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和平穩健 積極前行《交流雜誌104年2月號第139期(歷史資料)》

二○一五年,新的一年才剛揭幕,當人們多數沉浸在歡樂的新年節日氛圍時,世界局勢仍舊承襲著去(二○一四)年動盪波瀾快速開展,此時,新的歷史篇章正要寫下。

一改過去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大陸在國際事務扮演的角色愈發鮮明,在外交、經濟、軍事等各領域積極佈局,包括宣布「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及「一帶一路」的雙翼經濟策略;在永暑島填海造陸成為南沙第一大島、在南麂列島興建軍事基地;中資港企承建的尼加拉瓜大運河於去年十二月開工動土;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馬杜羅因國際原油價格重挫而於今年一月六日赴陸商談資金援助;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預定於今年正式簽署等,明顯可見大陸在實現「大國夢」目標的執行力度更加強悍,行動措施也更加強勢。

面對大陸迅速的崛起、積極的全球佈局下,處於國際優勢地位主要強權─美國,也進行一連串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策略回防,展示其重返亞太的決心與魄力,包括提供緬甸一.七億美元經濟援助並支持擔任二○一四年東盟輪值主席國;去年四月和菲律賓簽署《加強防禦合作協議》;七月承諾「美日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台;十二月二十九日美日韓三國簽署《美日韓關於朝鮮核武與導彈威脅的情報交流協議》備忘錄,強化其亞太同盟的聯繫;加速推動「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等,亦可清楚發現美國重返亞太的決心與行動。

另一方面,在強權國家多方角力、亞太地區關係微妙變化之際,各國依舊積極洽談區域經濟合作機會,以降低關稅、拓展市場、增加就業機會等方式,期望有效維持或提升整體經濟成長。在面對大陸的崛起、亞太情勢的拉鋸以及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競合關係中,台灣該如何因應未來可能被邊緣化的危機?

台灣是個民主社會,教育的普及使得人民有能力取得多元訊息,透過各種媒體載具發表自由的言論,這是我們可以自尊又自傲的社會力。然而,這種社會力也是雙面刃,多元的訊息或者繁雜瑣碎、或者缺漏偏頗,自由的言論可能掛一漏萬、可能囿於成見,如此一來將導致政策推動時無法凝聚共識,產生不必要的憂心與誤解,輿論的發酵造成更多的爭議與衝突。從去年年底的九合一選舉結果,反映了民眾(特別是青年世代)對政府政策的部分疑慮,也彰顯出政策需要取得多數民意的強力支撐才能行穩致遠。

在各國合縱連橫的複雜關係及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中,我們必須以審慎的態度關切國際情勢發展,以謙卑的態度學習他國成功經驗,以理性、務實的態度結合產官學界的共識、強化政府及人民的互信關係、尋求全民有感紅利共享的行動策略,和平穩健地尋求台灣經濟發展新定位─這將是我們今年必須面對的現況與挑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