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膽開放才能「全民有感」◆文/龐建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教授)《交流雜誌104年4月號第140期(歷史資料)》

自馬英九總統於二○○八年五月就任後,兩岸關係明顯改善,這七年來,透過二十一項協議的簽署,尤其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推動,為兩岸交流奠定制度化的基礎,開闢了可長可久的路徑方向,兩岸關係本應平平順順地不斷開展。

不幸的是,近一年多以來,尤其是二○一四年「三一八」學運之後,波折橫生。除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立法院卡關之外,《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和《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立法進度緩慢,同時,《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也遲遲未能談成。如果這種原地踏步的情形不能早日突破,台灣的後續發展恐怕難以樂觀,以下謹從比較宏觀的角度提供一些析論。

大視野下的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是世界大政經秩序的一環,對於兩岸關係的理解,需要採取比較寬廣的視野,並掌握住兩個基本的分析脈絡,就是全球化和區域整合。先談全球化。資通訊和運輸科技的進步,加上世界貿易組織(WTO)這類制度的出現,使得全球化成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世界潮流。這股潮流體現在經濟面向上,就是跨國的生產與消費越來越普及,任何產業或企業想要成長茁壯,都必須在全球性的平台上尋求具有競爭力的要素組合,並且讓產品能夠賣到世界各個角落。全球化的競爭同時突顯了經濟體規模大小的重要性,大型經濟體比較容易藉由本身的條件和市場規模來支撐產業發展,小型經濟體就必須投注更多心力在境外尋找資源和商品銷路。

再談區域整合。全球化制度安排的推進,原先是以WTO作為主要的舞台,但是,利益紛歧和人多嘴雜的情況下,這條路徑頻頻受阻。於是,由鄰近國家透過雙邊或多邊協商,在WTO既有規則上加碼,先行先試的動作興起,使得區域整合成為全球化的另外一種推進形式。這個地球上因而形成了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南方共同市場和東南亞國協加一(大陸)等等比較重要的自由貿易區域板塊。

在全球化的脈絡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產品供應鏈呈現跨國性的組合,企業必須設法在這些跨國供應鏈中卡位,才能生存,否則,就難以成長,甚至於會被淘汰。在區域整合的脈絡中,受到制度導引和成本考量的趨使,則是越來越多的產品供應鏈在地理分布上走向區域化,使得加入區域生產網絡成為產業發展的不二法門。從全球化和區域整合這兩大脈絡來看兩岸關係,我們會發現,台灣和大陸加強經貿往來,不僅順理成章,而且至關重要。 台灣的經濟規模不大,無法靠本身的條件和市場規模來支撐產業發展,順應全球化和區域整合的潮流,善用境外的資源,將本身的競爭優勢鑲嵌進區域化的跨國產品供應鏈中,是本來就該走的發展道路。多年來,透過結合海峽兩岸的資源,形成優勢互補的組合,許多台灣企業因而能夠發揮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與其他企業一較長短,為台灣的經濟注入活水,讓台灣能夠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挑戰中維持成長的動力。如果不是台灣的企業家能衝敢闖,善用大陸元素,不斷開拓商機,台灣的處境將令人不敢想像。

「三一八」學運的迷失

事實上,兩岸經貿往來曾經長期受到壓抑,在馬英九總統就任前,兩岸之間有著太多人為的障礙,造成兩岸關係進程嚴重落後。從李登輝時期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時期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都增加了兩岸經貿往來不必要的成本,限制了兩岸優勢互補的發揮空間,流失了不少兩岸攜手卡位乃至於主導產品供應鏈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ECFA的推動其實只是在為兩岸經貿落後的進度補課,而且還有很多課沒有補完。

「三一八」學運發生以來,反對或質疑兩岸進一步往來的人士宣稱,政府原先表示實施ECFA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重大利益,可是,從二○一○年六月簽署該項協議以來,台灣並未明顯受益,所謂「和平紅利」,大多數民眾無感。更有甚者,兩岸經貿往來的果實,落入少數人手裡,加大了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成為台灣社會不平等的幫凶乃至於主凶。因此,沒有必要再推進兩岸的經貿往來,甚至於應該把門關小,採取更嚴格的限制,減少對大陸的依賴,以防止「黑洞效應」或者「木馬屠城」。這些說法描繪了部份事實,卻找錯了問題的因由,更提出了錯誤的對策。

首先,ECFA簽署至今,創造「和平紅利」有限,台灣並未明顯受惠,的確是事實。然而,此乃因為ECFA只是一個頂層設計,它的功效需要靠依此規劃的實質性協議,像《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和《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等等來落實。伴隨ECFA一起的降稅早收清單,其涵蓋的項目只占台灣國際貿易商品分類表的百分之六.二,效果當然有限。所以,要想見到ECFA為台灣帶來比較明顯的經濟利益,就要趕快實施服務貿易和貨品貿易協議,在兩岸之間大範圍和大幅度地開放市場與降低關稅。

其次,兩岸經貿往來的果實分配不均,造成台灣社會分配惡化的說法,雖非無的放矢,卻流於以偏概全。兩岸經貿往來對於台灣社會分配的負面影響,其實是全球化之餘,「贏者圈」對上「輸者圈」的共通現象,舉世皆然,不獨兩岸。要想減少這種負面效應,不但不能把門關小,還要把門檻降低,把門開大,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進入兩岸經貿往來的「贏者圈」,把「和平紅利」做大,讓台灣實質受惠。然後,透過政府的重分配政策以有餘補不足,讓「輸者圈」的人也能夠分享到兩岸經貿的果實。

務實開放才有出路

至於「黑洞效應」或「木馬屠城」的憂慮,則充分曝露了反對者退縮自閉、不肯面對現實的心態。兩岸交流固然需要一定的風險意識,注意可能的威脅,但不必疑神疑鬼,看不到機會之所在。除非打定主意要推動台灣獨立,否則,「機會極大化,威脅極小化」乃是海峽兩岸相處之道。在可見的未來,大陸應能維持相對優異的成長動能,只要跳脫退縮自閉的心理牢籠,崛起的大陸將意味著無窮的機會,有志有識的人,會把握機會乘勢而起,不會昧於大勢抗拒逃避。

展望全球大勢,基本的演進脈絡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歷經二○○八年金融海嘯洗禮之後,大陸崛起的態勢底定。雖然大陸方面一再宣稱,本身是「大而不強」,也不樂見世人將「G20」化約為「G2」,但是,大陸成為世界經濟成長主要的火車頭之一,是不爭的事實。在區域整合的脈動上,大陸更展現了主導的架勢。由大陸領軍的東亞區域生產網絡(包括大陸、日本、南韓、台灣和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是目前世界上參與成員最多,生產品項最全,成長速度最快的區域板塊。面對這個大環境,台灣該何去何從? 任何一個願意面對現實,不抱政治偏見的人都會發現,兩岸地理距離鄰近,語言文化相通,要素稟賦有著一定的互補性,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道理至明。事實上,在經濟規律的導引下,兩岸之間已經形成了許多產品供應鏈上環環相扣的關係,脫離了這些連結,台灣將從許多產業發展的行列中掉隊落伍,淪入邊緣化的歧途。

台灣切莫自甘落後

今天的大陸,積累了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能量,早非吳下阿蒙。以龐大的市場規模作為後盾,大陸正邁開創新的步伐,要打造自主的產業鏈,並且在新興科技的開發和應用上,有著十分亮眼的表現。這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是任何有點眼光和志氣的人都不會放棄的,更何況台灣有著比別人更好的機會來開拓利用。我們相信,真正愛台灣的人,會大膽地在兩岸之間採取務實開放的作為,將「和平紅利」做大,讓台灣的老百姓有感。 台灣本來可以藉由推動ECFA取得先機,連結大陸,布局全球。太陽花學運所掀起的「恐中」和「反中」氛圍,不僅讓兩岸進一步的經貿往來卻步,也造成了台灣在全球化和區域整合的道路上不進則退,日趨邊緣化。華爾街日報的社論曾經以《台灣自甘落後》為題,形容台灣空轉內耗的窘境,我們希望這只是短暫的波折,不是可悲的宿命,台灣切莫自甘落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