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灣文創點燃大陸老山村新活力◆文/莊舒仲《交流雜誌104年6月號第141期(歷史資料)》

大陸各地許多如詩般美麗的傳統村落,因人口外流,拉大城鄉落差,面臨存亡危機,因此喊出了「新農村經濟」、「美麗鄉村」等農村再造新觀念,希望藉由發掘農村景緻與特色、特產,活絡地方經濟活動,為農民創造綠色財富。

位於武夷山南麓的福建泰寧縣的李家岩,是這場鄉村翻轉運動中,被視為改造標竿之一的村落,當地政府找上在台落地生根的大陸藝術家宓雄合作,展開以「經濟加值」做內涵,藉著兩岸文化和思維差異碰撞出的「文創」火花,點燃老山村的新活力。

邱羽伶和劉江明,是宓雄找來改造山村,擁有旅遊和室內計設經驗的台灣新生代。揹著大行李,轉乘飛機、動車(速度更快的火車,大陸專有說法)和巴士,兩位台灣九○後青年,花了整整一天的交通時間,進到了大陸福建省山區的泰寧縣,在這個與他們故鄉生活形態、地理環境完全不同的農村,踏出人生首度參與兩岸社區營造的第一步。

改造農村 堅持台灣思維

「美麗鄉村」計畫,概念就像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福建泰寧的十多個計畫示範區其中之一。這次企劃的「耕讀李家」總體營造,重點放在農村結合周遭丹霞特殊地形,以及凸顯當地人文歷史和田園風光,以農耕體驗和走讀文史,發展文創觀光吸引遊客,振興當地經濟。

邱羽伶和劉江明的工作目標明確,但做的事卻很多元,不僅要為農村設計路牌、視覺系統規劃,為當地民宿加入新計設元素,就連民宿的經營觀念和行銷,也包涵在內。此外,在村落各個景點上,兩人也設計不少畫龍點睛小公設,像是草棚、桌椅、吧檯、小商店等,添加更多休閒氣氛。

邱羽伶指出,台灣的東西,對當地農村存有新鮮感。她舉例,像社區品牌「耕讀李家」,就採用繁體字,凸顯當地曾是李春燁、朱熹等歷史名人隱居耕讀的豐厚文化底蘊;英文命名,不採直譯,改用李字加上烏托邦,變成L'epotia,沒想到當地人都沒反對,反而覺得有意思。

不過,台灣的想法,在大陸並非照單全收。劉江明說,為農民民宿改造時,利用當地的竹子當材料,設計了竹編吊燈,但農民習慣用壁燈,不習慣吊燈,直到來訪朋友都說好看,才接納這些設計,有了這次經驗,農民在裝修自家的民宿時,會主動徵詢劉、邱兩人意見。

「就地取材,最低成本」。邱羽伶說,社區改造初期示範,主要從衛生整潔做起,先給遊客有個好印象,畢竟還沒先賺到錢,就要農民砸錢投資,風險太大。

為了行銷改造後的泰寧,兩人還設計文案、美工、拍照片,運用數位傳播科技和網路社群幫村子行銷,在微信、社群網站分享改造前後差異,引發網友熱烈回應。行銷帶來好人氣,激起不少做民宿的農民興趣,紛紛跑來「搭便車」,拜託幫忙一起宣傳。

至於成效如何?邱羽伶指出,「過去來泰寧遊客人數,假日頂多一、二輛遊覽車,改造後,遊客增到四、五輛遊覽車,連小客車也有四、五十輛」。

從漠視到肯定 年輕人用專業說服

從「當初農民壓根認為我們是來玩的,談起正事,連搭個話都不想理。」年紀僅二十四歲的邱羽伶和劉江明坦承,可能外表太過年輕,一開始當地人並不認同他們的專業能力,內心倍感挫折。

為了化解居民的疑慮,觀察環境周遭幾天後,劉江明請人騎著機車,載他到拆遷留下的廢棄農舍,搬回一堆村民認為是「垃圾」的廢棄木料,「很多村民看在眼裡,覺得我的行為很愚蠢」。劉江明笑說。

不過,當劉、邱兩人像變魔術般,以回收物資、木料,搭建豐富藝術人文味道的工作室和家具,才讓農民心服口服,瞭解文創巧思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更對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環保觀念,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地方政府也依樣畫葫蘆,「山寨」了一間,充當臨時辦公室。

不到半年時間,兩位台灣年輕人,靠著耐心溝通,以及文創實力,終於說服農民相信,台灣來的孩子,真的有兩把刷子。邱羽伶說,村民以前見到我都會問:「小邱,你要去哪裡玩」?現在見到我,問話差不多,但最後「玩」字,換成「忙」字。

生活也要學習 相互適應飲食

不光在工作,就連吃,也讓習慣清淡口味的台灣九○後,花了不少力氣溝通。邱羽伶表示,泰寧這邊農民煮菜偏好重油、重鹹和重辣,飲食口味不同,剛來時很不適應,加上當地缺乏物資,自己想換口味,也找不到地方買吃的。

而且,要求少放點油和鹽的建議,農民也無法接受。劉江明坦承,即便告訴他們這樣吃比較不健康,有時還會踼到鐵板。村裡的老先生、老太太會回你一句,「我這樣吃,都吃到這把年紀,哪裡不健康」?

為了化解在吃這方面的僵局,兩人改變戰略,趁著聊天時,以開玩笑的輕鬆口吻,介紹台灣菜肴烹煮技巧,婉轉溝通,甚至用「油少一點」可以省錢等方式,慢慢改變村民對口味要求上的不理解。「煮菜時,現在會留意調味輕重,但農民自己吃的,還是會加鹽、加辣」。

用心對待 待客有如家人

剛接觸時,大陸農民眼中的台灣年輕人,也存在著過度的想像,認為從台灣來的,多半會帶著所謂「高端、大氣、上檔次」,俗稱「高大上」的氣息,互動多了,才明白,邱羽伶和劉江明沒啥架子,很好相處。

對於大陸人,邱羽伶坦承也會有刻板印象。剛來泰寧,總覺得農民較缺乏文化,衛生習慣不好,吐痰、嗓門大,吃飯不用公筷,真的不習慣。後來才卸下心牆,學著用農民的角度思考,接納和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也看到農民熱情和待人真誠的優點。

回憶印象最深的互動經驗,邱羽伶說,大概就是環繞村子瞭解環境的時候。「一趟七.五公里路程,走到哪都有村民會打招呼,即使言語不通,聽不懂老奶奶福建的方言,但從他們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卻能感受真誠與熱情」。

泰寧農民熱情到什麼程度?邱羽伶舉例,早上出門沒有帶傘,晚上下雨了,農民會走半個小時路程,專門為她送傘;甚至,工作晚了,誤了吃飯時間,也會擔心直問,「要不要送飯過來」?劉江明也說,出差回來,直叨唸說瘦了,還特別煮了雞湯。「簡直把我們當成自家人看待,好窩心」。

小朋友也一樣,房東親戚的小女娃,混熟了後,只要看到邱羽伶回來,就會抱著她猛親臉,連二歲小娃娃,也會在她下班時間,跑到門口等她,只為了跟他打招呼,碰到出差,等不到人,小朋友還會到她的住房敲門找人。

不過,農民和當地政府人員熱情,有時真讓他們招架不住,連婚姻都要插一腳,個個搶著介紹男女朋友,要他們別回台灣,直接在農村「落地生根」。

再往湯川 複制泰寧經驗

最近,劉江明又被安排前往福建另一個山區,協助湯川鎮改造社區,他形容,這個地方的海拔高度近八百五十公尺,但氣候有如台灣的阿里山,比泰寧距離更遠,還要再搭三、四個小時公車才會到達。

或許因為背後還有一群設計、企業、農業和活動等專家支援,加上有了泰寧經驗,雖然又要重頭做起,但劉江明並不擔心,適應和融入環境很快,且更勇於表達個人理念和想法,即使常常和當地官員開會到半夜,甚至凌晨,「可能因為懷著為台灣文創經驗發聲的成就感,讓我不覺得累」。

湯川鎮地方政府原本只想弄個「蔬菜迷宮」搞搞噱頭,吸引旅客,但劉江明代表的文創團隊卻給了「舒活湯川」整套主題行銷概念,把思路重新包裝、定位,將五形八卦概念融入蔬菜迷宮,把不同蔬菜和植物依雜糧、藥用、觀賞、水生和瓜果等進行分類,在遊樂中也富含了教育、科普知識。

同時,劉江明還結合當地特色物產,如蔬菜、金銀花、楊梅、小筍等,製做成農產加工品或供遊客手做茶包等方式販售,這些點子,也讓地方政府,將原來幾十萬人民幣的預算提高十倍。

「以前,農民種菸葉,只知道製菸,但他們沒想過,還能拿來做手工皂」。劉江明表示,目前試著將食用玫瑰加上香草,發展出手工皂、乾燥花等不同文創品。這次他扮演技術和概念轉移的角色,先輔導當地公務員成為種子講師,再延伸到農民。

不僅如此,地方政府看到成效,五月八日在廈門舉辦的旅遊博覽會,特別免費提供二十平方公尺大小攤位空間,讓他們好好展示農村改造成果。「在會場,這樣攤位的租金,至少要好幾萬人民幣」,劉江明語帶自豪地說。

付出越多 成長越豐收

回想半年來在泰寧的工作、生活點滴,邱、劉二人有感而發表示,「付出越多,成長也越豐收」。他們從農民學到在地客語、文史、農耕知識和待客熱情,也盼能分享自己的台灣經驗和所學,幫助大陸農民改善農村生計,種下希望。

半年來的貼近觀察,大陸市場規模和公務人員做事態度,都帶給邱、劉強烈震撼與壓力。「政府年輕的公務員很有衝勁,也願意投入,學習心態飢渴,模仿能力又強」。劉江明強調,過去對大陸公務員的刻板印象,完全打破、改觀了。

「在這裡做事壓力不輕,必須不斷充實自己,不然很快就被趕上」,劉江明坦承,來大陸這半年,比在台灣工作兩年,成長還要快許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