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跨境學生 感知異文化的先行者◆文/寧鳴生《交流雜誌104年12月號第144期(歷史資料)》

剛剛落幕的馬習會,成為馬總統任期結束前最大高潮,而「陸生來台」和「採認大陸學歷」,無疑是馬政府留下的最大政治遺產。一般相信,無論是大陸台生或是台灣陸生,這一股「兩岸跨境」的趨勢,不會隨著明年大選結果而結束。

現狀:人數漸增 校系有偏好

馬政府的兩岸教育政策包括:二○一○年九月採認大陸學歷;二○一一年招收大陸學位生;二○一三年招收大陸專科學生來台讀二技等。前者讓台灣學生敢於赴大陸留學,後兩者讓陸生成為台灣境外生的重要組成內容。

陸生逐漸青睞人文領域

二○一一年「陸生元年」,台灣招了九百多名陸生,之後隨著招生技術改善、招生規模放寬,今(二○一五)年陸生(包括學碩博、二技)共招到三二三八人,人數創五年來新高。這還只是學位生,如果加上每年三萬人次的短期研修生/交換生,台灣大專校院內可以說到處都遇得到陸生。

學校方面,陸生的喜好和台灣學生其實並無二致,國立大學仍以台政成清交為主,私立大學則是幾所老牌私校占了大多數;另外陸生在國立大學較多讀碩博士學位,在私立大學較多讀大學部,這主要是因為政策限制。

陸生喜愛的科系,五年前以財務金融、大眾傳播、企業管理等為主,近幾年人文和社會科學類也不少,包括藝術、中文、設計、政治、社會等。

我方對大陸台生掌握不足

回到大陸台生方面。因為台灣學生赴大陸讀書用的不是留學簽證,如果大陸官方不公布,我方難以掌握每年有多少台生赴對岸讀書,以及讀哪些校系、是否是正式學籍等。但保守估計,過去十多年赴陸讀書的台灣學生應該不少於兩、三萬。

選校方面,台生在大陸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北京、浙江、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且多是985、211工程大學,近幾年也有一部分學生往內陸城市武漢發展。

過去台灣學生有近半赴大陸讀書是讀中醫,其次是工商管理、政法等科系;二○一○年後因為台灣不採認大陸醫事學歷,近年赴陸讀醫人數顯著減少。

待遇:兩岸制度難類比

大陸台生與在台陸生的待遇,又可分為學費、獎學金、工讀、轉學轉系規定及健保等幾個部分。

學費

我方教育部規定,陸生來台學費不低於私立大學,亦即約國立大學的兩倍;若有加收學分費(例如碩博士生選修大學部課程,或學士生選修教育學程),則每個學分費最少是私校的一‧五倍。依此估算,陸生一學期學費平均約台幣五萬元,一年就是十萬。

至於大陸台生,過去大陸收費是比照外籍生,約本地生的三、四倍以上;二○○六年起,大陸對台生比照本地生收費,而大陸大學學費並不貴,除了金融、藝術、電腦類或部分醫學系可能會稍貴一點,但一般說來一年約五千元人民幣,即台幣二萬五,是台灣國立大學的一半,私立大學的四分之一。

學費政策是兩岸教育交流一個很明顯的差異,即台灣對陸生收費貴,大陸對台生收費便宜。當然,這種差異是基於雙方政府的政治考量。

獎學金

台灣陸生政策「三限六不」已經規定,陸生不能拿政府獎學金。這使得各校必須想辦法向企業募款,或從校務基金中撥一部分出來,編列陸生獎學金。目前的陸生獎學金實施方式,各校很不一樣,有的是入學獎學金,有的是學業獎學金,例如輔仁大學「優秀陸生獎學金」,學士生每學期三到六萬台幣,碩博士生每學期六到十二萬台幣,每年名額是當年陸生人數的五到一○%。一般說來私校(尤其是幾所招生不惡的老牌私校)會比國立大學積極設立陸生獎學金。

大陸台生則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台灣學生在大陸有專屬的國家獎學金,名稱就叫做「台灣學生獎學金」,金額是三千到九千元人民幣不等,比大陸本地學生的國家獎學金還要高;而且「台灣學生獎學金」顧名思義由台灣學生「獨得」,不用跟港澳僑生擠,可說是「超居民待遇」。

不過別以為「台灣學生獎學金」很好拿。據台生表示,每年僅有二○%台生可以拿到「台灣學生獎學金」,也是蠻競爭的。

另外大陸寶鋼集團還有「寶鋼獎學金」,專給港澳台學生,金額高達一到二萬元人民幣,但只給幾個特定的985工程大學,且人數少,全大陸每年僅一二五個名額,台生還要跟港澳學生競爭。

轉學轉系規定

台灣只有大學部學生可以轉學、轉系。根據教育部規定,有陸生缺額的學校,才能轉入陸生,目前只有樹德科大、世新、實踐等幾所大學有辦陸生轉學考(有的只需要書面申請);國立大學方面,由於去年起可以招收大學部陸生,每校五人,名額很珍貴,所以台大本學期開始接受陸生轉入,但僅限於有陸生缺額的科系。

至於大陸台生則少有聽過轉學轉系的例子,因為台生在大陸本來就是「特別身分」、「保障名額」,已經轉入就不能任意轉出。事實上大陸本地生也是這兩年才比較容易轉學、轉系,過去如果讀到不喜歡的科系,根本沒有轉寰空間,「直接去重考比較快。」

健保&醫保

台灣陸生不能像外籍生、港澳僑生一樣納入全民健保,只能買商業保險,一直讓陸生很「怨嘆」,因此過去藍營一直努力修法。去年十月立法院衛生環境委員會初審《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國民黨立委封殺民進黨版本「陸生、外籍生全額自付保費」的修正案,法案維持現狀,未來「陸生納保」一案三讀通過後,陸生只要自付六成(每月七四九元),政府補助四成(每月五百元)。

大陸台生的醫保,二○一三年十月大陸國台辦已宣布所有大陸台生都可享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但大陸給台生的醫保是最陽春的醫保險種,和台灣的「全民健保」有很大本質差異。

第一,「城鎮居民醫保」是只給老弱殘獨和學生的,這類人沒有經濟能力,只能負擔最便宜的保險;第二,因為便宜,「城鎮居民醫保」只有生大病時才能給付,且還有「起付標準」(俗稱門檻費),每次醫療費用沒超過門檻的(通常約六百至八百元人民幣)請自付;第三,「城鎮居民醫保」規定參保居民必須先選定一家級別較低的醫院做為首診醫院,這家醫院看不好了,才能去級別較高的醫院看診。

所以說,「城鎮居民醫保」立意雖好,但實質效果不大,因此它也沒有規定強制參保,大陸很多大學甚至還建議學生參加商業保險。

陸惠台政策 有政治考量

之所以比較詳盡地解釋兩岸健保和醫保差異,是希望讀者理解:兩岸社會文化、人口組成、行政制度等都很不一樣,比較政策之前必須先理解政策內容,以及這個政策是否有可比性;若未經過全面評估就說「某某制度陸生不如台生/台生不如陸生」,是很不公平的。

此外,大陸惠台政策正如同我方政府不敢偏頗陸生一樣,都有其政治考量,這也是「不可比」的。

「認同」談不上,「認知」待重建

台灣媒體講到「陸生如何如何」時,往往把「陸生」當作一個沒有差異的整體,卻忽略「陸生」是一個多元的概念,來自不同省籍、家庭,具有不同的性別、年齡、求學經歷、政治立場、價值觀等;此外,短期交換生和長期學位生,大學部學生和碩博士生,其來台動機、反思能力、理解事務的框架等也不一樣。

陸生多元 不應給框架

再者,陸生來台時間尚短,最多不過四年,若要談他們對兩岸的「認同」,其實還太早;更何況「認同」本身是一種動態概念,會隨著客觀形勢和主觀感受的不同而改變。因此與其談「認同」,不如先了解陸生如何「認知」台灣,以及這個認知的轉變軌跡。

不少陸生提到,來台之前對台灣的認識主要來自教科書上的阿里山和日月潭美景,以及新聞媒體上的立法院亂象;來到台灣後,許多人對「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的便利商店、捷運手扶梯靠右站以及讓座文化印象深刻。

來台時間較長、初期熱勁過了之後,部分陸生會開始反思並批判台灣的「小確幸」、「民主到過了頭」等現象;有的陸生參與台灣社會運動、深入田野調查,有的陸生回大陸開獨立書店。可以說,陸生們還在動態地形塑並實踐其認知。

陸生對台灣的認知多半是比較個人式的,這或可理解為:會來台讀書的陸生,對於台灣或說對於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帶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政治意識型態的光譜上,也是比較溫和的。

新舊台生 政治認同有別

大陸台生的分析方式則有些不同。「台生赴大陸」不是新生事物,一九九○年代有大陸台商開始,台商子女就是大陸台生的主要成員,而且從「在陸時間」及「父母政治態度」來分析,台商子女若未來傾向回台,則較高比例有多元認同,即「政治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文化上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在大陸待的時間比在台灣還長的台商子女,或是在台灣承認大陸學歷之前就去大陸讀書的老台生,在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上則比較偏向大中國主義。

二○一一年之後,也就是台灣承認大陸學歷之後赴大陸讀書的台生,則較多經濟考量,也較務實,他們大多是衝著大陸市場而去,其政治/文化認同較中性,對台灣未來較悲觀。

綜合來說,無論是大陸台生或是台灣陸生,對對岸的認知和認同都在往「中間道路」靠攏。用平等的、甚至同情而理解的態度去看待彼此,這其實也是「跨境」必然帶來的文化衝擊與反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