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青年就業市場大解構◆文/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交流雜誌104年8月號第142期(歷史資料)》

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青年的競爭力攸關一國的經濟實力,青年的未來也影響國家發展前景及競爭力。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以及全球化的衝擊,兩岸青年的就業也發生顯著變化;因此,本文針對兩岸青年失業率的現況、成因,以及兩岸青年就業與創業環境的趨勢變化分析如次。

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是全球化現象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二○一三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指出,青年就業日趨惡化,全球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近七千三百四十萬人失業,青年失業率估計達百分之十二點六」。那麼,台灣及大陸地區二十至二十九歲青年失業率如何?表一的主計處統計顯示,台灣二十至二十四歲的青年失業率早已衝破百分之十三,是平均失業率的三倍,二○○六年衝破百分之十後持續上升,至今仍居高不下;惟二十五至二十九歲的青年因求學或部分已在職場一陣子,但失業率亦高於整體平均值。

大陸對青年失業率估計並沒有採用國際通用的衡量方法,從百分之八至二十都曾出現。但根據二○一三年商業週刊報導,大陸似乎也步上歐洲青年失業率偏高的後塵,二十一至二十四歲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六至二十。

高失業率原因不一而足

造成全球各國青年高失業的原因迴異,茲就兩岸狀況剖析。 【台灣地區】 一、廣設大學造成供給過多、學歷貶值 一九九四年,台灣的大學院校僅六十一所(專科七十二所),學生人數約六十八萬人;在教改團體「廣設高中大學」口號下,除了新設大學外,也放寬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升格改制的限制,導致台灣的大學院校數量以倍數增加。二○一五年,大學院校已快速增加至一百五十九所,在學人數達一百三十四萬人,其中博士班學生數三萬一千多人、碩士班則超過十七萬三千人;二十至二十九歲具研究所以上學歷者就超過十四萬人(一九九七年底僅二萬二千人)。

二、學用落差大 台灣的大學教育一向偏重考試及學術論文寫作、輕實務操作;技職與大學比例失衡,導致學生就業困難。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脫節、青年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間存有結構性落差,以致「企業找不到他們所要的人才,青年也找不到好工作」的學用落差,是造成青年就業不易原因之一。

三、職場與預期落差大、派遣工缺乏保障 許多高學歷青年找工作時往往受到父母和同儕影響,對於工作待遇有既定想法。一旦工作條件或薪資與原本期待產生落差,他們寧願失業,也不願低就,因而造成高失業率。 根據統計,台灣有七十六萬六千人從事「非典型勞動」,四分之一是年輕人。因台灣有九成以上的派遣公司跟派遣勞工簽訂短期雇用契約,階段性工作結束,就被迫進入長期失業與就業的惡性循環,這也是造成青年失業率高的因素,政府宜速立法謀求改善。

四、不願屈就低薪  根據主計處調查統計, 二○一四年台灣全年的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薪資、年終(節)獎金、績效獎金、員工紅利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七千三百元,為歷年最高;但若扣除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二後,以二○一一年價格衡量的全年實質薪資平均為四萬五千四百九十四元,仍不如一九九九年四萬六千零四十元的水準,薪資倒退十六年;一般大學畢業生起薪約為二萬二千至三萬元台幣,顯見薪資增幅跟不上物價上漲水準。

【大陸地區】 一、協助青年就業宜改弦易轍 大陸有近二千六百所大專院校,大學畢業生從二○○二年的一百萬人成長至二○一三年的六百九十九萬、二○一四及二○一五的七百二十七萬及七百四十九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畢業生供過於求導致就業壓力高漲,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另一方面,在經濟成長放緩、經濟下滑壓力持續增大、加上產業結構升級跟不上就業結構變化,不能提供足夠的白領就業機會,使得大陸青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此外,因勞動力短缺問題,高中層次的青少年反而較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二、推動產學合作 促進就業 要改善前述的學用落差問題,學校必須與企業合作,結合雙方資源,加速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例如,學校請業師到校上課,學生可利用寒暑假到企業實習,表現良好者,畢業可直接錄用。也有人建議,政府可開設海外就業的職訓班,提供訓練機制,並媒合台灣失業青年到海外台資企業就業。大陸河南省教育廳頒布新政,讓大學生可選擇休學創業,創業成果還可折算學分,亦不失為一項創舉。

三、加強技職教育 減少碩博士招生數 調整高等教育的分流比例,提高技職院校數至五成以上;北歐國家為改善青年就業,早先提出「Youth Guarantees」,作為個人化計畫,提供每位青年訓練或工作。南韓為提振青年就業,師法德國的工匠制度,培育企業所需的可用人才,積極獎勵並補助培訓技術人才的職業匠師高等學校,實可做為兩岸高教的借鏡。因應青年就業壓力大,大陸教育部限制就業市場面臨飽和科系的碩博士生招生規模。另外,當局要求對學生人數不足的系所要認真分析原因,提出因應。台灣累積的碩博士生已超過百萬人,更應限制招生人數,以改善市場僧多粥少的困境。

赴大陸就業成台灣青年新趨勢

大陸改革開放後歷經三十多年的高速經濟成長,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然這一、二年經濟有走緩趨勢,仍是全球重要經濟引擎,薪資水準持續上升,吸引許多台灣青年前往就業和創業。據遠見雜誌在二○○八年的調查顯示,高達百分之五十一的台灣八○後青年萌生去大陸工作的念頭,超過四成的大陸台生畢業後選擇繼續留在大陸;聯合報的民調亦顯示,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台灣青年願意到大陸就業的比例由二○一一年的百分之三十二增長至二○一三年的百分之四十八。若從職業和學歷的角度分析,白領專業與高學歷人員赴大陸就業的意願最高,其中專業人員或技術工作者也都有超過三成願意到大陸工作。TVBS電視台在今年(二○一五)三月所公布的台灣青年西進大陸就業民調顯示:「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台灣青年,到大陸工作的意願達百分之三十四,三十至三十九歲有百分之三十二,四十至四十九歲比率則降至百分之二十二」。顯示赴陸就業意願與年齡成反比。

大陸為吸引台灣年輕人前往就業也實施多項鼓勵政策和制度。如開放數十項專業技術職稱考試,通過考試者可在大陸就業。二○一三年十二月,國台辦發布公告,台灣居民在大陸常住地穩定就業達六個月,可享受大陸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待遇。同時,地方政府也積極吸引台灣青年就業,二○一三年八月,福建省福州市發布十大政策,除鼓勵台灣青年在福州創業外,還允許其報考聘任制公務員。

在兩岸不同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社會結構,乃至不同價值觀念下,台灣青年要完全融入大陸社會並不容易。再者,大陸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大,若抗壓性不足、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很容易在殘酷職場競爭中喪失競爭力。陸生來台則限於「三限六不」政策(限制學校、數限量和區域,不加分、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或兼職、不可留台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人員),畢業後留台就業尚無法如願。

青年創業成時尚 兩岸合作共創雙嬴

面對青年高失業率的困境,兩岸青年興起一股創業風潮。青創人才也成為兩岸人才爭搶的主角。然而,創業需要資金與舞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於今年初來台奉送百億青年創新基金大禮,支持台灣青年創業。第十一屆海峽旅遊博覽會期間,福建省旅遊局與途家網聯手,招募百名台灣青年當店長。同年四月,由北京市台辦和海峽兩岸交流中心主辦的京台創業論壇暨創業季活動,北京台資企業協會、中關村創業大街和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簽署協議,共同協助青年創業。

行政院有感台灣青年創新人才漸漸被大陸挖角之虞,宣誓要打造台灣成為友善的青年創新環境。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於二○一三年開始,計畫於五年內投入十億台幣的「天使創業基金」,鼓勵有理想的年青人創業。近期,政府亦結合國發基金、科發基金及民間資源籌資一億美金成立「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協助青年創業。科技部亦擬鬆綁《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針對校園創業,排除法規障礙,鼓勵及引導師生成立新創公司。截至二○一四年底,國發會的「促進青年就業方案」已協助青年就業人數達九萬三千人,「青年創業專案」帶動新創事業成立,包含青年創業、新興創業、文化創意產業及社會企業等計三千九百七十九家,創造穩定就業人數五萬人。台灣有創新才華的年青人不應妄自菲薄,應妥善運用這些資源,將創新能量留在台灣;另一方面,兩岸若能加強創新合作,並透過兩岸青年創意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做為交流平台,則有機會創造雙嬴。

培養國際觀及競爭力

創業要成功著實不易,很多在大陸創業的台灣人都認為,台灣年輕人的企圖心、表達能力、國際觀普遍不如大陸青年。建議台灣青年應加強外語能力,多出國走走,擴大國際視野,同時培養專業職能及解決問題能力,才能提升就業競爭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