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創客經濟與青年創業發展趨勢◆文/廖肇弘(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產學研發長)《交流雜誌104年8月號第142期(歷史資料)》

在全球青年創業的領域中,「創客」(又稱為「自造者」)無疑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概念與話題。創客的概念來自於英文Maker的含意,通常是指自己動手製作,包含軟硬體設計與製造的實踐者,當今世界,開放原始碼硬體平台(如Arduinos)、3D列印機等工具,成本非常低廉,取得容易,創客們可以輕易將自己腦中的發明構想製作成實物。知名作家Chris Anderson甚至預估,「創客運動」將掀起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在當前全球創客經濟的蓬勃發展趨勢下,如何借鑒國際成功經驗,透過大學教育模式的創新,以創客人才為出發點,培育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兩岸未來合作推動創業型經濟發展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國際發展趨勢

大約從二○○八年起,專門支援創客的「創客空間」率先開始在美國成形,以美國波士頓的工匠庇護所(Artisan's Asylum)最為著名。此外,以麻州為起點並在美國多處成立分支機構的TechShop,還有柏林的Wedding創客空間、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及國內的大同大學「Future Ward未來產房」、台南數位文創園區,都是年輕創客動手實踐自己夢想的園地。二○一一年創辦的創客空間中國Makers Space China ,更號稱是當今亞洲規模最大的創客空間,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設立創客空間,為會員提供活動場地、支援網絡及配套設施,協助創客發揮創意,研發創新產品。

的確,為了刺激青年創新創業能量,帶動創業型經濟蓬勃發展,世界各國許多支援創客的相關計畫紛紛出爐。除此之外,這些國外大學又是如何透過教育模式的創新來達成培育創新創業青年人才的宗旨呢?

歸納而言,國外許多大學近來開辦的創客與創業相關課程,都包含「創業團隊」、「創業主題」、「實作場域」與「驗證學習成果」等關鍵要素,藉由創客組成創業團隊的形式,鼓勵學生動手實作,透過團隊協同實作與交流學習,驗證所學如何在真實世界運作。

兩岸合作契機

然而,兩岸現有大學創業教育和業界實務需求仍有相當程度落差。創客經濟強調的是增進學生動手實作意願與能力,透過大學教育模式創新,結合兩岸優勢互補資源,積極培育兩岸創客青年創業人才,做為未來兩岸創業型經濟的發展骨幹,實乃兩岸產官學界的當務之急。

就推動機制而言,行政院近日推出 vMaker計畫。該項計畫共有三個層次,首先是尋找年輕創客,讓高中職學生從校園起就開始接觸動手實作文化,第一台載著3D列印機、CNC機台和切割機等器材的卡車從學校出發,目標是在二○一五年底前巡迴一百八十九個校園,二○一六年擴散至三百零八所學校,總計四百九十七所學校。第二階段是「Make for All」數位製造競賽,希望鼓勵國內創客從日常生活中發想創意好點子,動手解決問題。最後則以FabLab亞洲年會做結,邀請來自亞洲各國的創客團體參與為期四天的會議,並展出國內創客的作品,提升台灣創客的能見度。

vMaker較偏向支持台灣本地的青年創客,若由兩岸合作的機制來看,或可由兩岸政府共同提供青年創客創業的政策支持,由兩岸的大學率先合作設立專屬的創客空間、創客基地、及創業人才培訓機構,紮實培育符合產業所需的創客創業人才。

亦可考慮由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在產業園區中設立專以延攬及培育創客人才的「創客學院」或「創客培訓中心」,不以學歷教育為目標,而以實作驗證,結合產業界的實務需求與最新技術知識,透過培訓、交流、分享、或出國考察,搭配演講、公開班、短期培訓、企業內訓、集訓派訓、E-Learning、研習營等方式,制訂完整的創客人才培訓體系,以發展完備的兩岸青年創客創業發展戰略。

具體建議 一、共同設置兩岸青年創客及創業學院,延攬國際師資,加強培育兩岸創客創業人才 可結合兩岸政府、大學、企業資源,共同合作設置高規格的青年創客及創業人才培訓學院,甄選兩岸創客青年共同學習交流,延攬國際及兩岸一流師資,使其成為孕育兩岸創客及創業青年人才的黃埔軍校。

二、擴大辦理兩岸青年創客創業競賽及交流活動,積極合組兩岸團隊參與創客活動 歐美各國創客及創業競賽活動各有不同特色,如美國創客創業競賽主要連結創投基金、媒體、教育部門等多元單位,共同在創業競賽提供不同角色功能;英國方面則是有顯著的政府相關單位大力支持。未來應加強結合兩岸產官學界資源,擴大舉辦兩岸青年創客創業競賽及各類交流活動規模,並透過合組兩岸團隊,一同參與國際創客或創業競賽活動,亦可透過創客活動促進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能力共同成長。

三、加強整合兩岸大學及投資基金,促進兩岸產學合作機制的創客經濟蓬勃發展 對於目前蓬勃發展的創客經濟,兩岸政府已開始提供許多優惠獎勵政策,在風險投資或群眾募資方面,許多業界平台也提供創客組成的新創公司豐沛資金。未來由政府擴大提供各種兩岸創客青年獎補助優惠措施,積極促進兩岸大學與大陸企業的產學合作機制,以促進兩岸創客青年共同合作甚至共同創業的蓬勃發展。

四、構建兩岸青年創客及創業交流平台 目前兩岸創客經濟皆屬發展初期,許多創客團隊規模並不大,資訊交流及創業機會方面的交流變得非常必要。應完整蒐集兩岸相關創業政策及與創客發展相關的各種資源,共同建置兩岸青年創客創業交流平台,提供兩岸青年交流及參考,並定期舉辦實體交流活動,活絡兩岸青年創客創業的各種交流合作。

五、設置兩岸青年創客創業的專項引導基金及稅務優惠政策 由兩岸政府邀集企業,提供兩岸創客青年共同合作,創辦新創事業的專項引導基金,透過兩岸大學舉辦創客及創業競賽得優勝團隊可優先申辦,並鼓勵企業或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於兩岸創客之新創公司,申請稅收抵減等優惠政策,以激勵兩岸創客青年實質投入創業或共同合作新創公司的激勵與發展。

六、設置兩岸創客青年專屬的創新創業基地 可在既有的創業園區,提供若干空間及公共平台空間,擇定適合兩岸創客合作交流的特定產業,如3D列印、智慧電網、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等,指定由兩岸大學或企業共同合作營運「兩岸青年創客創業基地」,除提供孵化器及加速器相關功能外,也定期邀請兩岸青年創客分享心得經驗交流、邀請成功創業家、創業投資機構等進行交流,並舉辦創客創業大賽,引導投資媒合,以催生兩岸青年合作的創客創業團隊。

結合兩岸優勢 共造創客經濟

之前,大學探討如何強化創業教育的議題時,常常談到的就是「三創教育」,亦即創意、創新、創業。其實,從機制上來說,這些談的都沒有錯,但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如何深切地激發學生內在的強烈慾望?一種願意實踐自我,挑戰自我,改變世界的強烈信念。創客,正好補足這一塊拼圖。創客強調動手實踐,勇於在錯誤中嘗試,讓學生的夢想得以在實踐中漸漸清晰浮現。

兩岸目前雖已各自發展許多創新創業相關政策及創業競賽活動,但屬於兩岸共同推動,足以代表亞洲的重大創新創業政策或創業競賽仍缺乏。目前,兩岸的創客經濟皆在快速蓬勃發展,在產業鏈上,雙方也各自掌握互補的優勢,未來如何在兩岸政府高度合作與支持下,充分發揮兩岸大學產學合作能量,使兩岸創客青年能有更多機會相互交流、學習成長、截長補短,甚至培育出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新一代創客創業團隊,掌握「互聯網+」以及「工業4.0」的歷史關鍵地位,結合兩岸優勢,抓住創客經濟的風潮,共同創造全球競爭優勢,將是兩岸共同的努力目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