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人才大車拼 遠近高低各不同◆文/陳昌宏(台昇國際集團董事長秘書室主任)《交流雜誌104年8月號第142期(歷史資料)》

隨著大陸經濟崛起,高等教育日漸普及,兩岸高級人才的距離逐漸拉近,加上亞洲國家逐漸取代歐美成為世界主要市場,大中華區人才的流動便成為常態,台灣人國際化程度較早也較深,惟近年大陸人也發揮「後發優勢」,逐漸向世界各國攻城掠地,同時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過去兩岸年輕人面對面的交流機會不多,即便同文同種,即使距離不遠,仍然如咫尺天涯般地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隨著兩岸開放與直航便捷,現在有非常多的交流機會,過去多是台灣學生赴大陸學校就讀,二○一一年起,大陸學生也可赴台灣高校就讀,兩岸學生不僅一起學習,比鄰而坐,也可天南地北交換生活心得,了解彼此差異。

兩岸學生學習態度互異

筆者曾經在台灣的大學擔任教師,我的班上也有不少大陸來台的交換生,他們上課態度積極,即使不是必修課也能做到「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後複習」。每堂下課,會留下來問問題的也多半是大陸學生,他們的努力令我印象深刻。反觀台灣學生對於非必修課程的態度則是普遍消極,雖不至於堂堂翹課,相較於陸生的高出席率與積極度,的確相形失色。還記得在一次台灣大學的演講中,台下的台灣學生問我,如果大陸學生大舉來台就讀甚至在這工作落地生根,台灣學生該怎麼辦?我的答案是毋須擔心,全球化的過程,人才流動已是常態,我們為什麼不會擔心日本人,韓國人甚至美國人到台灣就讀或找工作?反而害怕同文同種大陸人!我告訴他,台灣人仍然有許多優勢。這個心態其實也反映我們對大陸因為了解不夠而產生的排斥心理,凸顯我們在人才競爭上已經失去信心。在這樣的氛圍下,當時教育部對陸生來台就讀制訂「三限六不」政策,既回應一般民眾排斥大陸的心態,也為擔心喪失優勢的台灣學生留住表面的一線生機。

以筆者在台任教的經驗來看,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相比,其實並沒有那麼悲觀,也不存在一面倒的情況。許多人會擔心,多半是怕台灣有限的工作,有限的資源被佔據。在我看來,台灣的學生在許多方面仍具備優勢。首先是創意。台灣的教育環境相對大陸仍是自由的多,且與國際接軌的早,每次聆聽同學的期末報告時,他們的創意發想每每令我驚豔,若能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藍海策略,將可創造差異化市場。其次則是良好的表達能力。台灣學生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認為和台灣的教育理念有關,高等菁英教育多半鼓勵學生表現自我,因此學生的表達能力普遍不錯。當然,台灣學生具備「單兵作戰」的能力,在團體中,個人容易被凸顯。但這一點有時未必是優點,尤其在強調團隊合作的今天,「單打獨鬥」往往無法在群架中獲勝。因此個人能力很強,卻未必能夠和別人合作而發揮更大的戰力。

台灣教育制度猶待改善

許多人關心兩岸年輕人在全球化的舞台下是否能夠一較高下,分出勝負?我認為兩岸學生各有優缺點,各有擅長。身為台灣人,我們都希望台灣能夠越來越好,而非每況愈下。關於台灣學生的問題,我認為有先天上的,也有結構性的問題。

首先,台灣學生是不是人才?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人言各殊。除要看你如何定義人才外,還要看你跟誰比。但有一個不可否認的現象,過去數十年過度膨脹的高等教育使得「能上、不能上,想上、不想上」的高中職生通通進了過去所謂大學的窄門。四年後畢業了,因為頂著大學生光環,有些他們不想做,例如勞力密集的工作。有些工作做不來,例如需要技術或專業技能的工作,因為大學四年根本沒有學到什麼。當然這是累積國、民兩黨執政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共業,大規模擴張學位的授予以及要求大學老師「重研究、不重教學」的政策使得學生沒有獲得應有教學訓練與品質。

其次,台灣學生國際化程度太低。國際化不是意謂要學生出國留學,而是對於國際事務的關心與瞭解度太低,因為台灣主流媒體長期對於國際議題關注太少,連帶使得學生不認為國際上發生的大事有何重要性,就連對海峽彼端的大陸也關注有限。記得前幾年還在大學教書時和學生分享出訪大陸的心得,一個學生問我大陸人上廁所是不是都沒有門?他們有錢搭車嗎?他們吃得飽嗎?這幾句話聽得我心驚膽跳,他有多久沒有更新大陸的狀況?是什麼媒體給他如此落伍的資訊?或許這種學生不是多數,但確實存在,而且為數不少。

台灣學生求職態度缺乏積極性

近期,我為企業向兩岸年輕人招募。大陸學生普遍表現積極,台灣學生對於出國工作則意興闌珊。願意出來工作的,在企業的表現給人一種「人才談不上,奴才做不來」的感覺。上不去又下不來的結果,讓企業在培訓上增添非常多困擾。例如,以製造業為主的台資企業急需生產線上的主管,但是在線上的環境多半不佳,因此願意接受培訓的台灣學生相當少,反而大陸學生顯得躍躍欲試,不會對惡劣的工廠環境有太多抱怨,該如何做就如何做。因此,在工廠端的情況,大陸人的表現又比台灣人要好一些,當然,之中也有產業差異,不能一概而論。就我了解,這並不是個案,而是許多中高階台幹的普遍看法。雖然大陸人對於工作的忠誠度不若台灣人,但他們在工作期間的貢獻度可能比台灣幹部要高得多。

我接觸很多台灣年輕人,發現他們在乎薪水多寡比在乎這份工作能夠帶給他們多少機會看得更重;更在乎生活環境的良窳比工作環境優劣;家長在乎的是這份工作能不能給孩子多點照顧而不是多一些學習。在他們進入企業後覺得自己在台資企業中屬於少數份子而自視嬌貴、顧影自憐。於是出入需乘車、做事要有特權。當然還是有不乏願意學習的台灣年輕學生,但我必須說這個比例在下降中,他們所在乎的仍然是眼前的小確幸而非未來的滿天星斗。

反觀大陸學生在接受企業招募時,不僅西裝革履,履歷表更是洋洋灑灑,準備充足。對於過去的學習與自己的專業,他們多半也能侃侃而談,對於企業的發展也投以高度的關注,相較台灣學生關注的小確幸,他們的確展現高度積極性,也有不少帶著尖銳的問題,例如,企業能帶給我什麼願景?我的職涯能夠在貴公司獲得什麼樣的發展?一年最高能領多少錢?企業的教育訓練內容包括哪些?這些問題很現實卻也很實際。我很少在台灣學生口中聽到這些,尤其剛畢業的台灣學生多半有著「溫良恭儉讓」的傳統中華文化特質,幾乎就是公司怎麼說,他就怎麼做。

其實人才市場的競爭也是一種叢林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台灣年輕人想要在全球人才激烈競爭中勝出,自然得想辦法練就出「十八般武藝」。全球化時代,我們不需要只把大陸人當作唯一的競爭對手,但是身為同文同種的華人很容易被放在同一個天枰下比較。我們看到大陸年輕人勇於冒險勇於創業,雖然失敗者眾,但一舉成名的也不在少數。反觀台灣年輕人較為安逸現狀,普遍有這樣就好的想法。造成兩岸年輕人對於職場心態的差異主要還是在於大環境所塑造的氛圍。大陸激烈的競爭塑造他們的狼性,台灣的舒適圈反而讓我們的學生更看重生活品質而非職場的發展。

台灣長期教育資源配置錯誤,導致未能做好應有的人才培訓,讓原本是璞玉的台灣年輕人缺乏精雕,這是台灣教育工程的歷史共業,卻也是無可迴避的問題。我所憂心的是,台灣年輕人未能與國際接軌,現今世界早已經進入太空梭時代,卻還有人騎著摩托車環顧周遭而沾沾自喜。大陸年輕人當然也有自身的問題,但現在看到他們屢屢在國際上頭角崢嶸,積極展現自我,至於在職場上展現的狼性雖非本文的重點,卻也是台灣人應該重視的現象。「人才談不上,奴才做不來」,是我希望所有台灣人都應該正視的人才危機,如果本質是人才,後來卻離人才的特質越來越遠,那背後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與警惕,藉由看到大陸人才的努力和狼性,思考自身該如何改變,如果只想待在舒適圈安於現狀,那麼兩岸人才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