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跨境人才 必看教戰守則◆文/蔡敏姿《交流雜誌104年12月號第144期(歷史資料)》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全球化,「跨境」議題成為顯學,跨境人才更是炙手可熱。台灣比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大陸,隨著兩岸商貿日益熱絡,跨境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然而,面對十三億人口的求職市場,跨境人才須具備哪些優勢,或面臨哪些困難,本文透過三位不同世代和職稱的兩岸跨境人才,見微知著,觀察趨勢。

外派主管近觀察

大陸職場「眉角多」 管理要變通

「士林電機集團」是台灣老字號電機產業巨頭,創立於一九五五年,官網顯示,台灣員工約一五○○人,大陸員工約一八○○人,近年深耕大陸市場,在電機、電裝、自動化技術引領海外。

蘇州士林電機電容器事業營業處副總經理花健傑,今年五十五歲,二○○三年到大陸工作,曾駐點在青島、上海、蘇州,外派經驗十二年。初期,他認為,到大陸拓展市場最困難的就是「打品牌」。雖然士林電機在台灣名氣響亮,但早期在大陸市場還是從零開始。

花健傑表示,到外地推廣品牌,除了廣告宣傳外,第一線業務也很重要。士林電機聘用在地業務員,拉攏大陸客戶,卻沒意識到「台灣那套業務模式,在大陸不管用。」他說,台灣業務員認為客戶是公司的,專一對接服務;而大陸業務員則認為客戶是「自己的」,即便手上有客戶,也不一定會介紹給公司,有的私下兼職,視佣金高低轉介給其他公司。「沒辦法,當他業績都有達標,這種情況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談到兩岸人才異同,花健傑表示,「台灣的忠誠度較高,大陸的掠奪性較強。」士林電機在大陸每一個據點的台幹約十位,陸幹三位左右。台灣員工有計劃、講求效益、勤快;大陸員工則敢衝、勇於表達自己,但忠誠度低。

對岸老闆三十歲 職場新常態

花健傑說,大陸的公司年營業額人民幣千萬元的老闆,常見是年紀三十多歲出頭的年輕人,大陸人才崛起有超越台灣的趨勢。反觀台灣老闆雖已達退休年齡,但多半是「休而不退」,少見年輕創業家。花健傑也說,陸企爭取人才,常是找獵人頭公司挖角,薪水給兩到三倍,但要有隨時被換掉的準備,尤其當你沒有利用價值時。

至於薪資待遇方面,據了解,目前在大陸電機行業裡,相關研究所畢業後,中高階職位者,月薪人民幣一萬元,年薪可達人民幣十五萬元,這些都尚未把業績獎金算進去。花健傑也說,「別再想大陸是廉價勞動力市場,沿海地區的高端人才滿街跑。」

陸企台幹授心法

工作節奏快快快 凡事拚場面

廣州正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宇利,到大陸工作四年半,是廣州正佳百貨第一位台灣幹部。至今在百貨業界有二十年經驗,她曾在台灣新光三越百貨、崇光百貨及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等,從事行銷、宣傳相關工作。鄭表示,本來是一趟廣州旅遊,因緣際會下,幫朋友忙,分享台灣購物中心的經驗,間接認識現在的老闆。後來,廣州正佳廣場購物中心擴大徵才,到台灣找她加入團隊。

鄭宇利說,在大陸工作感覺腳步節奏相當快,凡事講求速度。此外,大陸能投入的預算往往比台灣多,舉例來說,公司引進風靡韓國十七年的亂打秀,在商場蓋一個小型劇院,從決策到劇院落成僅花一年半時間,大陸企業敢投入,重視活動規模。

至於陸企經營風格與台企的差別,鄭宇利表示,陸企講關係、看背景,尤其是私營企業體制官僚,人事關係複雜,大多以家族企業為主;台企行事則相對保守,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規章辦事,大都採用專業經理人為主,「台企講究細節,陸企講究規格」。

融入當地圈子關鍵詞:生活背景、文化、語言

談到如何快速融入當地圈子,鄭宇利認為一定要去了解當地生活背景、文化及語言,就跟做百貨一樣,市調很重要,且不要帶著有色眼光去看對方,而是主動了解雙方不同之處,並非強迫去適應。

她說,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很多當地的藝術家、設計師、媒體朋友,有空就請朋友帶她認識這個城市和朋友,體驗道地的生活方式。身處在以粵語為主的廣州,她也持續學習這個語言,拉近彼此距離。

她強調,未來十年的市場商機都在大陸,會繼續在這工作,「機會總是不經意到來,在每一份工作中做好準備,當它來時就是你的。」

台灣青創甘苦談

六次創業波折多 不怕走冤枉路

鄭明耀是「正派空間」咖啡廳老闆,今年二十六歲,共有六次創業經驗。他向筆者介紹店內擺設,偌大的沙發椅上放著愛因斯坦造型的抱枕,酒吧檯上赫見58度金門高粱酒,桌上放著筆電和咖啡,室內風格接近台北東區店家。然而,這間咖啡廳卻不對外開放營業,僅為辦公區或招待朋友。

鄭明耀笑說,「歡迎來到我的辦公室」,這裡承接咖啡店、酒吧、公寓物業的餐飲設計和管理顧問,並結合網路數據調查,依照消費者的工作行程、氣候等因素來設計搭配的菜色。

鄭明耀回憶,自己首次創業是在二○○三年,他也是最早一批的淘寶電商。當時他只是國中生,靠網路批貨買賣,一年淨賺人民幣五十萬元;後來因為雙親到廣東省設廠工作,落腳在廣州。回台服完兵役後,開始一系列大陸創業過程,領域包括電商、廣告行銷、網路應用開發、餐飲。

「我還在創業這條道路上,很多人怕走冤枉路,但這是必要的。」鄭明耀表示,在創業經驗中,公司團隊最多十五人,現在四個人。創業初期曾一度發不出薪水,連吃飯錢都沒有,公司倒閉了又再重新出發。他說,「因為年輕有失敗的本錢,那都是學費。」

鄭明耀表示,資金來源最好是跟銀行借款,因為長期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如果急需資金調度,從台灣徵信或不動產抵押的證明,到大陸都不認可。他坦言,「人脈關係」在大陸很管用,如能認識銀行行長或內部高層,是借款的好方法。

廣交人脈、永遠保持學習心態

鄭明耀去年還是一家手機APP設計團隊的負責人,且與蛋糕店合作,推廣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後來因經營理念不和拆夥。他表示,大陸興起手機APP創業團隊熱潮,競爭激烈,但今年約三分之一公司都消失了,「做網路很燒錢,且比賽誰的資本雄厚。」

近年來,台灣青年陸續進入大陸市場創業,鄭明耀建議,廣交人脈,保持學習心態,勇於嘗試;另外也要特別留意稅法、合約問題,且不能逃漏稅;簽合約時,務必看清楚內容,否則與合作方對簿公堂、吃悶虧,對自己沒好處。

兩岸專家指迷津

台灣應強化外語能力和國際觀

分析台灣跨境人才的優勢和劣勢,兩岸青年交流服務中心創辦人施明豪表示,台灣屬於高度發展的工商社會,人才能力強、素質高,專業程度、敬業程度及配合程度都較優於大陸及許多開發中國家。

然而,大陸近幾年來大力推動教育普及與經濟改革開放,使大陸各方面都突飛猛進,也培養出許多高素質的人才,使台灣原有在語言、文化等優勢逐漸消失。惟大陸近年來工資逐年提升,台灣專業人才仍受到大陸與跨國大企業的青睞。

台灣跨境人才贏在團隊合作、誠信。但台灣跨境人才的劣勢,輸在外語能力與缺乏國際觀。據調查資料顯示,台灣人才主要在於「創意豐沛」,領先大陸一九‧六%,以及「職業道德與職場倫理」,領先大陸一一‧二%。

跨境人才需具備五項條件

跨境人才應具備的特質與條件,施明豪認為有五點,首要為重的是抗壓性高、專業度、責任感、語言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

「與其埋怨台灣薪水凍漲,經濟不景氣;做好功課就去闖闖看吧!」施明豪對有意到大陸工作的台灣青年提出建議,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工作要有很強的專業度,到大陸是去競爭的,不是學習的,不要一直換工作。

他表示,設定五年到八年的時間用高度的競爭磨鍊自己,深入觀察大陸未來的發展機會,大陸經驗有助於提升職場競爭力。無論未來是否繼續留在大陸發展,大陸經驗將是下一個工作的有力跳板,甚至是人生的漂亮履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