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海洋科技博物館巡禮◆文/李念殊《交流雜誌104年10月號第143期(歷史資料)》

台灣四面環海,是一個典型的海島國家,就常理而言,身居這方土地的子民應該對海洋有基本的認識與親近的態度,但或許是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忽視,使得一般人除了在海灘戲水玩樂,到海洋生物博物館賞魚觀豚外,幾乎都對海洋的複雜性與多樣性頗為陌生,以致「望洋興嘆」,甚至「畏水如虎」!例如,有多少人知道台灣一千兩百公里海岸線的潮汐與海浪交互作用為何?又有多少人知道從赤道往北的暖流-「黑潮」,在台灣附近行進的速度大約是人在陸上行走的速度,當它經過台灣南部時在海底形成湧升流,可將底層的營養鹽帶到表面,使得大量的魚群聚集,養活漁家無數?反觀同樣是海島國家的紐西蘭等國家,海洋教育早就是正規教育的一環,不僅從小透過教育培養親近海洋的心態,許多中小學課程還會安排水上活動,包括認識海洋、海上求生、帆船操作等。

再從國家安全與發展戰略來看,海權論的倡導者馬漢(AlfredThayer Mahan)曾指出:「海上力量決定國家力量,誰能有效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台灣雖非海上強權,卻控制了東亞最重要的海道及海峽,也扮演影響區域安全的關鍵性角色。可惜的是,台灣從明鄭時期到國民政府遷台後三十年間,長達近三百五十年的政權移轉,卻幾乎都以陸權思想為主,既未建立向海洋發展的傳統,也欠缺長遠的海洋戰略。因此,對於海洋,過去往往只重於軟性的海洋開發及海洋休閒,有關海洋探勘、海洋科學、海洋教育、海洋資源等領域,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從台灣過去以海洋科教為主題的展館長期付之闕如,即可見一斑。

台灣首座海洋科技博物館海味十足


有鑑於此,行政院於一九七九年訂頒十二項建設藍圖,將海洋科技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科館」)列入中央文化設施項目之一,藉以提昇民眾海洋科學知識及海洋國際觀。但從規劃、考察、選址、土地取得、場館設計,甚至分區開館,仍歷經了三十餘年漫長的種種難題與挑戰,直到二○一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台灣首座兼具展示、教育、研究、蒐藏、休閒娛樂功能的海科館,才正式掛牌並對外開放服務。

海科館坐落於基隆八斗子地區,西鄰八斗子、碧砂漁港、東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與九份、金瓜石風景區及瑞芳平溪風景區相去不遠,可說是位於「大東北角風景帶」的核心樞紐。該館建館及園區基地廣達四十八公頃,依山傍海,視野清朗,除了意在喚起民眾面對海洋的初心,更以傳達永續海洋的理念為使命,尤其從建築美學的角度來看,各場館的建築特色更彰顯出「海洋」的性格。

海科館目前主建築包括主題館、區域探索館及海洋劇場,由於前身是日據時代興建的北部火力發電廠,當初建築師林洲民率領的建築團隊為了要設計一座能夠詮釋海洋精神,且屬於台灣特有的海洋科技博物館,在長達八年的籌建過程中, 其設計構想與社區居民和政府機關的磨合, 就好比是一場《易經》中所謂「火水未濟」到「水火既濟」 的旅程。

最後, 建築團隊巧妙運用火力發電廠存留的鋼骨結構,又處處融合海洋元素,讓海科館從外部環境到室內展覽,彷彿是一座置身海洋的博物館。例如海洋劇場是以台灣常見的抿石建材,透過設計造型搭配深淺變化層次的顏色,組成特殊魚鱗板的造型;主題館的洋流流動造型與區域探索館的岩石外觀互為犄角,則突顯出海洋礁石的設計概念,而觀眾就如海魚悠游穿梭其間,為各幢建築與園區帶來蓬勃的生命與活力。

主題館新舊相融豐富多元


主題館主要由廢棄的發電廠改建與擴建而成,其中保留了一部分鋼骨,包覆以海洋般的氛圍與感觀,呈現出新舊相融、剛柔並濟的特色。大廳內還有兩座昔日用來儲存未燃煤礦的漏煤槽,採原址重建的方式由天花板垂直而下,融合成為展覽空間;進入大廳後的空間設計以巡航的概念為主,參觀者在穿過長達一三五公尺、高三十公尺的海洋流動展示長廊後,可連接由西到東各展示廳,既高且深的空間則讓參觀者宛若身處深海之境,而長廊所採用大片玻璃帷幕牆,當陽光穿透灑在帶有魚形鑲嵌的石英磚地板上,光影的移動更使魚形鑲嵌有如魚兒在海中嬉游一般悠遊自在。

主題館共有兒童廳、船舶與海洋工程廳、深海展示廳、海洋科學廳、深海影像廳、海洋環境廳、水產廳、海洋文化廳等八個常設廳,以不同角度介紹各種海洋相關知識,讓民眾認識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其中還有諸多設施是採互動模式進行,藉由互動、語音影像及模擬生態,虛擬海洋情景,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也為靜態的展廳增色不少。

海洋劇場層次堆疊如浪捲岸


海洋劇場是基隆第一座IMAX電影院,可同時容納三百人觀賞,播放與海洋科學、教育相關的影片為主,透過先進的3D技術、高擬真的音響設備,提供觀眾身歷其境的臨場感。除了從進場到出場,借側光環境與藍色調,搭配大廳上方的水母造形燈,營造海洋情境。建築的整體外觀也沿用海浪的意象,以一波波海浪捲起的姿態,做為劇場挑高空間的堆疊,外牆抿石子所展現的白、灰、黑各色層次,猶如淺浪和緩有致的律動,無論晴雨都能保留該有的風情,建築師認為這是屬於雨天和雨季的建築,是屬於基隆的海洋建築。劇場內,藍色氣泡式的圓光點綴在漆黑的牆上,讓親子共賞的電影空間,增添不少溫暖且活潑的氛圍。

區域探索館展現在地生活特色


區域探索館是比主題館更接近海洋, 也是最先試營運開放的場館。它的全貌, 猶如一艘靜謐停息的巨大船舶, 俯瞰八斗子漁港挨身相連的漁船,形成自然的地景。可以說,從砌下第一塊磚開始, 海科館的園區與建築就不是獨立的存在, 而是要與八斗子漁港連成一片完整的風景, 這也是建築師與當地居民不斷溝通所希望呈現的意象。如果說海科館是屬於八斗子社區營造的一環,或許也不為過。

區域探索館的空間配置,是以展示八斗子自然景觀、人文及產業特色為主軸,二樓有一大面觀景窗,可望向八斗子漁港出海處,每當黃昏時刻,就看到返港與出港的漁船交錯而行,以及漁船裝卸魚貨的繁忙景象,猶如一幅充滿生命力的畫作。三樓展廳則陳列八斗子地區傳統的釣魚器材,以及真實大小的擬真漁民,並搭配多媒體,向遊客訴說屬於八斗子的漁村生活,以如實般的在地縮影,和居民的生活記憶產生共鳴。

場館週邊休憩步行兩相宜


觀賞完前述的幾個主要場館後,遊客還可到海科館週邊的濱海休閒公園看海休憩,或是到潮境公園探訪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海水混合處的洄游魚群,或到八斗子公園來一趟親子同樂之行,觀賞如鬼斧神工般的海岸變遷地形。週遭還有六○、八○及一○一高地,都是難得的「賞海秘境」。

此外,海科館為了善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依照資源屬性及主題特色規劃出海岸地質、濱海潮間、地景變遷、自然生態、區域探索與容軒園區等六條路線,並在各路線規劃自導式解說牌。步行其間,既可品察歷經數萬年的地質變化景觀、海風與山脈遮蔽交互作用下的特殊林相、潮間帶一吐一吸的海洋脈動,更可循著容軒園區路線穿行榕樹盤根錯節交織出的綠色隧道。讓海的滋味充滿五臟六腑,對於都會中人,絕對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善待海洋 永續台灣


或許有人認為,海洋如此浩瀚,資源如此豐盛,是一個「無盡藏」的天然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這個天然寶庫早已受到人類自私無理的戕害,傷痕累累。例如,魚類被肆無忌憚的捕撈,使海洋生態慘遭破壞;廢水大量排入海中,珊瑚為之白化。台灣被海洋環護、受海洋餵養,如果恣意糟蹋海洋資源,未來必將遭受海洋的反撲,唯有順應海洋脈動的節律,呵護海洋生態的平衡,才能與之永續共存。

如今,海科館正以建築之美與豐富多元的展場,邀請您一起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身為海島子民豈能錯過?當然,無論您是坐車或是搭乘台鐵深澳線到海科館,請別忘了買一支源自北部火力發電廠時代的「北火冰棒」,它的水果香將啟動您的味蕾,為您帶來一趟難忘的海科之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