陸和韓國共同宣布,其雙方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已達成協議,將擇期正式簽署。這件事更加大了我方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緊迫感。

 但無可諱言地,大陸在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方面,發言權甚大,台灣若要參與該項整合,勢必要與大陸取得一定的「協調」,否則會事倍功半。蕭萬長把此一事項,作為「蕭習會」的談話重點,完全符合我方當前政策的主要取向。

 而且,這次APEC北京會議,彷如一場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比拼」,兩個籌建中的經濟整合重要組織,都藉此場合各自造勢及展現實力,形成了相互較勁的態勢。在這樣的氛圍下,我方在此次會議上,大力爭取參與國際區域經濟整合,實相當合乎時宜。

FTAAP和TPP互別苗頭

 上述兩個區域經濟整合組織,一是大陸強勢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二是美國大力倡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FTAAP預定由APEC的二十一個會員體合組而成,包括美國,但因該等會員體大多數在東亞(包括台灣),所以大陸有主導地位。而且,FTAAP與另一個籌建中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有著很大的交集,因為RCEP是以東南亞為基礎,大陸也是主導者。

 至於TPP,預定由約二十個成員組成,都是在太平洋兩岸的經濟體,也大都是APEC的會員;其最大特點是未把大陸納入,後者也未表明參與意願。因此,美國領頭的TPP,被國際普遍解讀為「制衡中國」的工具。

 這次APEC北京會議期間,大陸和美國果然為此公然交鋒。大陸主要領導人在會上一再強力發聲,為FTAAP造勢,並提出FTAAP逐步推動落實的具體行動方案,以及其於二○二五年完全實現的明確目標。對此,美國在此次會議初期,反對立即啟動FTAAP的籌建程序,主張先推動落實TPP,其與大陸立場之差異,是「涇渭分明」。除此之外,美國更趁這次會議,和預定參與TPP的部分經濟體,進行雙邊或多邊的會商,以充分凸顯TPP的聲勢。

 然而,這畢竟只是大陸和美國的「互別苗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所以,這次APEC北京會議開到最後,TPP和FTAAP並沒有相互取代,兩者都還在各自原來的軌道上向前行。

 只是,大陸這次藉「主場優勢」,加上精心的國際戰略操作,為FTAAP爭取到比較「折衷」的安排。本次會議對於FTAAP議題之討論結果,雖未形成FTAAP完全實現的「時間表」,但卻通過了FTAAP推動的「路線圖」,其中第一步,是啟動該組織組建的戰略研究,並於二○一六年底前報告研究成果。這表示FTAAP之組建,已經正式提上議程。

必須先完成ECFA建構

 從當前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格局來看,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路線圖也很清楚,應將發展主軸鎖定「兩岸一起參與國際區域經濟整合」,否則,台灣的對外經貿格局將被嚴重限縮。而且,在大陸擔當區域整合主角的情況下,台灣卻被攔阻於區域整合的門外,此種「失衡」態勢下的兩岸關係,也很難穩健發展。

 所謂「兩岸一起參與」,真正的意涵是,台灣若要參與國際區域經濟整合,一定要先「理順兩岸關係」,再和大陸協調並進。此一重要事項之推動落實過程,就是一套循序漸進的路線圖,其中的當務之急,是加速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相關建構,以奠定兩岸關係發展的經濟基礎。為此,立法院應儘早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以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與此同時,兩岸雙方宜加速洽簽貨品貿易協議及爭端解決機制協議,以早日完成ECFA的全部「圖譜」。

「馬習會」可以此為主題

 在ECFA建構完成的基礎上,接下來,大陸應該主動邀請台灣,成為FTAAP組建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並引介台灣成為RCEP的新成員。

 至於美國主導的TPP,台灣也有必要爭取加入,只是在當前國際現實下,這件事需要兩岸高度的政治互信作為「鋪墊」,以免陷入大陸和美國「兩強爭鋒」的漩渦之中,讓台灣動彈不得。

 為了大幅提高彼此的政治互信,使台灣得以參與更多的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兩岸最高領導人有必要見面會談,形成共識。目前外界期盼的「馬習會」,其實很適合在二○一五年舉行,且會談主題可以設定為「兩岸充分建立政治互信,一起加入國際區域經濟整合」。

 果能如此,馬習會將會是兩岸關係發展路線圖中的最亮點,而兩岸關係也將因此而豁然開朗,並可望為雙方創造最大的共同利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