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建構貨暢其流及安全便利的兩岸經商環境◆文/高長(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交流雜誌105年4月號第146期(歷史資料)》

由於兩岸存在主權爭議,為避免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以保持經濟自主性,長期以來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大都傾向保守,希望台商減少到大陸投資,增加在台灣投資,壯大台灣經濟實力。不過,由於這些管制性的政策違反市場經濟規律和全球化潮流,實際的效果遠不如預期。


管制效果不彰   削弱經濟成長動能

譬如,台商赴大陸投資之管理一向嚴格,但大陸改革開放、經濟快速崛起,龐大的商機吸引各國資金湧入,台灣廠商經不起誘惑,不惜違反政府法令規定,積極在大陸投資布局,歷年來赴海外投資金額平均有六成集中在大陸。就兩岸雙邊貿易而言,伴隨投資增加,也呈快速發展之勢,結果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不斷升高。資料顯示,大陸在台灣對外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一九九五年間還不到一成,到二○○七年間已逐年攀升到二一‧九%,目前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

 客觀而言,兩岸經貿政策的管制效果不彰,持續管制的合宜性常遭到民間質疑,甚至招惹民怨。更令人失望的是,自一九九五年後期開始以至二○○○年後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政治對峙升高,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遭大陸打壓,台海緊張情勢也導致外資到台灣投資躊躇不前,國內民間投資意願下挫,台灣經濟的成長動能因而明顯削弱。


馬總統上任 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

馬總統執政後,有鑑於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潮流方興未艾,以及大陸經濟持續成長,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實,乃秉持「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十六字箴言,致力於改善兩岸政治關係,謀求台海和平與區域安定,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在兩岸關係定位上,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同時也主張兩岸應擱置政治爭議,務實面對兩岸現狀,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推動兩岸交流及制度化協商。

馬總統推動兩岸關係的藍圖,強調優先處理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問題,於上任後,立即重新啟動中斷十多年的海基、海協兩會制度化協商,迄今已舉行十一次高層會談,並簽署二十三項協議,達成二項共識,其中主要包括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兩岸海空運直航、金融合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ECFA)、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海關合作、服務貿易、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等議題。此外,為活絡兩岸經貿交流,馬政府也積極推出一連串的興革措施。


兩岸經貿關係大躍進

兩岸簽署的各項協議,以及諸多經貿管理措施逐步鬆綁,讓雙邊交流更為便捷且安全,兩岸經貿關係因而獲得突破性發展。以兩岸人民往來為例,自二○○八年七月全面開放之後,大陸居民入台旅遊人數年年創新高,迄去年十二月底,大陸觀光客組團入台累計已超過一○五○萬人次;自由行旅客自二○一一年六月開放入境迄今,累計也已超過三二○萬人次;而去(二○一五)年台灣居民赴大陸旅遊或參訪的人數更突破五四○萬人次。大量的旅客往來為兩岸觀光旅遊相關業者創造龐大的商業利益;對台灣而言,目前大陸旅客已成為台灣第一大入境客源,每年為台灣創造的外匯收入超過一千億元新台幣。

海空運開放直航,往來兩岸旅客的旅行時間縮短、旅行成本下降,一日生活圈逐漸形成;對海空運業者而言,可以縮短飛行時間,減少營運成本,甚至有利於拓展全球航網,進行全球布局;而貨物流通則因運輸便捷而更有效率。根據統計,兩岸空運直航,客運部分初期只安排週末包機,每週往返三十六個班次,目前兩岸定期客運航班已增加為每週八九○班,貨運每週八十四班。截至去年十二月底,兩岸航線已飛航超過三十四萬架次,載運旅客超過五七八二萬人次,載運貨物超過一一二萬噸。

在金融業方面,目前兩岸金融業已實現相互投資,同時貨幣清算和金融監理合作機制基本上也已建立,兩岸金融合作邁入新的里程。在新的機制下,兩岸貨幣可以直接用於商品、服務和投資等經貿活動的結算與支付,兩岸金融機構也可互開相應幣種代理帳戶辦理多種形式結算業務,不必經過第三種貨幣結算,不但能夠節省民眾和企業在匯款、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的匯兌手續費,更能夠降低匯兌風險,為兩岸經貿往來提供便利,兩岸金融業者同蒙其利。

開放陸資企業入台投資,開啟了兩岸相互投資的歷史新頁。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的資料顯示,迄去年十二月底,歷年來台商獲准赴大陸投資金額累計已達一五四九‧二億美元,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超過六成,大陸是台商在海外投資最重要的據點。陸資企業入台投資於二○○九年六月底開放後,到目前累計投資金額已達一四‧四億美元,儘管投資金額或項目數都不如預期,不但無法與台商對大陸投資相提並論,在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中,更只是鳳毛麟角,但對兩岸經濟及產業交流合作,意義特別重大。

ECFA生效實施以來,基本上已獲得一些具體成果。譬如,服務業早收項目相互開放准入,特別是金融服務業,增添台灣金融業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貨品貿易早收項目的關稅減讓分兩年三階段執行,迄今已全面落實,從兩岸貨品貿易中早收清單貨品的實績優於非早收清單貨品觀察,關稅減讓措施確實對兩岸雙邊貿易擴張具有一定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ECFA生效實施後的經濟效益,與當初的預期仍有落差。早收貨品近幾年對大陸出口的整體表現沒有特別突出,然而ECFA最大意義本在於建構兩岸經貿交流的制度化機制,後續還需要針對服務貿易、貨品貿易等議題進一步協商,並簽署新的協議,但目前仍然因為國內朝野各界共識不足而延宕。未來服務貿易是否重新談判、貨物貿易協商何時可以完成,由於皆涉及對岸的政策態度,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未來大陸可能的反制措施

過去八年,兩岸在「擱置政治爭議」、「先經濟後政治」原則下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為兩岸經濟帶來和平紅利,也對東亞區域安全做出貢獻,因而普遍受到國內外的肯定。不過,這樣的局面能否持續發展令人憂心,因為在今年初總統大選中,提倡台灣人身分認同且支持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再次取得執政權;蔡英文主席的兩岸關係政策強調「維持現狀」,迴避了大陸非常在意的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大陸高層耿耿於懷,且在不同的場合一再強調,「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一旦遭到破壞,兩岸關係將會「地動山搖」,引來各界議論紛紛。

大陸高層的「地動山搖」說,截止目前尚未有較詳盡的論述,理論上,可能的手段最嚴重的莫過於動用武力,其次是經濟反制、外交封殺和文攻武嚇等。不過,一般認為大陸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兩岸開戰的後果必然兩敗俱傷,有違現階段大陸追求經濟強國大目標;其他的反制手段則非常有可能出籠,在經濟層面的反制措施,可能包括:中斷海基、海協的制度化協商,消極抵制落實執行已簽署的各項協議,拒絕安排協商新的議題,減少甚至停辦大陸居民入台觀光,取消對台灣的讓利措施(例如停止對台南學甲的虱目魚契作),減少對台灣投資、阻撓台灣對外簽署雙邊經貿協定或參與國際複邊及多邊經貿組織等。

蔡英文主席在贏得總統大選後公開表示,新政府執政後,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做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致力確保維持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並努力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確保沒有挑釁、沒有意外。大陸對蔡英文主席贏得大選及其公開談話,雖未惡言相向,但對「九二共識」的紅線卻也絲毫沒有退讓,「地動山搖」之說未來將如何操作仍諱莫如深,顯示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兩岸關係若出現倒退,則兩岸經貿正常交流難免受到衝擊。


多一點經濟   少一點政治

兩岸關係合則兩利,鬥則兩傷,過去八年來兩岸和平繁榮的局面得來不易,兩岸都應特別珍惜,雙方政府都應盡力維護,都有責任為兩岸企業和人民提供安定的環境。期盼新政府確實遵循中華民國憲法,提出具體務實的兩岸政策,避免兩岸關係衝突和對立升高,否則兩岸經貿關係若出現倒退,更多的挑戰將接踵而至。另一方面,也期盼大陸執政當局務實面對台灣新的民意,理解蔡英文主席「維持現狀」說的實質意涵,多一點經濟,少一點政治,為兩岸經濟更緊密融合和兩岸人民心靈更加契合,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

回頁首