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吳念真「台北上午零時」真實情感啟發大陸◆文/愛思德《交流雜誌104年6月號第141期(歷史資料)》

看準大陸市場商機,台灣劇團紛紛在大陸布局。繼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全民大劇團等中大型劇團計畫性在大陸駐點或巡演,成立二十二年的綠光劇團,也於年初首度進軍大陸,以台味濃濃的「人間條件」系列第三集「台北上午零時」試水溫,果然沸騰當地觀眾,流淚直呼感動。

訴說小人物情感 大陸想學習

由著名編劇、導演吳念真創造的「人間條件」系列,向來是綠光招牌。吳念真坦言,多年來許多大陸傳媒集團、劇院都向「人間條件」招手,希望來陸巡演,他都沒下定決心,直到被北京世紀華鵬文化傳媒總經理汪鵬飛誠意打動。

「『人間條件』系列真太好哭了!」汪鵬飛說,吳念真曾擔任「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等台灣殿堂級電影編劇,近年出版的「這些人,那些事」也在大陸狂賣,在當地文藝青年圈地位很高。身為吳粉,他對吳念真編導的「人間條件」系列當然也很注意,飛到台灣現場以及觀看DVD多回。

汪鵬飛認為,「人間條件」系列就像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一樣,篇篇關注小人物的世界,傳達能觸動人心的真實情感,「他是台灣最會講故事的人」。他感慨,大陸近年原創的舞台劇,有些太文藝、太講求技術實驗,有些太膚淺、只想逗樂觀眾,喪失講故事的核心,「我希望大陸劇場界看了『人間條件』,能靜下心來好好講故事」。

展開邀請後,雙方討論推演劇目,決定由「人間條件」系列三「台北上午零時」打頭陣。由於該劇在台灣演出時,主要是講閩南語,大陸演出時必須配合當地改成國語,吳念真不得不重修劇本,「閩南語和國語韻腳、節奏、雙關語不同,我得儘量保留劇本韻味」。

台灣一九六○年代經驗 大陸正面臨

「台北上午零時」以台灣一九六○年代中南部年輕人到台北找工作機會為背景,敘述三位年輕人阿生、阿榮等,遭鐵工廠老闆(大陸版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飾)壓榨、愛上同位女孩(演員黃韻玲飾)、女孩卻遭老闆性侵等經歷,一路演到中年。

吳念真透露,該劇是「人間條件」系列中和他人生經歷和感情最近的一部,很多細節都會讓他掉淚,「彷彿人到這個年紀,再度回顧青春年少」。   他認為,大陸現在就跟一九六○年代的台灣情況一樣,有次他在北京剪頭髮,聽一位從貴州到北京找工作的洗頭妹訴說將來要回鄉開洗頭店的夢想,立刻回想自己當年的單純,「如果『人間三』能跟這些人的情感扣在一起,那就對了」。   吳念真的直覺果然準確。參與「台北上午零時」陸版巡演的大陸演員張露、大陸國家一級演員曹毅、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李宏偉都說,大陸正面臨台灣早年年輕人從鄉村湧入大城市找機會的故事,「感情、經驗都相通」。

李宏偉指出,他從小在北京長大,身邊很多來大都會打拚的朋友,對「台北上午零時」中的移民故事非常有共鳴;曹毅說,劇中拆掉「老山東」違章攤子等情節,大陸不時上演,「吳念真的戲特有真實感」。最年輕的張露說,戲中情感和大陸毫無隔閡,「我哭了好幾次」。在他們眼裡,大陸現在許多戲太形式化、重噱頭,吳念真的戲返璞歸真,有點像俄國名作家契訶夫劇本。

首演超轟動 粉絲大哭到頭痛

在台、陸演員密集來回兩岸排練後,「台北上午零時」終於登陸,先於二○一五年一月二十二日至二月一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八場。

初次訪陸,綠光劇團原本很擔心票房,沒想到票賣得飛快,根本是用搶的。北京場演出時,佳評如潮,大陸戲迷在中場就迅速用微信發感言:「我哭到頭痛」,還有人仿造大陸近年宣傳搞笑片可「笑出腹肌」說法,說該戲可「哭出腹肌」。

口碑效應下,上海場票券也火速搶光,在觀眾不停要求下,綠光決定加場。捷報頻傳,讓綠光全團上下都打上強心針。

從日常生活取材 最打動人心

上海首演時,觀眾早早排隊進場,不少人來自其他縣市,還成群結隊。

來自蘇州的上班族杭宇說,她本來就愛吳念真的書,也愛台灣戲劇,認為不少台灣作品語言不華麗,描寫日常小人物非常動人,不像大陸作品往往專注遙遠農村、浮誇世界兩端,距離都很遙遠;與她同行的朋友來自貴州,更是台灣劇迷,「我一年四季追著台灣劇跑」。

「人生大不同」公益行動創辦人陳瑜說,台灣劇強調認同、共同生活體,常見三代觀眾一起來看,凸顯透過戲劇串聯共同記憶的力量,不同於大陸戲劇觀眾往往限於年輕人、白領階層,她深受啟發,近來也開始發展非專業演員劇團,希望改走生活化路線。

而在「台北上午零時」舞台上,沒有豪華布景,僅以三間店面「美秀麵店」、「山東大餅」、「盛昌鐵工廠」平實呈現故事主角背景,卻也象徵性凸顯台灣閩南、外省族群縮影。

真實台灣事 大陸粉絲最愛看

演出劇中曾懷「反攻大陸」夢想的山東大餅老闆劉亮佐,曾演出表演工作坊深受大陸觀眾喜愛的「寶島一村」。他表示,「台」劇主要談台灣閩南族群故事,「寶」講外省族群,分別探討不同族群內在,「大陸觀眾就愛看這樣的台灣劇」,因為可在情感經驗上更理解彼此。

共通的人性觸動大陸觀眾心,在「台北上午零時」演出中,不時可聽到觀眾席傳來啜泣聲,一轉頭,往往發現身邊女子滿臉是淚。杭宇就說,她看戲根本從頭哭到尾。

看過該劇多次的汪鵬飛再看一次,仍止不住淚。「這戲有種沉澱的感情,老讓我想起當初為何投入製作舞台劇,再度經歷如何被舞台劇魅力打動」。

購買製作版權 兩岸合作新模式

除以台味情感與經驗震撼大陸,「台北上午零時」也樹立兩岸新的合作模式。吳念真指出,該戲並非只是來陸巡演,或只是兩岸演員合演,而是由華鵬買下整場製作版權五年,前八場由台陸演員合演,之後再由大陸演員為主演出。

汪鵬飛強調,所謂製作版權指的是不單買下演出劇本版權,還包括製作技術等版權,讓大陸戲劇界能學習其中精髓,複製最原味的台灣劇。

至於之後由大陸演員為主演出,則是因台灣演員不可能全批留陸巡迴,陸方也可節省台演食宿成本,並發展自己的演員系統,何況大陸觀眾還是更熟悉大陸演員。不過汪鵬飛也強調,最好不能全是大陸演員,必須有幾位台演,畢竟京片子和「台灣(式)國語」不同。

他透露,今年巡迴達三十場,即可回收成本,希望五年共能演到一百五十場。

台灣慢慢來 獨特文化在其中

「台北上午零時」在陸大受歡迎,汪鵬飛說,大陸這幾年變遷太快,大眾追求太現實、太物質,能沉澱的東西太少,該劇則是能好好靜下來感受的戲,「跟我在台灣的感覺很像」。

吳念真說,「台」劇蘊含的沉緩情感,正反映台灣漸漸養成的一種緩慢文化。他認為,台灣近年經濟發展有限,其實正好是可以安靜沉澱、調整生活方式的時機,有如歐洲那樣養成獨特文化之道。

一齣「台北上午零時」,用濃濃台味說服大陸觀眾心,凸顯了大陸在追求更快與更超越的攀升過程,內在也興起對台式生活化、情感的、人性的、土地的及日常人物的需求。小小的台灣,顯然大有可為,透過戲劇交流,不失為促進兩岸深入瞭解之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