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論三代台商的發展策略◆文/杜紫宸(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交流雜誌104年8月號第142期(歷史資料)》

筆者根據多年與大陸台商的接觸,將其分為三類,依赴陸投資時間、經營型態、成敗要件,以及未來發展策略,分述如下。

第一代台商:指一九八○至一九九○年間,遷移至大陸進行來料加工外銷之廠商。未來政府應對這類台商提供技術加持,協助其產品更新與品質升級。

大陸在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後,歡迎以外銷為主之國外廠商,利用大陸充沛及廉價土地、勞工進行來料加工等「三來一補」生產,適逢台幣升值、產業轉型,台商為滿足歐美市場成長需求,亟需大量勞力資源,開始將廠房移往大陸;這類台商大多集中在福建、廣東、浙江沿海地區,從事成衣、家具、廚具、機械加工、玩具、小家電、塑膠成型用品、小飾品等生產。近年來這些第一代台商逐漸面臨被迫搬離、升級轉型不易與第二代接班困難等問題。

由於生產要素逐漸稀缺,大陸在二○○五年左右提出「騰龍換鳥」策略,保留較高附加價值且低污染產業,對低附加價值與高污染產業進行收回土地、強迫搬離等掃蕩,不少台商被迫將多年經營成果轉換成土地代金,離開發源地。被要求轉型升級之台商,由於遷移至內陸需要重新建立新關係,培養幹部與供應商,多數仍選擇留在原地,追求原地升級與轉型。然而,這些台商過往憑藉降低成本來滿足歐美市場,本身不具研發基礎,難以自我啟動技術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技術升級限制使得台商只好進行營業轉型,從原來的工廠生產,轉到銷售服務,也就是俗稱的「二轉三」,從二級產業轉到三級產業,如經營商場、房地產、連鎖加盟品牌、餐廳等。但由於製造業講求成本低、效率高,服務業講求差異化,基本上無法依熟悉概念經營,故很多台商在「二轉三」過程中失敗,被迫再回到本行。

第二種轉型是移轉海外,基於「中」美貿易逆差隱憂、東協加一自由貿易誘因,部分台商選擇將工廠移轉至越南、柬埔寨、印尼,但當地投資環境、電力穩定性、官員風氣、工商法規、工人熟練度等,仍是整廠搬遷後需要面對的問題。

第一代台商另一個問題是接班困難,這些台商的子女對承接父輩事業意願不高,二代接班人大多希望在大陸從事網路、設計、文創、教育或都會層次的服務業。另一方面,第一代台商長期採人治經營,老闆本人從採購、銷售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公司內只有執行命令的幹部,沒有與老闆能力相當的經營夥伴,經營者亦不放心引進高階經理人,故真正由人治轉為現代化管理、引進專業經理人成功的大陸台資企業,實為鳳毛麟角。我認為,這類台商企業最後終將被迫停止經營或售出,而這代台商將於未來十年內逐漸式微。

政府對此類台商的施力點在於協助升級,進行製造與品質提升的技術移轉,協助提升產品質量與競爭力,例如家具產業之新材料、新黏著技術、新加工方法。但政府擔心這些技術流入大陸後,隨著員工轉移而流出至陸資企業,是以並不鼓勵研發型財團法人與大學,主動對台商進行技術升級輔導。但隨著工業發展,大陸本土廠商技術已明顯提升,台商技術優越性不再,若台灣新製造技術無法傳授給在陸台資企業,這些企業將不復存在。若擔心新技術被學習,擔心競爭力被超趕,或可針對移轉對象做集中處理,進行確定方向與對象的「定向移轉」。 第二代台商:指一九九○至二○○五年間,將製造基地移轉至大陸的大型電子、機械製造等上市櫃企業。政府應協助進行其陸廠之智能化與自動化生產規劃。

由於台幣升值,加上國際市場持續擴張,在一九九○年後,台灣大型上市櫃電子、機械業,開始將製造工廠移轉至珠三角與長三角;與第一代台商相比,第二代台商企業規模較大,且企業總部、營業、研發總部仍留在台灣。製造基地的轉移,對台商國際化與規模化幫助極大,例如廣達、仁寶將筆電製造移往大陸後,生產量擴張至原來在台的十五倍。但這些成功個案也逐漸面臨困境。

大陸內需市場逐漸擴大,台資生產企業,除原本代工的海外訂單,也想開拓大陸及亞洲新興市場,銷售自有品牌,不過多數並不成功。與第一類台商面臨問題相同,在企業「二轉三」的過程中,製造與銷售服務的成功要素差異明顯。

ZARA是世界上少數由「二轉三」成功之案例,但有能力自行製造並非發展自有品牌的必要條件,製造成本低廉,亦非發展自有品牌成功的保證。第二類台商必須拋棄製造業的既有思維,建立通路與品牌基礎能力,強調設計,理解消費者與市場需求。這點台廠如明碁、宏達電都曾做過嘗試,但可惜行銷人才及預算,相較於競爭者蘋果、三星、小米、華為,明顯投入不足。

解決方法之一,或可參考統一集團代理7-11與Starbucks手法,先取得代理權經營,累積商譽與客戶忠誠度後再做創新。此外,物流、後台作業、商品管理、銷售地點選擇等,學問甚大,先替知名品牌代理銷售,或可真正一窺其中奧妙。

未來這些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是該如何面對 「中國製造二○二五」,台廠究竟應該積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者自行發展自主「工業4.0」系統?

「紅色供應鏈」近來已成台灣媒體熱門名詞,大家警覺到很多在大陸的大規模製造工廠,不論是陸資、外資或台資,紛紛提高採購當地生產零組件比例,此舉勢必降低由台灣供應零組件需求。其實,零組件由當地生產提供,是自然合理的發展。倘若當地提供品質相當,又擁有運輸時效優勢,即便台灣在大陸生產的廠商也將自然轉向當地採購。

大陸規劃在十至三十年時間,從製造大國升級為製造強國,未來將大量引用新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製造技術,包括銷售數據分析的智能連結、生產線物聯網、整條供應鏈的彈性製造調配、少量多樣精準生產等。

在陸台廠是否加入大陸自動化與智能化供應鏈,連結甚或直接採用其系統?或者自組隊伍另起爐灶,值得深思。參加其行列,運用其標準,優點是可以得到當地供應鏈訂單,但風險是台商供應鏈自主性將瓦解。若台廠另起新的智能、自動化系統與供應鏈,自身掌握程度雖高,但對單一廠商來說,投入的金額與成本過高,可能划不來。

第三代台商:以加盟連鎖或集中賣場為主之服務業者。政府未來應可在ECFA投資保障協議框架下,扮演代位協商角色,減少其經商限制與競爭弱勢。

這類台商多在一九九五年以後赴大陸設點,其中又以二○○○年至二○一○年為高峰;以經營業態區分為連鎖零售,如八五度C、麗嬰房、信義房屋,與集中賣場,如大潤發等。近年則新增醫療、養生、保險、證券、洗衣、補習教育、旅遊代理等不同業種。這類台商特色是位居主要城市,且直接面對消費者。

第三類台商目前面臨幾個問題:房屋租金、工商登記與稅務、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大陸都市店面租金在過去幾年上漲超過十倍,房東在制訂租約時,對未來租金漲幅度與台商承租者產生期待差落差,很多台商因此被迫從原本成績亮眼的銷售地點撤離,其中一個案例就是北京三里屯太平洋百貨。除提高房價外,房東還著眼於該地點的衍生利益與超額利潤,刻意趕走原有台商經營者,自己經營取而代之。然而,由於服務業隱性知識繁複,這類房東最後極少成功,結果是兩敗俱傷。為協助服務業台商解決類似糾紛,建議政府應藉由ECFA協議或透過海基會,偕同大陸地方政府,適時進行協調與行政仲裁,使租賃合約能同時考量台商和當地房東雙方利益。

在工商登記與稅務問題上,由於台灣零售業者率先將跨省市的連鎖加盟業態帶入大陸,營業稅成為經營上一大挑戰。大陸營業稅原係地方政府主要稅收,故希望業者店面皆依其所在區域,做工商登記及納稅,台商連鎖者倘若擴展五百家店就需開設五百個不同公司,這對連鎖加盟業經營管理,造成困難。另外一個相類似的困擾是物流,連鎖業者貨物倉儲與運送可能跨省市,但業者無論車牌、過路費、停車等,常遇到許多不合理要求。大陸各地方政府間的圍牆,常阻礙跨界商業運行效率,雖然這些界線終將消弭,但台商因為概念先進,具先行者優勢,應趁大陸企業仍不熟悉此營運型態之初,提早一步消除這些界線與障礙,追求市場領先優勢。

營業秘密的保護及競業禁止規定,對服務業台商而言至為重要。常見狀況是當地員工或合作夥伴,在獲取內部行業經營知識後,自行開業,甚或將新店面設置於原企業隔壁直接競爭。建議海基會可培育專人,主動協助台商智財權個案折衝,充分保障服務業台商的品牌商標權益與珍貴的營業秘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